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0:08:36
專利名稱: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汙染控制技術,尤其是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填埋場伴生的二次汙染物,主要來源於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內含 水。由於液體在流動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影響到滲濾液的性質,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 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滲濾液的性質在一個相當大的範圍內變動。垃圾滲濾液的組分複雜, 汙染物濃度高、色度大、毒性強,不僅含有大量有機汙染物,還含有各類重金屬汙染物,是一 種成分複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垃圾滲濾液的不當處置,不但影響地表水的質量,還會危及 地下水的安全,若不加處理而直接排入環境,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目前,較為普遍接受 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為(1)採用「生化+物化」工藝技術處理滲濾液,生化處理過程可以有效地降解、消除 汙染物,但受不可生化降解殘餘物存在的限制,一般僅可以達到(GB16889-1997)三級排放 標準。(2)直接採用「高壓膜分離,,工藝技術處理滲濾液,膜分離處理過程可以有效地分 離水與汙染物,可以達到(GB16889-1997) —級排放標準,但由於膜分離處理不能降解、消 除汙染物,相應地會產生大量更難處理、處置的濃縮汙水。(3)綜合採用「生化+物化+膜分離」工藝技術處理滲濾液,可以達到 (GB16889-1997) 一級排放標準。其中,生化處理過程可以有效地降解、消除汙染物,膜分離 處理過程可以有效地分離去除不可生化降解的殘餘汙染物,但也會產生濃縮水。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針對垃圾滲濾 液水質特徵和當前處理中存在的問題,降低處理成本,提高處理效率,實現達標排放。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具體流程 為垃圾滲濾液一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一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一納濾一達標 出水1、垃圾滲濾液首先經過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通過厭氧水解、酸化和甲烷化作用 有效處理垃圾滲濾液中的可生化有機物,並回收利用其產出的沼氣資源。2、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處理後的水再進入本工藝的核心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 應器,在該反應器中發生部分短程硝化和厭氧氨氮化完成單級脫氮過程。3、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出的水,最後經納濾處理後,達到《生活垃圾填 埋場汙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直接達標出水。本發明的特點(一 )本項目採用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_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_納濾工藝進行垃圾滲濾液處理,相比於現有的處理技術,處理效率高,處理成本低,能源和資源消耗少,是一種可持續性汙水處理工藝,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二)採用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能夠去除垃圾滲濾液中的可生化組分,同時,可 以將難降解有機物水解酸化,提高滲濾液可生化性。該反應器具有處理效率高,有效防止汙 泥流失,抗衝擊能力強的優點。(三)單級自養脫氮技術與傳統的硝化-反硝化脫氮工藝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工藝比傳統的硝化-反硝化技術耗氧量可減少 64. 1%,使供氧能耗大幅下降;(2)由於氨可以直接用作反硝化反應的電子供體,因此不再需要外加有機物作電 子供體,既節省費用,又防止二次汙染;(3)短程硝化_厭氧氨氧化聯合工藝產泥量小,可節約將近80 %的汙泥處理能 耗;(4)短程硝化_厭氧氨氧化生物脫氮的汙泥活性及其反應器能力都遠遠高於傳統 汙泥法中的硝化_反硝化,可以提高處理速度和減小反應器的容積。(5)採用超濾膜生物反應器_納濾工藝作為滲濾液處理的終端單元,能夠顯著提 高出水水質,確保出水達標排放。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工藝相比,該工藝能夠顯著降低處理成本,提高處理 效果,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的工藝流程圖。圖中1.垃圾滲濾液,2.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3.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 4.納濾。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中,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具體流程為垃圾滲濾液一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一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一納濾一達標 出水1、垃圾滲濾液(1)首先經過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2),通過厭氧水解、酸化和甲 烷化作用有效處理垃圾滲濾液中的可生化有機物,並回收利用其產出的沼氣資源。該反應 器抗衝擊負荷能力強、有機負荷率高,處理效率高,並且由於設置填料能夠防止厭氧汙泥流 失。2、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處理後的水,再進入本工藝的核心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 應器(3),該反應器尤其適合處理C/N比較低的高氨氮廢水。垃圾滲濾液經厭氧處理後,氨 氮濃度已經非常高,進一步處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其中的氨氮。在單級自養中,通過限氧和序 批式運行模式,通過控制溶解氧、PH、鹼度等措施,創造利於部分硝化過程的條件,完成脫氮 去除氨氮過程。採用單級自養脫氮工藝,脫氮效率高,處理能耗和成本最低。相對於其它自 養脫氮工藝,採用單級自養脫氮工藝,對於菌種富集、工藝啟動運行和出水質量具有明顯的優勢。 3、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出的水,最後經納濾(4)處理後,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直接達標出水。
權利要求
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其特徵是具體流程為垃圾滲濾液→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納濾→達標出水(1)、垃圾滲濾液首先經過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通過厭氧水解、酸化和甲烷化作用有效處理垃圾滲濾液中的可生化有機物,並回收利用其產出的沼氣資源,(2)、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處理後的水,再進入本工藝的核心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在該反應器中發生部分短程硝化和厭氧氨氮化完成單級脫氮過程,(3)、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出的水,最後經納濾處理後,直接達標出水。
全文摘要
一種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具體流程為垃圾滲濾液首先經過複合厭氧折流反應器,再經過本工藝的核心單級自養脫氮膜生物反應器,最後經過納濾處理後達標出水。該工藝與現有工藝相比,該工藝能夠顯著降低處理成本,提高處理效果,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C02F9/14GK101823808SQ20091025564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0日
發明者劉保良, 張壽通 申請人:德州綠能水處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