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絲組件過濾砂清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21:01:26 1
專利名稱:紡絲組件過濾砂清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製造合成纖維的輔助設備,特別是一種紡絲組件過濾砂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滌綸熔融紡絲生產是滌綸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其生產的穩定性和產品質量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後道加工和質量,而滌綸紡絲生產技術中組件的安裝也是一個非常重要 的技術關鍵,它將影響紡絲生產的穩定性。紡絲組件是滌綸纖維熔融紡絲過程中具熔體過 濾和噴絲的作用,而紡絲組件內部的主要過濾材料為海砂或金屬砂,其中在海砂使用之前 必須對海砂本身進行清洗,以保證其清潔並提高過濾效果,進一步提高紡絲組件的使用壽 命。組件海砂常規的清洗方式為「淘米式」清洗,不容易將海砂內部的雜質徹底清洗乾淨, 影響紡絲生產的穩定性及產品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紡絲組件過濾砂清洗裝置,保證組件海砂徹底清洗幹 淨,穩定紡絲生產及產品品質。本發明技術構成如下紡絲組件過濾砂清洗裝置,由清洗系統、過濾系統和廢水回收系統三部分組成,通 過水和氣的混合作用達到海砂清洗的目的,其特徵是首先通過清洗系統完成過濾砂的清 洗,再通過過濾系統完成過濾砂中水的分離,最後將清洗和過濾的廢水通過回收系統完成 廢水的回收。本發明裝置不僅紡絲組件海砂可以採用此裝置進行清洗,有必要時紡絲組件金屬 砂也可通過此裝置進行適當清洗,以及紡絲組件其它過濾砂也可通過此裝置完成清洗。本發明的進步效果是該裝置在使用過程中,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清洗的 過濾砂比人工清洗的質量更好,完全地滿足了組件安裝和熔體過濾的質量,保證紡絲生產 和產品品質的穩定。
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水管;2為壓縮空氣管;3為清洗筒;4為需要清洗的過濾砂;5為自來 水;6為;7為擋水蓋;8為雙向截止閥;9為排砂管;10為清洗乾淨後的過濾砂;11為過濾 網;12為廢水盛放筒;13為廢水溢流管;14為廢水槽;15為排汙管;16為排廢水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先將需要清洗的過濾砂[4]存放在過濾砂清洗筒[3]中,然後打開水管[1]的閥 門,往清洗筒中注入自來水[5],在水注入時首先必須將雙向截止閥[8]處於豎向打開狀態,一方面可以使水通過底部進氣孔進入清洗筒,雙不致於使水從排砂管[9]中溢流出來, 注入的自來水必須漫過過濾砂,等清洗筒中的水足夠時,慢慢打開壓縮空氣管[2]的閥門, 往清洗筒中打入高壓的空氣,使清洗筒中的過濾砂在水中充分進行攪拌,使過濾砂中的雜 質浮出水面,在攪拌的過程中,不能停止水的注入,使清洗筒中的水越來越多,最後使水與 雜質同時從清洗筒的兩邊溢出,直到水面上雜質乾淨為止。在水、氣同時注入的過程中,為 防止水從清洗筒中射出,在清洗筒上面安裝了一個擋水蓋[7],保證在閥門[8]在打開過程 中的安全性。等過濾砂清洗乾淨後,將閥門[8]打開至橫向方向,然後逐步增大壓縮空氣的 壓力,使過濾砂與水同時從排砂管[9]排出清洗筒,使過濾砂落到過濾網[11]上面,使殘留 在砂中的廢水進行分離,廢水即流入廢水盛放筒[12]中,在盛放筒中廢水過多時,廢水通 過廢水溢流管[13]流出,進入廢水槽[14]中,清洗乾淨後的過濾砂[10]則在過濾網[11] 中濾幹,就可以取出來烘乾使用了。而在清洗過程和過濾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和廢水最後 通過排汙管[15]流入廢水槽[14]中,通過深沉後,所有的廢水通過排廢水管[16]回收入 自來水管中進行再利用。 本發明裝置的清洗原理為水、氣混洗。紡絲組件過濾砂清洗裝置的使用滌綸紡絲質量得到提高,可逐步推廣應用,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清洗裝置。
權利要求
紡絲組件過濾砂清洗裝置,由清洗系統、過濾系統和廢水回收系統三部分組成,通過水和氣的混合作用達到海砂清洗的目的,其特徵是首先通過清洗系統完成過濾砂的清洗,再通過過濾系統完成過濾砂中水的分離,最後將清洗和過濾的廢水通過回收系統完成廢水的回收。
2.如權力要求1所述的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裝置不僅紡絲組件海砂可以採用此裝置 進行清洗,有必要時紡絲組件金屬砂也可通過此裝置進行適當清洗,以及紡絲組件其它過 濾砂也可通過此裝置完成清洗。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紡絲組件過濾砂清洗裝置,由清洗系統、過濾系統和廢水回收系統三部分組成,通過水和氣的混合作用達到海砂清洗的目的,其特徵是首先通過清洗系統完成過濾砂的清洗,再通過過濾系統完成過濾砂中水的分離,最後將清洗和過濾的廢水通過回收系統完成廢水的回收;本發明裝置不僅紡絲組件海砂可以採用此裝置進行清洗,有必要時紡絲組件金屬砂也可通過此裝置進行適當清洗,以及紡絲組件其它過濾砂也可通過此裝置完成清洗。裝置在使用過程中,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清洗的過濾砂比人工清洗的質量更好,完全地滿足了組件安裝和熔體過濾的質量,保證紡絲生產和產品品質的穩定。
文檔編號B01D41/02GK101810974SQ200910096329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0日
發明者俞洋, 屈漢巨, 朱國明, 朱根榮, 朱鋒, 李國元, 李玉潮, 陳士南 申請人: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