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10:03:4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剤。
背景技術:
血小板疾病是由於血小板數量減少(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或功能減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導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血小板數低於正常範圍14萬 40萬/μ I。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黏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 血可危及生命。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是臨床血液內科的常見病。其病因或為放療、化療物引起或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目前臨床用藥物主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但不良反應重,患者往往不能耐受。生物藥物如促血小板生成素和IL-6等,療效好,副作用少,但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剤,它可以快速緩解症狀,改善本病給患者帶來的不利影響。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制附子3-5、山藥18-21、紫荊皮9-12、茯苓9_12、豬骨炭18-21、黃瓜藤18-21、大棗18-21、桂圓肉18-21、焦山楂9-12、鹽膚木根9-12、金櫻子根9-12、山茶花3_5、路路通9_12、炙甘草3-5、木香3-5、萊菔子3-5。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制附子4、山藥20、紫荊皮10、茯苓10、豬骨炭20、黃瓜藤20、大棗20、桂圓肉20、焦山楂
10、鹽膚木根10、金櫻子根10、山茶花4、路路通10、炙甘草4、木香4、萊菔子4。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臨床表現畏寒怕冷,面色咣白,舌體胖大有齒痕,可見腹脹、便溏、浮腫、腰酸、不消化等表現。本發明配方採用少量制附子助陽運化,茯苓、萊菔子、焦山楂幫助消化,消化力強則精神強,有助於患者免疫功能恢復正常,豬骨炭研末、黃瓜藤等具有改善血液指標作用,整個配方能提升血小板,療效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制附子3、山藥18-21、紫荊皮11、茯苓11、豬骨炭19、黃瓜藤19、大棗21、桂圓肉21、焦山楂10、鹽膚木根
11、金櫻子根10、山茶花5、路路通11、炙甘草5、木香3、萊菔子3。按以上配比配藥,將各中藥配方粉碎成粉末狀,按照中藥丸劑的常規製法製成丸齊 ,每粒5g,每天服用兩次,毎次服用兩粒。實施例ニ
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制附子4、山藥20、紫荊皮10、茯苓10、豬骨炭2 0、黃瓜藤20、大棗20、桂圓肉20、焦山楂10、鹽膚木根10、金櫻子根10、山茶花4、路路通10、炙甘草4、木香4、萊菔子4。按以上配比配藥,將各中藥配方粉碎成粉末狀,按照中藥丸劑的常規製法製成丸齊IJ,每粒5g,每天服用兩次,毎次服用兩粒。典型病例
I、趙某,男,15歲,患者於2002年4月發現下肢出血點,皮膚紫斑,口腔血泡,經當地治療未果,轉至某醫院化驗,血小板在3萬左右,經醫院治療未見好轉。臨床表現腹脹、便溏、不消化等,辨症為脾虛型,後經服用本發明中藥治療八個月,血小板恢復到二十萬左右,後隨訪一切正常。2、陳某,女,15,學生,三年前患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經廈門市某醫院住院治療效次,前案確診,經各種方法治療無效,血小板ニ萬ニ千一百,激素的副作用顯而易見。臨床表現腹脹、便溏、食少等,辨症為脾虛型,後經本發明中藥治療(停用激素等西藥)八個月,現已完全治癒,經定期血小板等檢查,均正常,目前血小板尚維持在二十萬以上。3、徐某,女,32歲,2002年初因急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住院搶救治療無效,血小板降至三千多,生命垂危,全身出血斑片佔體表面積55%以上,臨床表現便溏、不消化等,辨症為脾虛型,後經服用本發明中藥,治療年餘,血小板生至十萬餘。隨訪一切正常。4、嚴某,男,18,2003年4月因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急性住院兩次治療無效,血小板平均每天減少5千左右,降至4萬餘,病情危急。臨床表現腹脹、便溏、不消化、無為,辨症為脾虛型,後經服用本發明中藥治療四個月,血小板恢復正常。兩年內血小板複查6次均為正常值。後隨訪一切正常。5、林某,女,54歲。因患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經長沙市某醫院為主治療十年,住院二次無效,血小板降至一萬三千以下,中醫證見苔薄白,脈細數略弦,面色蒼白,滿月臉,水牛肩等典型的激素副作用徵象,兩下肢有8處片狀出血區(右6,左2),臨床表現腹脹、便溏、不消化等,辨症為脾虛型,後經本發明中藥治療半年,血小板升至ニ萬一千。氣色稍有好轉,堅持治療,8個月後,血小板升至十八萬以上,目前氣色佳,生活自如,無所不適,能正常參見勞動。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制附子3-5、山藥18-21、紫荊皮9-12、茯苓9-12、豬骨炭18-21、黃瓜藤18-21、大棗18-21、桂圓肉18-21、焦山楂9-12、鹽膚木根9-12、金櫻子根9-12、山茶花3-5、路路通9-12、炙甘草3-5、木香3-5、萊菔子3-5。
2.根據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制附子4、山藥20、紫荊皮10、茯苓10、豬骨炭20、黃瓜藤20、大棗20、桂圓肉20、焦山楂10、鹽膚木根10、金櫻子根10、山茶花4、路路通10、炙甘草4、木香4、萊菔子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脾虛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藥丸劑,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制附子3-5、山藥18-21、紫荊皮9-12、茯苓9-12、豬骨炭18-21、黃瓜藤18-21、大棗18-21、桂圓肉18-21、焦山楂9-12、鹽膚木根9-12、金櫻子根9-12、山茶花3-5、路路通9-12、炙甘草3-5、木香3-5、萊菔子3-5。本發明配方採用少量制附子助陽運化,茯苓、萊菔子、焦山楂幫助消化,消化力強則精神強,有助於患者免疫功能恢復正常,豬骨炭研末、黃瓜藤等具有改善血液指標作用,整個配方能提升血小板,療效好。
文檔編號A61K36/8945GK102727709SQ20121017536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明者李洪湘 申請人:固鎮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