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轉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11:10:26 1
專利名稱:射頻轉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射頻轉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以隔離一端子所傳遞信號以外的噪聲的射頻轉接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的一對多信號傳輸裝置9是用以將系統端的有線電視信號(射頻信號)傳遞及轉接至客戶端,如圖1所示,信號傳輸裝置9具有一殼體90及設於殼體90上的一個輸入埠91及二個輸出埠921、922,射頻信號是由輸入埠91輸入,經信號傳輸裝置9內部電路分配處理後由該等輸出埠921、922輸出。其中輸入埠91包括一穿設在殼體90內的中空轉接裝置911,及一以一端連接輸入埠91的隔離單元93,輸入埠91穿設有一絕緣套筒912,及一位於絕緣套筒912內的夾持件913,夾持件913用以夾持載有射頻信號的傳輸線的端子(圖未示)使其不易脫落。
隔離單元93具有數個電容器931及數個電感器932,各電容器931接地後與各電感器932相併聯。由於隔離單元93的主要目的在於達到隔離射頻的功能,所以需要配合銅軸線933分段去皮,且焊接電容器931至銅軸地網再接著串入電感器932以達到濾波的效果,但是隔離單元93的完成長度約10公分,如此才能達到隔離高壓、射頻的效果,因而信號傳輸裝置9需要有較大的空間容納隔離單元93,除了使信號傳輸裝置9的體積相對變大,且隔離單元93的加工完全是以人力進行,十分麻煩且花費的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達到隔離高壓、射頻功效的射頻轉接裝置,不但使信號傳輸裝置體積縮小,且在加工上更為容易。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射頻轉接裝置,是安裝在一信號傳輸裝置上,供一載有射頻信號的傳輸線的端子連接,該射頻轉接裝置包含一本體、一設置在該本體內且與該端子對應插接的傳導元件,及一設置在該本體內的隔離單元,其特徵在於該本體具有一供該端子對應插接的插孔,及一與該插孔相連通的通道;及該隔離單元設置在該通道內,具有一設於該通道一端的第一電容器、一位於該通道另一端的第二電容器,及一串接在該第一電容器與該第二電容器之間的電感器。該傳導元件穿伸於該隔離單元,該隔離單元於該端子插接至該本體時用以隔離該端子所傳遞信號以外的噪聲。
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本體還具有一第一傳導部及一與該第一傳導部相接的第二傳導部,該第一傳導部具有一第一基座,及一與該第一基座密合的第一轉接座,該第二傳導部具有一第二基座及一設置在該第二基座內部的第二轉接座,該第一電容器密接於該第一基座內部,該第二電容器密接於該第二基座內部。
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傳導部還具有一第一卡固件,該第二傳導部還具有一第二卡固件,該第一卡固件及該第二卡固件內部為中空,該傳導元件是穿設及密接於該第一卡固件及該第二卡固件內部。
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傳導部還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二轉接座內部的絕緣套,及一設置在該絕緣套前端的絕緣件。
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電容器及該第二電容器是以數個彈片固定在該本體內形成電性導通。
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傳導元件包括一夾持件、一連接該夾持件的傳輸線,及一供該傳輸線穿設於其中的銅管。
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傳導元件以空氣為介質供該傳遞信號通過。
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感器為一環狀的鐵芯電感。
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容器為一環狀電容。
本實用新型射頻轉接裝置的信號傳輸裝置不需用較大的空間容納隔離單元,不會使信號傳輸裝置的體積相對變大,所以可達到縮小信號傳輸裝置體積的功效,隔離單元的加工也十分簡便且材料花費的成本也可節省,此外,在插接損失的表現上也較一般為佳,其傳輸信號的品質得以保持不被噪聲所幹擾。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射頻轉接裝置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一一般信號傳輸裝置配合隔離單元的組裝。
圖2一立體分解圖,說明使用本實用新型射頻轉接裝置的信號傳輸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
圖3是圖2的射頻轉接裝置的分解剖視圖。
圖4是圖2的射頻轉接裝置組合於該信號傳輸裝置的組合剖視圖。
圖5是一分解剖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以數個彈片的固定方式相導通。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射頻轉接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包含一內部貫穿的本體1、一穿設在本體1內部的隔離單元2,及一位在隔離單元2內部的傳導元件3,本實用新型射頻轉接裝置的較佳實施例,是使用於一「一對二」的信號傳輸裝置4,該裝置4具有一輸入埠及二輸出埠42、43,輸入埠即由本體1、隔離單元2及傳導元件3組成,在信號傳輸裝置4的一側壁41形成有一具有內螺紋的穿孔411,本體1則穿設在穿孔411內。
本體1具有一安裝在信號傳輸裝置4內部的第一傳導部11、一與第一傳導部11相接且外露於信號傳輸裝置4的第二傳導部12、一在本體1內部形成的通道13,及一與通道13相連通的插孔14。第一傳導部11具有一第一基座111、一位在第一基座111內部的第一卡固件112,及一與第一基座111密合的第一轉接座113,第一轉接座113內形成有內螺紋。第二傳導部12具有一第二基座121、一位在第二基座121內部的第二卡固件122,及一與第二基座121密合的第二轉接座123。在第二傳導部12內部前端更設有一絕緣套124,及一位在絕緣套124前端的絕緣件125(作用容後再述),絕緣件125前端形成有供載有射頻信號的傳輸線的端子(圖未示)插接的插孔14,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絕緣套124及絕緣件125的材料為樹脂或塑料等絕緣材料製成。第二基座121具有一大徑段126及一小徑段127,在小徑段127上形成有外螺紋,用以穿伸過穿孔411且先後與穿孔411內壁形成的內螺紋及第一轉接座113螺固住,使第一傳導部11及第二傳導部12得以與信號傳輸裝置4密接。第一卡固件112及第二卡固件122內部為中空,外徑與傳導元件3相合,可穿設及密接傳導元件3於其中。
隔離單元2位在本體1內形成的通道13內,具有一介於第一基座111及第一卡固件112之間的第一電容器21、一介於第二基座121及第二卡固件122之間的第二電容器22,及一串接在第一電容器21及第二電容器22之間的電感器23,其中第一電容器21密接於第一基座111內部,第二電容器22密接於第二基座121內部,電感器23串接在第二電容器22之後方,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電容器21及第二電容器22為環形電容,電感器23為環形鐵芯電感材料。
傳導元件3位在通道13內且與載有射頻信號的傳輸線的端子插接後呈電性導通,傳導元件3具有一夾持件31、一連接夾持件31的傳輸線32,及一供傳輸線32穿設於其中的銅管33,銅管33內形成一貫穿的管道331可供傳輸線32穿入,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二轉接座123配合夾持件31可供例如BNC接頭、F接頭、IEC接頭及N型接頭等不同類型接頭的端子對應插接。
藉由上述構件,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組立情形,如圖2、4所示,先將第一電容器21一側貼合連接在第一基座111後緣的內壁面114,第二卡固件112穿入第一電容器21,以第一卡固件112的凸緣卡固,第二卡固件112穿過第一電容器21後,二者以焊接方式相互緊密固持,且第一轉接座113則卡固在第一基座111相對於第一基座111後緣的內壁面的另一端;另外,將第二電容器22一側貼合連接在第二基座121的大徑段126靠近小徑段127向內縮合的內壁面128,將第二卡固件122以其凸緣緊密固持住第二電容器22的另一側,且第二卡固件122的另一端則部分穿伸在第二轉接座123,第二轉接座123並卡固在大徑段126的前端。
接著,將絕緣套124前端植入絕緣件125,夾持件31連接傳輸線32後穿伸入絕緣套124內,使夾持件31固定在第二轉接座123內,且使傳輸線32套在銅管33的管道331內,此外,並以電感器23的一側貼合在第一卡固件112的前緣。最後,將第二基座121的小徑段127,穿伸過信號傳輸裝置4的穿孔411,使小徑段127的外螺紋先後與穿孔411內壁形成的內螺紋及第一轉接座113內壁形成的內螺紋螺固住,使第一傳導部11及第二傳導部12得以與信號傳輸裝置4密接。
特別說明的是,上述各構件之間的連接是以焊接方式以達到導通效果,且信號傳輸裝置4與本實用新型的射頻轉接裝置的相對組立位置不以本較佳實施例設在穿孔411內為限,也可變更信號傳輸裝置4的固定位置,由於此為現有技術,所以在此不再詳細說明。另外,如圖5所示,為本較佳實施例以數個彈片5的固接方式以達到導通效果,其所有構件與前述相同,但是多了數個彈片51、52、53、54,其裝設方式為在第一電容器21的前後二側分別以彈片51、52將其框固在第一基座111內;在第二電容器22兩側分別以彈片53、54將其貼合在第二基座121的大徑段126內,所以在本例中藉由數個彈片5的連接方式也可達成使第一電容器21及第二電容器22電性導通的效果。
在隔離噪聲的部分,由於傳導元件3先後穿伸在第二傳導部12內的絕緣件125、絕緣套124、第二卡固件122,及隔離單元2的第二電容器22、電感器23、第一傳導部11內的卡固件112,及隔離單元2的第一電容器21,當載有射頻信號的傳輸線的端子插接入插孔14將信號傳遞至信號傳輸裝置4內時,隔離單元2即可隔離端子所傳遞信號以外的噪聲,且在傳輸線32內以空氣為介質以使傳遞信號通過。
而信號傳輸裝置4在使用時會產生″插接損失″(Insertion Loss)的問題,此為在安裝隔離單元後所產生的信號損失,一般而言,其損失值愈少代表其傳遞信號品質愈佳。經實驗證明,使用一般隔離單元的信號傳輸裝置9及使用本實用新型射頻轉接裝置的信號傳輸裝置4,在輸入不同頻率的射頻信號下進行測試,顯然使用本實用新型射頻轉接裝置的信號傳輸裝置4較使用一般隔離單元的信號傳輸裝置9的插接損失為少,所以在插接損失的表現上,使用本實用新型射頻轉接裝置的信號傳輸裝置4優於使用一般隔離單元的信號傳輸裝置9的表現。
歸納上述,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射頻轉接裝置以隔離單元2的環狀的第一電容器21、第二電容器22及電感器23組設在本體1內,因而使信號傳輸裝置4不需用較大的空間容納隔離單元2,不會使信號傳輸裝置4的體積相對變大,所以可達到縮小信號傳輸裝置4體積的功效,隔離單元2的加工也十分簡便且材料花費的成本也可節省,此外,在插接損失的表現上也較一般為佳,其傳輸信號的品質得以保持不被噪聲所幹擾。
權利要求1.一種射頻轉接裝置,是安裝在一信號傳輸裝置上,供一載有射頻信號的傳輸線的端子連接,該射頻轉接裝置包含一本體、一設置在該本體內且與該端子對應插接的傳導元件,及一設置在該本體內的隔離單元,其特徵在於該本體具有一供該端子對應插接的插孔,及一與該插孔相連通的通道;及該隔離單元設置在該通道內,具有一設於該通道一端的第一電容器、一位於該通道另一端的第二電容器,及一串接在該第一電容器與該第二電容器之間的電感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本體還具有一第一傳導部及一與該第一傳導部相接的第二傳導部,該第一傳導部具有一第一基座,及一與該第一基座密合的第一轉接座,該第二傳導部具有一第二基座及一設置在該第二基座內部的第二轉接座,該第一電容器密接於該第一基座內部,該第二電容器密接於該第二基座內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傳導部還具有一第一卡固件,該第二傳導部還具有一第二卡固件,該第一卡固件及該第二卡固件內部中空,該傳導元件是穿設及密接於該第一卡固件及該第二卡固件內部。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傳導部還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二轉接座內部的絕緣套,及一設置在該絕緣套前端的絕緣件。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電容器及該第二電容器是以數個彈片固定在該本體內形成電性導通。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傳導元件包括一夾持件、一連接該夾持件的傳輸線,及一供該傳輸線穿設於其中的銅管。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感器為一環狀的鐵芯電感。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頻轉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容器為一環狀電容。
專利摘要一種射頻轉接裝置,是安裝在一信號傳輸裝置上,供一載有射頻信號的傳輸線的端子連接,該射頻轉接裝置包含一本體、一設置在該本體內且與該端子對應插接的傳導元件,及一設置在該本體內的隔離單元,該本體具有一供該端子對應插接的插孔,及一與該插孔相連通的通道;該隔離單元設置在該通道內,具有一設於該通道一端的第一電容器、一位於該通道另一端的第二電容器,及一串接在該第一電容器及該第二電容器之間的電感器。本實用新型的射頻轉接裝置可達到隔離高壓、射頻功效,同時,可使信號傳輸裝置體積縮小,且在加工上更為容易。
文檔編號H01R13/719GK2678207SQ20032010086
公開日2005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2日
發明者曹偉君, 陳博義 申請人:世同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