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小八景你知道多少 是什麼
2023-07-04 19:25:52 1
對於廈門市民來說,外地遊客稀罕的鼓浪嶼和環島路景點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如果廈門市民在假期的時候想要外出遊玩,但是又不想跑太遠,可以嘗試去廈門小八景看看,重新領略廈門美景。關於廈門小八景的知識我們一起去城市文化中看看吧!
金榜釣磯
陳黯是廈門人,科舉十八次赴試不第,抱憾終生。他先隱居終南山,後回到故裡嘉禾嶼,在金榜山隱居下來,築石室讀書著述,自稱「場老」,寓考場上的老人,所以金榜山又稱「場老山」。他在山上築一「迎仙樓」,接待來訪的朋友。讀書著述之餘,常到山下海邊的一塊大石頭垂釣,以娛晚年。後人稱這塊石頭叫「釣魚磯」。「金榜釣磯」即由此而來。
白鹿含煙
白鹿洞位於思明區虎溪巖山後,玉屏山南側。白鹿洞起初,建閣奉祀宋大理學家朱熹。朱熹是南宋大理學家,對理學的集大成者。曾在江西廬山建白鹿洞書院講學,遂取名白鹿洞。後人在石洞中雕造一隻白鹿,加以美化,每當夏季炎熱時,罅中常有煙霧湧出,縷縷可見,故稱「白鹿含煙」
金雞曉唱
金雞唱曉在雲頂巖山腳下,有座金雞亭,現地名也以亭為之名。遺憾的是這座亭閣年久失修,早已傾廢。現只留下那令人神往的美麗傳說。
龍湫塗橋
龍湫亭位於廈門島金湖社區洪塘社的古村口,這一帶靠山近海,民間和金門以及海外往來關係密切。龍湫亭前原有三個水潭,水潭之間有穴相連,俗稱「龍洞」,洞下有四季不涸的噴泉,其中最大的洞穴上形成了天然的土橋奇觀——「龍湫塗橋」(閩南話「土」通「塗」)。「龍湫塗橋」是龍湫亭最具特色的景觀,土橋跨度約三米,可說是世上絕無僅有的奇觀。
天界曉鍾
天界寺位於廈門萬石植物園西門附近的醉仙巖上。寺廟歷來都有晨鐘暮鼓的習慣,每當清晨天界寺敲響108下晨鐘時,那悠揚的鐘聲迴蕩在靜謐的廈門上空,餘音繚繞,綿綿不絕,仿佛在點醒紅塵中的芸芸眾生,被稱為天界曉鍾。
萬芴朝天
過去萬石山上未成片植樹,遠遠望去,均為怪石。成排的巖石,同一個朝向,似群臣拿著「奏板」在朝拜天子,故得名「萬笏朝天」。
中巖玉芴
中巖在萬石巖與太平巖之間,因巖上多鷓鴣,故又名鷓鴣巖。沿萬石巖海會橋上行,有一條石階蹬道,走不多遠便到中巖天竺寺。寺旁巖石刻有「松石間意」四字。沿階而上,過了山門「放開眼界」,進入中天竺,就見大雄寶殿,殿的左邊埕上有一石,上題「玉笏」二字,玉笏的形狀和奏板相似,因而有「中巖玉笏」之稱。
太平石笑
太平巖前,有四塊巨石,兩塊相疊,一端貼合,一端張開,由另二塊巨石頂立, 形成石門,自然構成「笑口常開」景觀。因地處太平巖,故稱「太平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