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的崇拜文化,白虎是原始圖騰崇拜
2023-07-05 08:36:50 1
在巴蜀文化中,在歷史流傳中有著關於杜鵑,白虎等原始圖騰崇拜,與當地的歷史文化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巴蜀崇拜文化的具體內容吧。看看都有什麼樣的特色文化。
傳說蜀國望帝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所以在巴蜀地區長期有「農時先祀杜主」的風俗,不少農村建有「杜主廟」。根據《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杜宇失國後,隱居西山,其魂魄化為杜鵑鳥,常因思念故國而啼叫出血來,以至灑滿了山野的杜鵑花。
這個「杜鵑啼血」的故事一直在蜀人中流傳,李商隱有「望帝春心託杜鵑」的名句歌吟這個故事,而蜀人拜杜鵑的習俗至少在西漢以前就已經存在。
唐代杜甫在四川也記載了對於杜鵑「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的習俗。至今仍完整保存在郫縣近郊的望叢詞,是蜀人祭禮望帝杜宇和叢帝鱉靈的場所。
崇拜白虎是巴人稟君蠻遺留下來的習俗。《後漢書》說:「稟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食人血,遂以人飼焉。」《蠻書》說:「巴氏祭其祖,擊鼓而歌,白虎之後也。」這種以人來祭祀白虎,把白虎當做祖神的習俗可能是一種原始的圖騰崇拜,相沿甚久,從漢代以來就已流傳了。
源於巴人的土家族長期保留著白虎崇拜之俗,稱為「坐堂白虎」,是土家族不可戰勝的保護神。至今四兒童愛戴虎頭帽,就是這種崇拜的流風遺韻。
考古發掘也有印證。三星堆遺址出土有金虎飾和銅虎飾,巴蜀銅兵器上的巴蜀圖語符號常常有虎形和虎紋,著名的傳世銅器虎紐於,其紐為虎形。由此看來,不僅巴人視白虎為主神,連蜀人也有虎崇拜之習。
川西地區還普遍流行著石崇拜,石崇拜分為兩種:一種是羌人的白石崇拜。據傳羌戈大戰時,羌人先祖受到天神的指點,以白石打敗了彪悍的戈基人,使羌族得以有生息繁衍的環境,故把白石視為天神加以崇拜。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另一種是古蜀人的大石崇拜。從蠶叢居於限山石室起,石頭就與蜀人有不解之緣。「石室」乃壘石而成,至今眼山地區仍有石壘碉房和高大石碉,因而古蜀先民對服山之石有一種大石崇拜。
成都平原上不產巨石,多從服山運來作為蜀王墓前的墓誌石表,杜甫有《石筍行》專門說明石筍的來歷和用途。至今成都平原上尚有支機石、天涯石留存,還有五塊石、五丁擔、石鏡、飛來石等遺蹟,均是大石崇拜的遺物。
今天在重新修飾過的成都府河和南河岸邊,亦特地從岷山運來幾噸重的巨石100個,上攜吟詠錦江詩詞百首,置於片片綠地之中,就是為再現古蜀大石文化,承襲其傳統特色而有意識設置的,現已成為引人注目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