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絡騙捐的議論文
2023-07-04 17:45:48 2
網絡世界,很龐大,並不是懂得簡單的搜索,就能懂得什麼是網絡,如今網絡詐騙販很多,防不勝防,他們這些騙子,總是以人們貪圖便宜這個方面,緊緊的抓住我們的心裡,以此來欺騙我們。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了兩篇關於網絡騙捐的議論文,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篇一:論網絡騙捐
近日,演員李小璐遭遇網絡詐騙,李小璐發現微博帳號「希望盼望寶貝康復」中孩子患有神經細胞瘤需要幾十萬的治療費用,便迅速將愛心善款打入對方的帳號,證實被騙後,丈夫賈乃亮安慰道:「寧可被騙了,也要繼續把好事做下去,好心一定會有好報,你今天最美麗!」
這件事隨著持續發酵,很快便成了微博熱搜。人們為何對這件事如此在意?首先,李小璐作為藝人,由於名人效應,無論有何風吹草動都會掀起輿論的熱潮;其次,這件事發生在微博,網絡是虛構的,微博中不少人為了博公眾眼球來謀取利益,甚至存在利用人們同情心進行欺騙,微博、網絡深不可測。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件事牽扯到社會現象,利用一些手段傳播求助消息進行捐款。
無獨有偶,前幾年熱議的老人「扶不扶」也與此事有相似之處。人們已經害怕去做善事,而李小璐發自內心的做善事,卻遭到欺騙,這種做法不應被批評,
但這也為我們敲醒警鐘,三思而後做善事。
有人說「不怕壞人太冷漠,只怕溫暖的人太少。」這句話詮釋了生活中的好人太少。也許老師從小就會給我們灌輸「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思想,但是一考慮到我的滴水之恩是否能換來你的湧泉相報,或者是單純的感謝,人們往往就會遲疑。在我看來,在生活中做善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可以三思而後行。
若深入分析這件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社會風氣問題。隨著網絡發展,網絡中有許多自媒體,也有許多虛假的信息,在網絡中若要進行愛心捐款,應行看是否有好友驗證,確實。而在生活中,做善事時可讓旁觀者為自己做證。所謂的人心隔肚皮,做善事也要分清真假。
社會風氣是最為重要的,如果對這種欺騙手段不加以制止任其發展,那麼社會將不堪入目,如社會中的有著做好人被騙、壞人獲利的氣氛,好壞麼就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了。所以社會風氣應要進行改善,政府部門要嚴查、嚴抓、嚴罰這些違法者,要宣傳規範意識,傳播正能量。
在他人需要幫助時,請勿做一位旁觀者,請在做善事之前三思而後行。
知其黑,守其白。
篇二:論網絡騙捐
我何其遺憾生於這樣一個信任缺失的年代,摔倒的老人對將其扶起者反咬一口;脫下乞丐外衣的富豪令人語塞;言笑晏晏的「聾啞人」拿著善款揮霍所以對於李小璐被騙,也只能報以無奈一笑——見怪不怪了。隨著見的騙局多了,人們開始對一些愛心公益活動存疑。原地觀望成了主旋律。直到賈的一句正義直言出現,才讓人感到這壓抑的主旋律被別的美好的東西漸漸取代。這也讓我感到慶幸:黑夜未至。
「寧可被騙了,也要將好事做下去。」讓我不由地想起道德經中:知其黑,守其白,為天下式。是的賈當然知道社會行騙風氣嚴重,他也並非人傻錢多,甘願被騙。他出此言只是為了堅守心中的「白」為了不讓黑色遍布社會;為了呼籲更多的人能夠在暗暗長夜裡,堅守心中的「白」。
老子清楚社會總有黑暗的一處,故他要求人們看到並了解;可他更強調,即使身處其黑,也不能丟掉那一分「白」,他認為唯有如此才能成為天下的典範!乃亮也清楚,所以他說了此正義直言,率先為「式」。在這種「天下式」的鼓舞下,必然會有更多的心存熱血者挺身而出,以自身信念之白,與行騙之黑抗爭到底。
當然,僅僅靠一腔熱血是無法戰勝人的貪婪的。無數正義之士,在喪心病狂的行騙者眼中,無疑是送上門的美餐。最後也只不過是壞人得意,好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