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車胤和孫康學習什麼(囊螢映雪的車胤和孫康結局如何)
2023-07-05 00:57:37 1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三字經》中囊螢映雪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無數少年勵志苦讀。那麼,歷史上囊螢映雪的車胤和孫康兩人,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囊螢映雪
盛夏,酷暑難耐,蒸籠般的天氣,蚊蟲的叮咬,讓人心煩意亂,輾轉難眠。
一個少年卻正心無旁騖,借著微弱的光線用功苦讀,似乎完全不為外界困擾。
等等,這是什麼發出的光線?那麼的微弱?連一盞油燈的光亮都不如。
少年終於讀完了書,準備上床休息,他把吊在半空的一個練囊(白絹做成的口袋)拿下來,解開口子,幾十個小蟲子飛了出來,它們的尾巴上好像點著一盞燈,很快四散而去。
原來口袋裡裝的是螢火蟲,少年竟然想出如此奇妙的點子,這是誰家的孩子?
孩子姓車名胤,字武子,南平人,父親車育時任吳郡主簿,一個小小的地方官。
時任南平太守王胡之,素以知人識人著稱,初見童年車胤,他禁不住驚嘆:「此兒必將光耀車氏門戶。「
王胡之所言不虛。若干年後,當初那個「囊螢夜讀」的小兒已經成長為風姿美妙,敏捷智慧,博學多通的青年才俊,與之交往者,都是桓溫、謝安這樣的風流人物。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但車胤卻始終保持當初讀書的初心,為官清正,剛正不阿,不畏權貴,實為官場一股清流,官至輔國將軍、吏部尚書,攀至人生高峰。
囊螢照讀
然而,不畏權貴的車胤終於還是死於權貴手中。
隆安四年(公元400年),車胤意欲揭發掌控大權,敗壞朝政的會稽王司馬道子之子司馬元顯,事未遂而發,被司馬元顯勒令自殺。
車胤的死不是畏懼,不是屈服,而是抗爭,是揭露。臨死前,車胤怒斥道「吾豈懼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權奸耳!」僅一年後,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先後被誅。
用「囊螢夜讀」追求真理,用「自殺身死」宣示堅貞,車胤的事跡名垂青史,永世不墮。
隆冬,天寒地凍,積雪沒膝,冰凍三尺,人們早已酣然入睡。
夜色下,卻有一個少年,端坐庭院中,正手不釋卷,專心讀書。
他沒有燈具照明,僅能借著積雪反射的微弱光亮,刻苦攻讀。
孫康映雪
長夜漫漫,滴水成冰,少年卻毫不畏懼,他要借著這難得的雪色,珍惜這易逝的時光,把一卷卷書中的知識全部汲取到自己的頭腦中,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
少年姓孫名康,京兆(今河南洛陽)人,據傳為兵聖孫武后裔,祖上時代官宦。祖父孫放乃東晉長沙相,至其子孫秉一代,卻家道中落,生活困頓,連燈油都要省著用,方有少年孫康家貧而志不改,「映雪讀書」之舉。
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南朝劉宋元嘉年間官至御史大夫。
擲金綿世澤,映雪振家聲。孫康孜孜求學之風,澤被後世,影響深遠,其人為孫氏映雪堂始祖,「藥王」孫思邈、「叢林之狐」孫立人均為孫氏映雪堂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