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接頭的安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05 10:04:31 1
專利名稱:快速接頭的安全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快速接頭的安全結構。
傳統的快速接頭,快速該接頭的前端均設有一內具彈簧的套環,而可限制快速接頭前端部對稱設置的孔內所容置的鋼珠,藉由推移該套環以控制鋼珠成突出或陷入的動做,使套接頭與快速接頭扣接一體或脫離,但傳統的快速接頭,其常發生於使用中因外力碰撞、拉動或掉落時,而致造成套環位移,進而造成氣動工具或套接頭快速與快速接頭彈脫分離而發生傷及人體的危險。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快速接頭的安全結構,能有效限制該套環在使用中因外力碰撞、拉動或掉落時的位移,避免而造成氣動工具或套接頭快速彈脫的危險,具有安全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快速接頭的安全結構,在快速接頭前段套合端上對稱設有若干貫穿管壁的孔洞,各孔洞內設有一可活動其內的鋼珠,鋼珠凸出於套合端內管壁的部分,另於套合端外套設有一套環,套環近前端內壁處設有一內凸緣,該內凸緣及套合端末端凸出的凸緣間夾設有一彈簧,另於套合端端緣設有一凹溝以容設一頂止夾環,該頂止夾環旁並套設有一防塵環,其特徵在於快速接頭的前端所組設的套環內面近末端孔緣處,設一L形凹槽,並於快速接頭的中段外緣凸設一凸出部,而於套環與快速接頭組接一體後,可使該凸出部恰可滑動於該套環的L形凹槽內。
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利用於套環所設的L形凹槽配合設於快速接頭中段的凸出部,而有效限制該套環的移動,當該套環受外力碰撞、拉動或掉落時,不致造成套環位移,而造成氣動工具或套接頭快速彈脫而發生危險。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案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將套環向後推疑使鋼珠陷入的剖視詳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與套接頭組接後並將套環旋環旋轉使快速接頭所設的凸出部位於套環的L凹槽的橫向缺槽的實施例的剖詳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可旋轉套環,使快速接頭所設的凸出部與套環的L凹槽變化使套環可推移或受限制的實施例示意圖。
如1、2、3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於快速接頭1前段套合端11上適當位置處對稱設有若干適當貫穿管壁的孔洞111,各孔洞111內設有一可活動其內的鋼珠112,利用該些鋼珠112凸出於套合端11內管壁的部分可作為卡止固定用,另於套合端11外套設有一套環12,藉該套環12可將鋼珠112均圈限於孔洞111內而不致掉落;於套環12近前端內壁適當位置處設有一內凸緣121,該內凸緣121及套合端11末端凸出的凸緣114間夾設有一彈簧122,藉該彈簧122可使被後拉的套環12具有向前彈回原位的彈力,另於套合端11端緣設有一凹溝113以容設一頂止夾環14,該頂上夾環14旁並套設有一防塵環13,該防塵環13具有防止碎屑、油汙進入套環12間隙的特性,且可藉防塵環13及頂止夾環14的阻滯可避免套環12彈離套合端11。
於快速接頭1的前端所組設的套環12內面近末端孔緣處,設有一L形凹槽123,並於快速接頭1的中段外緣凸出部15,而於套環12與快速接頭1組接一體後,可使該凸出部15恰可滑動於該套環12的L形凹槽123的橫向缺槽1231或縱向缺槽1232內,藉由此種設計,而使該套環12受到限制而僅能依該L形凹槽123的行程範圍內旋轉移動,故當套接頭2與快速接頭1組接後,並旋轉該套環12,並使設於快速接頭1上的凸出部15的位置,由該L形凹槽123的縱向缺槽1232處移至橫向缺槽1231部,而使該套環12於正常狀況下無法呈軸向的推移,進而使該套環12因外力碰撞、拉動或掉落時,不致造成套環12位移,而造成氣動工具或套接頭2快速彈脫而發生危險。
權利要求1.一種快速接頭的安全結構,在快速接頭前段套合端上對稱設有若干貫穿管壁的孔洞,各孔洞內設有一可活動其內的鋼珠,鋼珠凸出於套合端內管壁的部分,另於套合端外套設有一套環,套環近前端內壁處設有一內凸緣,該內凸緣及套合端末端凸出的凸緣間夾設有一彈簧,另於套合端端緣設有一凹溝以容設一頂止夾環,該頂止夾環旁並套設有一防塵環,其特徵在於快速接頭的前端所組設的套環內面近末端孔緣處,設一L形凹槽,並於快速接頭的中段外緣凸設一凸出部,而於套環與快速接頭組接一體後,可使該凸出部恰可滑動於該套環的L形凹槽內。
專利摘要一種快速接頭的安全結構,它包括快速接頭前段套合端、孔洞、鋼珠、套環、彈簧、頂止夾環、防塵環,在快速接頭的前端所組設的套環內面近末端孔緣處,設一L形凹槽,並於快速接頭的中段外緣凸設一凸出部,而於套環與快速接頭組接一體後,可使該凸出部恰可滑動於該套環的L形凹槽內。本實用新型利用於套環所設的L形凹槽配合設於快速接頭中段的凸出部,而有效限制該套環的移動,當該套環受外力碰撞、拉動或掉落時,不致造成套環位移,而造成氣動工具或套接頭快速彈脫而發生危險。
文檔編號F16L37/00GK2378616SQ98204448
公開日2000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1998年5月7日 優先權日1998年5月7日
發明者朱酈筠 申請人:朱酈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