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08好漢魯智深結局(水滸傳結局悽慘)
2023-07-05 11:22:39 2
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北宋年間有個和尚,姓魯名達法號智深,這個和尚可不一般,人高馬大玩得花,雖剃度出了家但喝酒吃肉樣樣不落,不僅不參禪、不打坐,更是不誦經也不念佛,吃的倒是比誰都多。就是這樣一個不守清規戒律,殺人放火樣樣都做的「花和尚」魯智深,在最後卻修成了正果成佛作祖得到了善終。
《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個兒個兒那都非等閒之輩,清一色嘯聚山林的綠林豪傑,一杯酒下肚隨便一個都能聊上一天一夜。但要說誰才是至真至善真性情的英雄好漢,我覺得,就只有魯達魯智深一人能當。
魯達身強力壯,生的膀大腰圓,比同齡的小夥兒都高半頭,憑著一膀子力氣和俠肝義膽,擔任經略府提轄,也就是現在派出所的大隊長。一日,魯達和李忠、史近到酒館喝酒,忽聞隔壁有啼哭之聲,原來片兒區上金老爺子的閨女金翠蓮遭了鄭屠戶的欺負。
鄭屠戶綽號鎮關西,從事屠宰行業,家財豐厚,是當地有名的惡霸,「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管你是街頭大霸王還是「大王八」,魯提轄眼裡可容不得沙子,「敢在你太爺爺眼皮子底下撒野?」魯達眼睛一瞪,揮起砂鍋大的拳頭,三下打死了鎮關西。
人命關天,魯達也沒想到這鎮關西看起來五大三粗誰知這麼不禁打,於是棄官而逃,至五臺山文殊院落髮為僧。「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從此一個高大的和尚魯智深有了安身之處,隱姓埋名過起了日子。
但魯智深在寺院裡既不參禪打坐‚也不誦經念佛‚在禪床上倒頭就睡‚躺成個橫羅十字‚鼻息間鼾聲如雷。如要起來解手‚只在佛殿後撒尿撒屎‚遍地都是。不僅如此,他還吃酒吃肉,甚至是撒起酒瘋,打壞了伏魔金剛。
如此「欺佛祖,喝觀音」,智真長老無法再留他,便讓魯智深投奔東京汴梁大相國寺安身。臨別時給了他兩句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於是,魯智深前往大相國寺。途中經過桃花村,便到劉太公家過夜。在劉太公家裡,魯智深知道了桃花扇有個惡霸叫周通,這個周通使的是一桿走水綠沉槍,外表打扮像極了項羽,人送綽號,小霸王。
這小霸王周通看中了劉太公的女兒,想要強娶。魯智深一聽,這還了得?大手一拍胸脯子,這事兒,洒家管定了!
於是,魯智深和劉太公串通好,來到了劉小姐的閨房,他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倚在床邊;放下銷金帳,脫得赤條條,跳到床上去了。劉太公吹滅了燈燭,只待那惡棍周通自投羅網。
不一會兒,喝得醉醺醺的周通推開了房門,一邊叫著娘子一邊摸到了床邊,他掀起金帳,探出一隻手摸了進來,摸著摸著,摸到了魯智深圓滾滾毛乎乎的大肚子!
這周通像炸了毛的貓,「哇呀呀」嚇得魂不附體。還沒等周通醒過味兒來,魯智深揪起周通攢起拳頭他暴揍一頓邊打邊罵:「教你認得老婆!」
周通被揍得鼻青臉腫,連滾帶爬逃回了桃花山。周通回去告訴了桃花山上的大頭領李忠,李忠要給周通報仇,於是下山來找魯智深。當他見到魯智深時,便來了個俯身作揖。原來,李忠和魯智深是老相識,周通強娶劉小姐一事還則罷了。
到了大相國寺,方丈不敢留他,只是打發他去看菜園子。菜園子附近住著幾個小混混,經常來偷菜,好幾任看園子的都被欺負跑了。這次聽到又來了個新人,便前來鬧事。可沒想到,被魯智深兩腳就把兩個領頭地踢進了糞坑。嚇得他們是跪地求饒。
第二天,幾個混混帶著酒菜前來賠禮,魯智深和他們正喝得起興,但門外樹上的烏鴉偏偏不識趣地叫個不停,魯智深上前把那棵樹上下打量了一番,脫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摟住樹幹,右手把住樹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樹竟然連根拔起。眾潑皮驚得個個目瞪口呆,連忙跪地拜魯智深為師。
後來,魯智深因搭救林衝得罪了高俅,大相國寺也待不下去了,在高俅的捉拿下逃出了汴梁,流落江湖。打打殺殺、愛恨情仇,一路漂泊流落,最終「遇江而止」到了水泊梁山,在七位守寨頭領中位列第三。
隨後跟著宋江南徵北戰,殺人放火的事沒少幹。在宋江率大夥招安後,魯智深表現得十分淡然從容,便重上五臺山,拜見智真長老。智真長老一見魯智深就說:「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而五臺山上五百多個和尚,智真長老最欣賞的就是魯智深,魯智深雖喝酒吃肉,不服禮教,但每次見到智真長老都是畢恭畢敬。
後來,在其夜宿杭州的六和寺之時,錢塘江的潮信使得魯智深恍然頓悟,他隨即便沐浴更衣,做偈子一篇:「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這裡扯斷玉鎖。咦!今日方知我是我。」最後圓寂成佛。
而綠林眾好漢最後為何只有魯智深得以善終圓寂成佛了呢?
所謂梁山好漢,在人情世故的兄弟義氣下,多得是打打殺殺。江湖就是江湖,除去一點點溫情剩下的全是刀光劍影。
宋江為了讓秦明上梁山,不惜弄得人家家破人亡身敗名裂,孫立,為了納投名狀,出賣了師兄欒廷玉,李逵張口閉口:不殺人還是好漢嗎,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橫行霸道,視生命為草芥,一套強盜邏輯身背數條人命。
而魯智深則與他們不同,他既沒有李逵式的 「排頭砍去」 的嗜殺,也沒有武松式的 「連殺十五人」的血腥,更沒有宋江式的為逼秦明造反而屠盡。滿村百姓的殘暴和為報一己之仇而置眾英雄的安危於不顧和滅人滿門的自私與冷酷‚罔論如張青、石勇之流為一些瑣事而動輒殺人了。事實上,我們從未見過魯智深的戒刀、禪杖揮向無辜弱小,他所殺之人,皆有其取死之道。
有道是善惡到頭終有報,殺人越貨要輪迴。在宋江招安後,結果飲下毒酒身亡,吳用害人無數,在劫難逃。一百單八將,死得死亡的亡,《水滸傳》的結尾甚是悽涼。
而魯智深自迭起兩隻腳,左腳搭在右腳,自然天性騰空,燒化時,徑山大惠禪師主持,五山十剎禪師,都前來誦經。
大惠禪師給魯智深做下這樣的法語: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這便是魯智深的一生,打盡世間不平事,不拘小節,行俠仗義,剛直純真著實可愛。所以施耐庵給了魯智深最高的褒獎: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他終成善果,坐地成佛。
而至於打打殺殺之人為何能成佛,我覺得這個故事最能說明:一個老和尚與一個小和尚過河‚恰逢一婦女也要過河。應婦女的要求‚老和尚將她背過河去。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小和尚忍不住問:「難道和尚能背女人嗎?」 老和尚說:「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怎麼還把她背在身上?」
這裡的「女人」並不單單指「色慾」而是一切欲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欲要成佛便是妄念,有了妄念豈能成佛?因為,人和佛之間本來就沒有距離。
魯智深本來就沒有成佛的欲望,他的行俠仗義,所作所為全是發自本心,率性而為,從不計較後果與得失。醇厚天真,就是他的佛性。
而佛法,從不是讓人矯揉造作,而是自然而然發自本心。正如達摩祖師所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這個意思。
在錢塘江畔,魯智深扯斷金繩玉鎖頓悟圓寂。北宋蘇軾有一首詩曰:「乃知戒律中‚妙用謝羈束。何必言 《法華》‚佯狂啖酒肉。」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無心則無戒‚無戒則無心」。
而魯智深的智慧早就藏在了他的名字裡,魯莽且通達,簡單即是智慧。
在如今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竹杖芒鞋」無視身外一物?看透世間重重疊疊,看破人心彎彎曲曲仍能自然通達?
行俠仗義執杖走江湖,魯智深已圓寂成佛,而我們的修行還在繼續,低頭看看地,抬頭看看天,走好眼前路,行好當下事便是最大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