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2023-07-05 13:05:06 2
專利名稱: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該複合材料屬於服裝面料,適用於加工內衣、褲,棉衣、褲,手套等。
遠紅外纖維是一種具有保健作用的纖維,其纖維中融入有一定比例的能輻射遠紅外線的物質,如氧化鋯、氧化錳、氧化鋁、氧化鈦、三氧化二鐵、硼化物等多種金屬氧化物,含有此種物質的纖維有吸收人體熱量和外界能量,輻射3~15微米波長的遠紅外線的功能。
目前人們利用這種纖維製做的秋衣、褲,絨衣、褲,襪,手套等針織產品都是單層材料,其存在的問題是,透氣性差,易產生靜電,整體牢度差,不易染色等。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內外為天然棉花紡成的紗,中間為遠紅外長纖維紗的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完成本發明任務所採取的技術措施如下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為三層,表層、底層為全棉紗針織層,中間夾織有可產生遠紅外線的長纖維針織層,即表、底兩層分別沿經緯向等間隔處有兩層棉紗交叉交織的環使三層連為一體的複合織物;其製造方法是在三針織機上分別將棉紗、遠紅外長纖維紗、棉紗等間隔布列成經緯紗,調定機針的針距後,三針同時動作,等間隔將表、底層的棉紗織成交叉交織的環,將遠紅外長纖維紗夾織在表、底層中間。
圖1是本發明複合針織材料的斷面示意圖。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及實施例說明如下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為三層,表層1、底層2為全棉紗針織層,中間夾織的為遠紅外長纖維紗針織層3,沿經緯向等間隔處有兩層棉紗交叉交織的環4構成三層複合針織材料;其製造方法是在三針圓筒式或平面式的針織機上,分別將棉紗、遠紅外長纖維紗、棉紗等間隔布列成經緯紗,調定機針針距後,三針同時動作,等間隔將表層1、底層2的棉紗織成交叉交織的環4,將遠紅外長纖維紗3夾織在表、底層中間,構成了外為全棉、中間為遠紅外長纖維的三層複合針織材料。
本發明的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可以和單層織物一樣使用,用於加工內衣、褲,棉衣、褲,手套等;紗支粗細不同,織物的厚薄也不同,其表面也可通過拉毛處理,使織物呈絨面狀。
本發明的優點遠紅外長纖維是用丙綸作細纖維條融熔一定量的遠紅外陶瓷細粉,每個顆粒均是遠紅外發射體,其發射率一般在80%以上,在外界能量及體熱的激發下,能持續發射3~15微米的遠紅外線,對水的穿透力強,能增加人體內水分子的活性,促進微循環,產生溫熱效應,所以對人體有保健作用;既保持了輕質、保溫特性,又具有良好的吸溼性、透氣性,使人穿著舒適;還具有棉織物良好的著色性,可加工成任意顏色的面料;由於天然棉花摩擦後所帶電荷為正電荷,可部分抵消遠紅外纖維所帶的負電荷,故具有良好的優於單層織物的抗靜電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其特徵是,該複合材料為三層,表層(1)、底層(2)為全棉紗針織層,中間夾織的為遠紅外長纖維紗針織層(3),沿經緯向等間隔處有兩層棉紗交叉交織的環(4)構成了三層複合針織材料。
2.一種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其特徵是,在三針圓筒式針織機上,分別將棉紗、遠紅外長纖維紗、棉紗等間隔布列成經緯紗,調定機針針距後,三針同時動作,等間隔將表層(1)、底層(2)的棉紗織成交叉交織的環(4),將遠紅外長纖維紗(3)夾織在表、底層中間,構成了外為全棉、中間為遠紅外長纖維的三層複合針織材料。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是,織機可採用三針平面式針織機。
全文摘要
遠紅外針織複合材料屬於服裝面料,適用加工內衣、褲,棉衣、褲,手套等。本發明的複合材料由三層構成,表、底層為全棉紗針織層,中間為可產生遠紅外線的長纖維紗針織層,沿經緯向等間隔處有表、底層棉紗交叉交織的環,將遠紅外長纖維紗夾織在表、底層中間,構成複合針織材料;在三針織機上,分別將三種紗等間隔布列成經緯紗後,三針同時動作織成。具有穿著舒適、保健作用,抗靜電性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D04B1/14GK1147037SQ9610905
公開日1997年4月9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6日 優先權日1996年8月6日
發明者吳樹旺, 陳樹生, 劉文錦, 樊俊青, 李學輝 申請人:吳樹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