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香港回歸前的電影(香港回歸題材的香港電影)
2023-07-05 01:36:02 5
古來薄倖是郎君,珠胎暗結你松人。
有緣千裡來相會,可憐已是揼波人。
《港督最後一個保鏢》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
很多人也許已經不記得當年交接儀式的歷史瞬間,但關於香港回歸,已經留在了很多影視作品中,成為永恆的印記。
關於香港回歸題材的香港電影,最著名的就是陳可辛導演,張曼玉、黎明主演的《甜蜜蜜》。
《甜蜜蜜》在1996年11月2日上映,故事從1985年講起,一直到香港回歸前夕,鄧麗君逝世之後。通過兩個到香港發展的內地年輕人的愛情經歷,反映了特殊歷史背景下香港的發展變化。
後來《甜蜜蜜》在1997年橫掃金像獎和金馬獎,拿了很多大獎,張曼玉再成雙料影后,還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十大佳片第2名。
同樣文藝的《中國匣》,由王穎執導,鞏俐和張曼玉主演,提名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中國匣》講的是三個人之間的一段愛情故事,一個身患絕症的英國攝影記者,一個內地到香港發展的新市民,一個曾被英國少年傷害過的香港本地女子。
時間從1996年12月31日默默開始,在1997年7月1日英國國旗頹然墜落時戛然終止。
電影的劇情、人物設定和時間節目的選擇,都非常精妙,充滿了豐富的隱喻和想像空間。
甚至演員的選擇都非常精巧,鞏俐來自內地,而且也很早就在香港拍過電影;張曼玉是香港本地人,有英國留學的經歷;男主角傑瑞米·艾恩斯則是正宗英國人,在好萊塢發展。
最搞笑的當屬《港督最後一個保鏢》,由王晶編劇並出品,羅家英、葛民輝、邱淑貞等主演,1996年10月19日上映。
故事設定在香港回歸前1個月,一位英籍華人大廚臨時擔任最後1個月的港督,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搞笑故事。
本片只是王晶普通水準的作品,充滿了屎尿屁的老土笑料,但是通篇的惡搞之外,仍能看到編導的用心和用意。
羅家英飾演的末代港督名叫任劍輝,這本是一個粵劇名角的名字,但他在片中常常讓別人叫他任督;
葛民輝飾演的保鏢名叫陸葛,周文健飾演的保鏢叫大件;
羅冠蘭飾演的布政司叫鍾方安心;
周輝飾演的中方高層叫魯定。
這些名字的內涵,懂粵語的都心照不宣;而羅冠蘭角色的名字,甚至不懂粵語也能聽明白。
最後,無數觀眾還會特別記得片尾羅家英吟頌的一首汙詩。
小樓昨夜又春風,雲雨巫山數落紅。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除清衫褲去遊水,留得餘香有陣除。
遊完上岸偷清曬,行路回家只為貧。
羅冠蘭憑藉本片提名金像獎最佳女配角,1997年在周星馳的賀歲片《97家有喜事》中,和羅浩楷一同飾演一對崇洋媚外的拜金夫婦,英語不會幾句卻屁顛屁顛移民去英國做假洋鬼子。
最後他們成功地激怒了周星馳一家,被一腳踢飛,表現了香港人端正的三觀和家國情懷。
1997年暑期上映的無釐頭喜劇電影《算死草》,周星馳飾演清末廣州名嘴陳夢吉,為了徒弟去香港打官司。其中就有一幕是,陳夢吉被英國法官駁斥之後,扭頭暗罵:開口閉口大英帝國,這條友好像忘了香港只不過是借給他們的,要還的,大佬!
這兩部電影在1997年上映不是偶然,周星馳和三觀和他的電影一樣正。
最凝重的應該是《無間道Ⅱ》,2003年10月1日上映,吳鎮宇、曾志偉、劉嘉玲、陳冠希、餘文樂、胡軍等主演。
因為《無間道》的成功,才有了這部前傳《無間道Ⅱ》,故事從1991年開始,吳鎮宇飾演的香港社團大哥倪永孝,接手之後漸漸一統江湖。然後他開始自我洗白,準備向政界發展,卻在香港回歸前夜被警方一槍爆頭。
《無間道Ⅱ》有很多夜戲,電影中死了很多人,氛圍非常凝重。
電影中就插入了香港回歸的直播鏡頭,在中英交接儀式的同時,香港警察集體換上新的帽徽和肩章,迎接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無間道Ⅱ》中,說出「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的經典臺詞的惠英紅,在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單元中,飾演的女警也在片中有更換警徽的歷史畫面。】
最草根最接地氣是陳果的香港回歸三部曲,包括《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和《細路祥》。
說這三部曲草根,是因為電影的敘事視角確實很草根,講述的就是一些香港底層市民的人生故事;另外,作為影壇新導演,陳果也拉不到什麼投資,請不起明星演員,男主角李燦森就是當時發掘的新人;甚至拍《香港製造》時用的膠片,還是劉德華電影公司當年用剩的過期貨。
《香港製造》獲得了金像獎的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獎,還有金馬獎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獎,讓陳果一戰成名。
1998年,劉德華繼續支持陳果繼續拍攝《去年煙花特別多》,還親自演唱同名電影主題曲。
通過電影讓更多人記得1997年,因為那年香港維多利亞港上空的煙花放了五次之多,是歷史之最,包括青馬大橋啟用、英國人撤離香港、香港回歸中國、及國慶節這樣的歷史時刻。
《細路祥》也是同樣的歷史背景下,最後也有香港回歸的煙火鏡頭,卻是男主角追著女主角被押上警車悲情畫面。
另外,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則有這些電影展現回歸之後香港和香港人的轉變。
2007年陳奕迅楊千嬅黃渤主演的《每當變幻時》,講的是香港一個菜市場富貴墟的發展變遷。故事從1997年開始,楊千嬅飾演的賣魚妹阿妙,因為市場的拆遷,十年後已經是一位化妝師;陳奕迅飾演賣魚佬也轉行多年,卻因為幫人假結婚而錯過了最終與阿妙的緣分。
2007年莫文蔚、鄭中基、毛舜筠等主演的《老港正傳》,講述香港電影放映員老左從1967年到2007年間的愛國夢想,以及他一家人40年來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雖然《老港正傳》是純粹的香港製造,卻拍出了國產劇的味道,有種北京人在香港的意思。
2007年梁詠琪、薛凱琪等主演的《女人本色》,則是一段女人的傳奇奮鬥史。
梁詠琪飾演的香港女強人成在信,從1997年之後的金融風暴開始,經歷了老公車禍去世,自己成為背鍋俠被炒,兒子還在非典中去世等,連續多重打擊。
最後,她靠著香港人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兩個姐妹共同創業,展現了女人的真本色。
再之後,直接談論香港回歸的港片越來越少,因為很多香港電影人早已踴躍的北上發展,積極的融入中國電影這個大環境,對中國人這個身份越來越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