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集排放式人力水稻收割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1:41:31 4
專利名稱:堆集排放式人力水稻收割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堆集排放的人力水稻收割器。
南朝鮮研製的人力水稻收割器,是在底盤上裝有長手柄、定刀片、集禾筐和帶有轉軸的集禾刀、通過長手柄上的操縱柄和牽引索來帶動集禾刀。底盤上的定力片在人力的推動下切割作業。當切割到一定量的水稻後,將操縱柄向後拉,帶動底盤前部的集禾刀,將底盤前面的水稻切割下來,然後需將整個收割器180°翻轉,才能使切割下的水稻從集禾筐中倒出。存在著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和切割不夠乾淨等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不需整個收割器翻轉的堆集排放式人力水稻收割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在底盤前部的「V」型缺口兩邊裝有定刀片,底盤的後緣裝有長手柄、排放筐通過向後傾斜的轉軸、扭簧和轉軸支撐裝在底盤的後部,排放筐的側面通過牽引索與長手柄上的操縱柄連接。在操作時,定刀片在人力的推動下切割水稻,當排放筐將切割下的水稻集中到一定量時,只要拉動操縱柄,通過牽引索拉動排放筐的一側,排放筐就以轉軸為中心向一邊轉動,由於轉軸向後傾斜,排放筐的口逐漸面向地面,使稻禾很容易地排放到地上。這樣,就可以在不翻轉整個收割器的情況下,將稻禾堆集排放在收割器的一側。當手放開操縱柄後,排放筐在扭簧的作用下復位就可繼續向前推進。從而達到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堆集排放式人力水稻收割器的俯視示意圖,圖中虛線是排放筐轉動後的位置。
圖2是堆集排放式人力水稻收割器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下面結合
圖1和圖2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在底盤12前部的「V」型缺口兩邊分別裝有加長到底盤前部的刀片11,刀片11的刃口向上傾斜30°角,底盤的後緣裝有長手柄1,長手柄1上裝有操縱柄2,排放筐6通過向後傾斜30°的轉軸4、扭簧7和轉軸支撐5裝在底盤12後部。牽引索3的一頭固定在操縱柄2上,另一頭固定在排放筐6的左側。排放筐6的右下部裝有排放刀8,排放筐6的筐口搭靠在兩個集禾欄10的左側,排放筐6的右上部裝有攔禾杆9。
操作時將收割器底盤12平放在要收割的稻壟後面,用手握住長手柄1向前推進。稻杆在集禾欄10的扶持下,不斷進入兩個定刀片11的夾角內削割,削割後的水稻不斷進入排放筐6內進行集禾。根據需要集禾到一定量後停止推進,用手向後拉動操縱柄2,通過牽引索3帶動排放筐6、排放刀8和攔禾杆9同時向左側轉動,排放刀8把殘留未斷的水稻切斷,攔禾杆9將前面未切割的水稻擋在兩集禾杆10內,不使它跑到排放筐6的外面。當排放筐6向左轉動時,其筐口逐漸面向地面,使水稻倒放在收割器的左側。當手放開操縱柄2後,排放筐6、排放刀8、攔禾杆9在扭簧7的作用下復位,使排放筐6的筐口搭靠在2個集禾欄10的左側。然後再向前推進,進入下一個循環。
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說的堆集排放式人力水稻收割器,不但將水稻切割的乾淨,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一倍多,減輕了勞動強度,使一個人的日收穫量達10畝地。
權利要求1.一種堆集排放式人力水稻收割器,由長手柄1、操縱柄2、牽引索3、定刀片11和底盤12組成,其特徵在於排放筐6通過向後傾斜的轉軸4、扭簧7和轉軸支撐5裝在底盤12上,排放筐6的側面與牽引索3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收割器,其特徵在於底盤12上的2個集禾欄10,搭靠在復位後的排放筐6同一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收割器,其特徵在於排放筐6與牽引索3連接的另一側前部裝有欄禾杆9。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收割器,其特徵在於加長到底盤12前部的定刀片11刃口向上傾斜15°~45°。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收割器,其特徵在於排放筐6與牽引索3連接的另一側下部裝有排放刀8。
6.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水稻收割器,其特徵在於排放筐6與牽引索3連接的另一側下部裝有排放刀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堆集排放式人力收割器,排放筐、排放刀和攔禾杆通過向後傾斜的轉軸、扭簧和轉軸支撐裝在底盤上,定刀片的刃口向上傾斜。用長手柄上的操縱杆通過牽引索帶動排放筐、排放刀和攔禾杆轉動,達到不用翻轉整個收割器,就可以將水稻再次切割並堆集排放在收割器的一邊,不但水稻切割得乾淨,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一倍多,減輕了勞動強度,使一個人的日收穫量達10畝地。
文檔編號A01D45/04GK2049461SQ89200730
公開日1989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1989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1989年1月21日
發明者王瑞春 申請人:王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