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發展前景最好的區(北方香港東北城市一哥)
2023-07-22 03:57:19 2
曾經,有一座城市,頂著東方莫斯科的光環,力壓群雄,一時風頭無二,完全不遜色於現如今的北上廣。
她是曾經最有望打造成「北方香港」的城市,也是日本等發達國家跨國企業進駐中國的首選寶地。
那就是大連,一座在上世紀如日中天,舉國瞻首的海濱港口城市。
時間的車輪滾滾而過,隨著國家經濟重心發展方向的調整,海外企業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升高而選擇更加低廉的海外市場。
加上北方城市如鄭州、西安等紛紛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下迅速崛起,大連還在反覆試錯的過程中無法自拔,而真正回過神的大連發現自己早已被其他城市的發展遠遠甩開。
憶往昔,一代工業老城新生崛起1898年到1905年,大連被沙俄統治了七年。
而在這七年之間,沙俄看中了大連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怡人的氣候,參考後來的俄羅斯建設遠不如大連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可見當時大連在沙俄心目中的位置的多麼重要;
據說,俄國人當時請了最頂尖的城市設計專家,參考法國巴黎的設計,整座城市的建設以廣場為樞紐,去連結和輻射周邊的居民區和商場。
因此,直到後來,大連的中心城區依舊保留了俄國人當年規劃的廣場放射式風格,這一城區結構在中國城市中也是獨一無二,極具獨特性和時代感。
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正式接管大連,"南滿鐵路"的修建加上海上運輸的先天優勢,大連成為海陸聯運城市的歷史自此而始。
一個集進出口貿易、連通東北三省的重要交通樞紐悄然形成,時至1930年,這座東北城市一躍成為僅次於上海的的全國第二大貿易港口,而其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在當時,每天成千上萬噸的貨物都由大連港口出發,往來運輸,一部分進入國內流通,一部分發往日本、韓國等國家。
此外,依託東北雄厚的重工業基礎,建國以後,兼具海陸雙運輸樞紐功能的大連一躍成名,成為了國家的寵兒。
1984年,神州第一開發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
1985年,大連成為計劃單列市,擁有省級經濟管理特權;
1993年,日本東芝的第一家在華獨資企業在大連建立。
而在其後,日本著名的電氣設備廠商,松下電器等紛紛如先前的東芝一般,大規模來到大連,在這座城市設立城區,進行生產加工。
而此時的大連,正在改革開放的快車上迎風疾馳,大連,終於迎來了她生命中迅猛發展的黃金時代。
此後,大連更是抓住了發展機遇,一路高歌猛進,迎來了自身最輝煌的90年代。
十年之間,大連城市GDP始終盤踞在全國前列,而轟轟烈烈的經濟建設也讓普通民眾切實感受到城市發展的欣喜,每一個大連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春天的風。
那是大連在過去的時光裡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也是其發展歷程當中的黃金歲月,從渤海灣吹來的海風,似乎都在向世人宣告大連的欣欣向榮。
鼎盛狂歡,集百年之力建新城1992年,大連提出打造「北方香港」的發展目標,伴隨著這一目標的是經濟發展中心的變化,此時的大連政府決定將經濟發展中心轉移到金融、旅遊、服務等第三產業上。
而現代化城市的建設,必然需要相應的配套設施和文化氛圍。
因此,大連將重工業產業陸續遷出城區,同時建設了如"亞洲第一大城市廣場"的星海廣場、中山廣場等基建項目。
而且呼籲全市注重環保,建設城市文化。「大連國際服裝節」「大連啤酒節」「大連賞槐會」等一系列文娛項目應運而生。
為了改善成年柳樹、楊樹春季飛絮的煩擾,大連市政府將主幹道行道樹換成了清一色的法國梧桐,將所有的飛空架線問題全面整改處理。
大規模的城市改造令大連居住環境煥然一新,在2001年,聯合國評定大連為世界環境500佳城市。是中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在當時,大連城市綠化率和宜居程度國內首屈一指。
回首望,大發展背後實則暗流湧動僅從城市基建方面看,大連的進步確實顯著到令人豔羨。
而這令人豔羨的背後,平靜湖面下的暗流開始湧動,大連真正的危機悄悄來臨。
迅速由重工業轉為第三產業的發展目標單一,追求速度又過快,這不僅不符合大連當時的實際條件,而求將大連原本依託東北強大的重工業發展起來的工業體系弄得支離破碎。
更有東施效顰的感覺,忘掉了自己的工業根本之重,也沒有學會新型現代化城市發展的精髓。
2003年提出的「大大連」的口號,轉型現代化金融旅遊城市未見成效之後,大連在繁重的財政壓力之下,又引入在長三角、珠三角已經不被看好的化工項目,定位又重新回到了重工業階段。
而其剛剛興起的軟體產業也逐漸顯出疲態,紛紛撤出大連,前往北京、上海等地。
2010年提出的「東北亞航運中心」,十八個產業先導區先後設立,而正是大連引以為傲的這開發區,讓大理背上了沉重的財務包袱。
政府負債1000多億,總體負債比率高達147%,位居全國第三,這期間大連的經濟基本上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極大地加重了財政負擔,政府財政赤字率增加,為經濟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這一發展規劃無疑是不符合社會和現實,對大連自身而言。2000到2010年這10年,大連沒有完全抓住利用外資完成自主發展轉換的機會。
這10年間,相對於止步不前的大連,位於南方的南京、杭州、深圳等南方城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步著。
華為、阿里等企業的崛起也證明了這一點。
北方的西安、鄭州等地同樣也進入了自身經濟發展的快車道,設立園區,吸納人才,招商引資,每一步都緊跟大潮。
而大連的兩次選擇都沒有做到"與歷史同向",一次次的失誤讓大連這座有著豐厚歷史底蘊,有著雄厚重工業基礎,有著豐富旅遊資源的城市。
從當年GDP穩居全國前十的城市,慢慢下跌。
此時,大連的轉型之戰正式宣告失敗。
而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看出,大連的發展缺乏連貫性的政策;
此外,戰略發展方向的不斷變換也讓其失去了原本的競爭優勢,「貪大求快,急於求成」的發展問題也展露無遺。
直到2013年,國家大概也不忍心看著這樣一座曾經的國際化都市面臨如此困境,便悄然出手。
2013年8月和訪問遼寧和大連時,要求遼寧沿海經濟帶突出a3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的驅動作用。
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並且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上要多向建設成果優秀的城市學習,在現代化智慧城市的建設當中要體現出數位化的重點成果,要體現出智造強省建設和做好轉型結構調整的重要問題。
而正是這次調整,讓大連明白了跟緊時代的步伐,結合自身的先天優勢的重要性,在2020年,大連對科學研究與實驗的投入比重大大增加,達到了2.85%。
相比於全國其他城市,遠遠高於平均水平,而且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此次研發經費絕大部分都來源於企業,大大降低的政府的財政壓力,截止2020年底,大連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超過了2500家。
此外,大連開始發揮其重要港口作用,著重發揮其毗鄰日韓的優勢,貫徹「深耕日韓」的發展理念,開通日韓國際航線7條,推動建設「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成功舉辦夏季達沃斯論壇、中日(大連)博覽會等重大活動,大連市成為全國與日韓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互通合作試點城市。
此外,針對國家所提出的「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大連率先開展了經貿合作示範區的城市建設,為未來的發展預先做好準備,此外,開通中歐,哈鷗等多條班列。
如果說十年前的大連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如今的大連更需要一些時間,讓全國乃至全世界見證蛻變。
看今朝,借東風之力掌舵再揚帆如今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城市發展過程中稍有不慎的判斷失誤,定然影響這座城市在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整個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失之毫釐,謬以千裡。
從孩童到成年,我們每一步的人生規劃都可能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走向,而城市也一樣,城市的發展更應該清楚地找到自身所處的位置。
才能夠更好地辨別發展的方向,於人如此,於城市更是如此。
以我們個體的發展來講,我們從小到大都在追尋自己到底適合什麼的自身定位,而等我們長大了才會恍然醒悟,優秀的人往往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清楚自身定位是件難事,可能城市也一樣在某個發展階段會陷入思維陷阱,但一定要找到自身所長,然後在自己的賽道裡穩步向前,下一個十年,說不定就是那匹黑馬。
每一座城市的發展都有其獨特的點,這片土地上的先民紮根此地,定然未曾料想到百年後的崢嶸。
但後來的人,還是要有敬畏之心,保持一座城市特有的靈魂,然後跟隨時代的浪潮,讓城市在不斷發展的經濟社會中,煥發出其自身的光芒,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
經歷了幾次經濟發展失誤的大連如今在尋找著更準確的方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經歷挫折的我們也會調整狀態,穩步向前,會去尋找自己下一個目標。
希望有一天,大連也能在偉大祖國的帶領下走出迷茫和無措,走向正確的前方。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作者:馬克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