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電視劇是在東山拍的嗎(電視劇谷文昌開播)
2023-07-22 02:36:35 2
電視劇《谷文昌》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
東南網漳州3月2日訊(本網記者 陳惠華 通訊員 林曉紅 湯志超 朱建華) 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漳州市委、市政府,東山縣委、縣政府等聯合攝製,中央電視臺、中國國家話劇院、博信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30集電視劇《谷文昌》,於昨晚(3月1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開播。東山縣幹部群眾紛紛在電視機前再看谷文昌、再憶谷文昌、再學谷文昌。
谷文昌的兒子谷豫東和家人在觀看電視劇《谷文昌》
得知電視劇要在央視開播,谷文昌的兒子谷豫東和家人激動地守在電視機前,翹首企盼。「對於該劇,我們全家都很期待。劇組拍攝的時候,我們知道,有去看過。這是對父親在東山工作時期一個比較全面的回顧。演員們都是一些老戲骨,能較好地展現當時的情況。等了很久,終於等到首播了。」谷豫東說道。
電視劇《谷文昌》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8-2022年百部重點電視劇,取材於「四有」幹部楷模谷文昌的真實事跡,以時任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對黨忠誠、心繫百姓、嚴於律己、廉潔奉公,讓「荒島」變「寶島」,為實現美麗東山的「夢想」為主線,歌頌了谷文昌同志「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堅定信仰、公僕情懷和擔當精神。著力刻畫了一位既具有堅定黨性又充滿溫暖人性的共產黨人崇高的人格魅力,是一部情系百姓、謳歌英雄、致敬新時代的精品力作。
朱財茂在觀看電視劇《谷文昌》
谷文昌身邊工作人員
想起了與老書記的點滴故事
曾是東山縣委通訊員的朱財茂看著熒幕上的谷書記,讓他回憶起了和谷書記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感慨萬千。「我們都是帶著一種很深厚的情感來重溫他的作風、他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一直等待著、期待著這部電視的播出。一看到谷文昌,我們就想起我們當時在一起工作的場景,他十分地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朱財茂老人深情地說。
當看到電視劇第一集講述了中國共產黨解放東山島,國民黨抓壯丁,讓東山島銅砵村成為了「寡婦村」,經歷過那個苦難時代的東山縣退休幹部、谷文昌精神研究人士孫用川深有感觸。「電視劇反映了當時的真實歷史,對此我們都歷歷在目。谷文昌老書記在東山帶領全縣人民建設發展社會事業,給東山老百姓帶來了福祉。」孫用川說道。
「劉佩琦演的谷文昌,身影真像。」林木喜看著電視劇再現當年穀文昌參加解放東山島英勇負傷等感人場景,不時用紙巾擦著眼裡的淚水。他曾在谷文昌身邊,擔任縣委組織部幹事。林木喜說,他要把老書記的好故事講下去,為傳承谷文昌精神多奉獻餘熱。
東山縣黨員幹部組織觀看電視劇《谷文昌》
基層一線 黨員幹部
再學谷文昌 投身防疫戰
「電視劇《谷文昌》著力刻畫了一位既具有堅定黨性又充滿溫暖人性的共產黨人,是一部情系百姓、謳歌英雄、致敬新時代的精品力作。縣委宣傳部將以此為契機,結合當前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等工作,進一步做好谷文昌精神的學習和宣傳工作。」 東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曾國清說道。
「電視劇再現了『四有』幹部楷模谷文昌的真實事跡,我們看了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弘揚谷文昌精神,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復工復產,把馬鑾村建設得更加文明富裕。」康美鎮馬鑾村黨支部書記林丁樅表示。
「我希望通過電視劇的上演讓更多的人知道谷文昌故事、學習谷文昌精神。作為谷文昌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我非常榮幸,我認為我們不僅是谷文昌故事的精彩講述者,更是谷文昌精神的傳播者、傳承者、踐行者。」東山縣谷文昌紀念館講解員劉博嫻表示。
東山縣人民群眾在觀看電視劇《谷文昌》
東山人民群眾
再看谷文昌 再憶谷公情
「我母親何賽玉今年已99歲,平時比較喜歡看潮劇,晚上一聽說首播電視劇《谷文昌》,她心情很高興,也跟著兒子、孫子、曾孫一家四代人一起看。」家住東山縣陳城鎮山口村年近七旬的陳進順說。山口村以前是聞名的「乞丐村」,後來是谷文昌帶領群眾造林植樹、興修水利,根治「沙虎」,才讓「乞丐村」變成「幸福村」。為了感恩谷文昌的功德,何賽玉每年清明節都要帶著全家人為谷書記掃墓。陳進順說,看完第一集電視劇,母親還在說,今年清明節一定要再去祭拜。
《谷文昌》在東山島取景拍攝時場景
電視劇《谷文昌》脫胎於話劇《谷文昌》,擁有非常強大的創作基礎。由吳子牛擔任藝術顧問,黃克敏執導,談銳、史建全、馮靜編劇,劉佩琦、劉晶晶、雷恪生、奚美娟、韓童生、程煜、劉威、張喜前、薛山等眾多資深實力派演員聯袂演繹,接下來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段8:00兩集連播。
據了解 ,為了重現當時的自然人文環境,增強電視劇的真實感,劇組兩赴東山縣創作採風、24次修改劇本,導演組12次赴東山體驗生活、取景拍攝。圍繞「治沙造林」「東山保衛戰」、變「敵偽家屬」為「兵災家屬」等耳熟能詳的故事生動展開創作,融入了谷文昌的東山情、百姓情、夫妻情、子女情等細膩表達,全劇以平凡生活和質樸的語言風格,塑造了一個接地氣、敢作為、得民心的人民公僕形象,對進一步講好谷文昌故事、傳承谷文昌精神提供了優質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