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狀底座不倒路錐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0:33:21 1
專利名稱:碗狀底座不倒路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道路交通使用的路錐。
背景技術:
現有的道路交通使用的路錐通常為普通的中空筒體構成,在使用中容易被大風吹倒或撞倒,倒地後需要人工將其重新放置,帶來很多麻煩。若不及時將其重新歸位,可能帶來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尤其是在夜晚。
實用新型內容
傾斜翻轉時能夠自動復位為直立狀態,使用方便,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且易於搬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碗狀底座不倒路錐,包括空心的圓臺狀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圓臺狀殼體的下部貫穿套合有碗狀底座;所述的碗狀底座的底壁厚度大於碗狀底座的側壁厚度,使整個路錐的重心位於碗狀底座的側壁上緣以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圓臺狀殼體的底部貫穿套合有碗狀底座,且碗狀底座的底壁厚度大於碗狀底座的側壁厚度,使得整個路錐的重心位於碗狀底座的側壁上邊緣以下,從而整個路錐成為一種上輕下重的「不倒翁」結構。路錐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傾斜翻轉時能夠自動復位為直立狀態,無需人工扶正,使用極其方便。由於始終處於直立狀態,警示效果好,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減小了人們的生命與財產損失。並且由於整個路錐呈中空結構,便於多個路錐的重疊收納、存放,佔地空間小、方便運輸。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圖I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是一種碗狀底座不倒路錐,包括空心的圓臺狀殼體1,圓臺狀殼體I的下部貫穿套合有碗狀底座2 ;所述的碗狀底座2的底壁2A厚度大於碗狀底座2的側壁2B厚度,使整個路錐的重心位於碗狀底座2的側壁2B上緣以下。
權利要求1.一種碗狀底座不倒路錐,包括空心的圓臺狀殼體(I),其特徵在於所述圓臺狀殼體(1)的下部貫穿套合有碗狀底座(2);所述的碗狀底座(2)的底壁(2A)厚度大於碗狀底座 (2)的側壁(2B)厚度,使整個路錐的重心位於碗狀底座(2)的側壁(2B)上緣以下。
專利摘要一種碗狀底座不倒路錐,包括空心的圓臺狀殼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圓臺狀殼體(1)的下部貫穿套合有碗狀底座(2);所述的碗狀底座(2)的底壁(2A)厚度大於碗狀底座(2)的側壁(2B)厚度,使整個路錐的重心位於碗狀底座(2)的側壁(2B)上緣以下。該種路錐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傾斜翻轉時能夠自動復位為直立狀態,使用方便,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且易於搬運。
文檔編號E01F9/012GK202672058SQ20122037821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史曉明, 邱麗偉, 邱麗華 申請人:史曉明, 邱麗偉, 邱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