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5:50:21 1
專利名稱: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線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
背景技術:
天線單元選用印刷巴倫振子,具有良好的阻抗帶寬;但是,現有技術中,由於印刷巴倫 振子的扁平結構使得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在水平面方向圖的起伏較大,而且印刷電路板的 尺寸較大,不便於安裝、維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包括印刷電路板,在印 刷電路板平面中心位置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金屬反射條,金屬反射條與印刷電路板連接。
金屬反射條通過支撐杆與印刷電路板連接,或者金屬反射條底部通過連接板與印刷電路 板的底部連接。
金屬反射條可以是金屬絲,也可以是金屬帶。
金屬反射條的長度與印刷電路板上的印刷巴倫振子的有效區域長度相匹配。 印刷電路板上的印刷巴倫振子陣列沿印刷電路板縱向左右交錯排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印刷電路板的寬度可以減小1/3,全向天線在水平面方向 圖的起伏可以有效地控制在3dB以內(頻率帶寬40%)。
附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附圖2,印刷板橫置正面圖; 附圖3,印刷板橫置背面圖; 附圖4,印刷板橫置透視附圖中天線輻射體l、印刷巴倫振子2、接地層3、開路微帶線4、直線縫隙5、微帶 線6、金屬反射條8。
具體實施方式
現有技術中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它的天線輻射體l包括印刷巴倫振子2組成的 陣列、接地層3、微帶並聯饋電網絡;印刷巴倫振子2陣列印刷在印刷電路板兩面,通過過
孔相通並與接地層3相連,直線縫隙5將印刷巴倫振子2的兩臂分隔開來;接地層3印刷在 印刷電路板的一面金屬表層上;微帶並聯饋電網絡印刷在印刷電路板上與接地層3相對的一 面,微帶並聯饋電網絡為印刷巴倫振子陣列提供統一饋電和阻抗匹配(微帶並聯饋電網絡由 微帶線6和開路微帶線4組成)。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的區別之一在於在印刷電路板平面的中心位置的兩側,各設置 一個金屬反射條8,兩根金屬反射條8使得天線在該方向的輻射適當減小,因此,可以有效
地將全向天線在水平面方向圖的起伏控制在3dB以內(頻率帶寬40%)。
金屬反射條8可以採用金屬絲也可以採用金屬帶;金屬反射條8與天線的連接可以通
過在金屬反射條8上設置支撐杆,將金屬反射條8固定在印刷電路板上,或者,將金屬反射
條8底部和印刷電路板底部固定在同一連接板上。印刷電路板上的印刷巴倫振子2區域的縱
向長度,該長度與金屬反射條8長度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印刷巴倫振子2陣列在印刷電路板上的排
列方式,印刷巴倫振子'2陣列沿印刷電路板縱向左右交錯排列;在不改變天線電壓駐波比的
情況下,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印刷巴倫振子2排列方式,可以使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減小1/3,降
低了製造難度和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包括印刷電路板,其特徵在於在印刷電路板平面中心位置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金屬反射條(8),金屬反射條(8)與印刷電路板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其特徵在於金屬反射條(8)通過支撐杆與印刷電路板連接,或者金屬反射條(8)底部通過連接板與印刷電路 板的底部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其特徵在於金屬反射條(8)可以是金屬絲,也可以是金屬帶。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其特徵在於金屬反射條(8)的長度與印刷電路板上的印刷巴倫振子(2)的有效區域長度相匹配。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其特徵在於印刷電路板上的印刷巴倫振子(2)陣列沿印刷電路板縱向左右交錯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金屬反射條的印刷巴倫振子全向天線,包括印刷電路板,在印刷電路板平面中心位置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金屬反射條,金屬反射條與印刷電路板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印刷電路板的寬度可以減小1/3,全向天線在水平面方向圖的起伏可以有效地控制在3dB以內(頻率帶寬40%)。
文檔編號H01Q19/10GK201387938SQ200920127019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5日
發明者廖西斌, 宏 肖, 瑰 魏 申請人:重慶金美通信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