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就是一個人的格局(體現了一個人的格局)
2023-07-22 11:14:59 3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處世就會越沉默。
之前曾有一個朋友,他為人處事特別的大方,人緣也很好,身邊的很多朋友都特別的喜歡和他交流,因為每次和他交流都會讓人感覺特別的舒服。
當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談論一些八卦,但是他從來都是少言,做的最多的事情也就是微微一笑,我曾在私底下問到他,是不是不習慣這種交友氛圍。
但是他卻笑著回答說:「知人不評人,我們沒走過別人的路,所以好壞都不宜評論。」
聽到他這樣的一番話之後,我也是深有感觸,那時候我才明白,適時的沉默,也是一個人格局的體現。
《道德經》中說:「靜為躁君,重為輕根。輕則失根,躁則失君。」當一個人懂得適可而止的時候,才會明白成熟的真正含義。
適時的沉默,是高素質的體現。說出口的話,代表的是一種態度,不說出口的話,代表的是一種素質。
很多時候,面對別人的不理解,我們總想去爭辯和解釋,但是時間久了,我們會發現,那些我們曾經想奮力去爭辯的東西,到最後已經釋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會明白。
很多時候,我們不急著向別人解釋自己,更加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什麼,適時地沉默反而更加有力量。
因為別人不是你,你也不是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路,我們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別人也無法真正地了解我們,所以知人不評人,適當的沉默反而能體體現大格局。
只有那些見過世界的人呢,才能夠做到如此,因為他們知道,不爭不搶,不急不躁,有時候也是一種態度和精神。
適時的沉默有時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高素質的人無論走在哪裡,都能夠獲得別人的歡迎。
適時的沉默,是一種大格局的體現。正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能夠管住自己嘴巴的人,也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
很多人在說話的時候不懂思考,所以說出的話就很容易中傷別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你的一句無心之過,就有可能給別人造成巨大的傷害。
最近在和一位朋友聚餐的時候我們聊到了家庭,他說在之前,他是一個說話比較苛刻的人,所以無意間會傷害到很多人,她和丈夫結婚已經3年了。
在結婚後也不免有爭吵,記得有一次兩人因為真吵,我這個朋友說了一句:「你一個二婚的 哪一點配得上我。」
聽完這句話之後,但是他的丈夫並沒有繼續爭論,過了很久之後說了一句:「芳,你知道嗎?夫妻之間有些話是不能夠脫口而出的。」
她說,當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自己當時特別的後悔,當時她恨不得自己從未說過這樣的話。
但是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想要挽回也是難上加難,那次之後她的丈夫也是一言不發,她知道自己的言語給丈夫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所以從那次之後,她就再也沒有口無遮攔,因為她知道,自己的一時口快,會給別人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她的一番話也給我上了一課,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因為語言暴力,給別人造成的傷害並不在少數,那些因為因為言語而給別人造成的傷害。
即便是得到了別人的原諒,到最後傷口也依舊在,所以不管在任何時候,適當的沉默,更是一個人格局的體現。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時候適當的沉默並不代表冷漠。因為適當的沉默能夠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反省自己,當一個人安靜的時候,我們懂得從沉默中去學習,這也是一件好事。
太過於喧鬧的人生,有時候只是表面的繁華,內心的充實對於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保持平和,學會自己與自己和解,也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
沉默是一種智慧,有時候面對別人的不理解,我們並不需要去過多的解釋或者爭論,因為我們沒必要讓每個人都了解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我們也無需像每個人解釋我們的生活,生活之自己的,即便是你做得再完美,也依舊會有人挑剔你的不足,所以適當的沉默,專心做自己的事,反而會更加的有力量。
沉默是一種態度,更代表著一種對自我的堅持,有時候面對別人的誤會和不理解我們應該要相信,「謠言止於智者」無聲的回應反而更加能夠代表一個人的態度,願意相信你的人不必解釋,不願意相信你的人我們也無需解釋。
適時的沉默,反而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格局,只有這樣,才能夠擁有人生的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