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竅不通的典故內容(成語故事一竅不通)
2023-07-22 03:17:52 1
商朝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叫做紂王,紂王非常喜愛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樂,根本不管國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過得好不好!他還聽信妲己的話,殺了很多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
有一天,紂王的叔父比幹看不下去,就很生氣地勸紂王說:「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裡面,不可以亂殺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你應該振作起來,替國家和老百姓做點有用的事情呀!」妲己知道以後,心裡很不高興:「這個比幹真多管閒事呀,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來,我一定要好好教訓他!」
妲己就跑去對紂王說:「大王!如果比幹真的是一個忠臣的話,你為什麼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開,把他的心肝拿出來獻給您呢!」紂王聽了妲己的話後,說:「對喔!我可以叫比幹把心獻給我呀!妲己真是聰明呀!」紂王立刻下令賜比幹剖胸而死。
後來,這件事被記在《呂氏春秋》這本書中,原文是:「殺比幹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幹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幹,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幹不見殺也。」意思是說,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把比幹殺了!後來,人們就從這句話中引申出成語「一竅不通」。
——《呂氏春秋·過理》
【故事啟示】 紂王荒淫殘暴,沉迷酒色,妲己只顧個人玩樂享受,不懂江山社稷之重。見此情景,忠肝義膽的比幹,從國家利益和大局出發,直言相勸紂王改過自新。比幹的這一番忠心可歌可泣。然而,由於他不懂勸諫的委婉之術,終於落得個被剖腹掏心的悽慘下場。我們在無限感慨之餘,應當引以為鑑。在批評別人或給別人提出建議時,即便是好言相勸,也應該講究點說話的技巧,切忌直來直往,當面頂撞。唯有如此,方能實現規勸或交談的目的。
【成語釋義】比喻什麼都不懂。竅,古人把兩眼、兩個鼻孔、兩個耳朵和嘴巴稱為七竅。
【活用例句】對於繪畫藝術,我是~。
【近義】一無所知
【反義】無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