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健食品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7-21 23:28:21 3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食品及其製備方法,屬於保健食品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認為疲勞是機體超限而引起的功能降低並出現機體不適的狀態,主要表現為疲勞睏倦,可出現頭暈、健忘、睡眠質量下降等伴隨症狀。疲勞的產生與能源物質消耗、代謝產物堆積、內環境穩定性失調、自由基影響等因素關係密切。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加強,各種抗疲勞產品應運而生,其中中藥類產品以其天然、安全、無毒副作用等優勢,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蟲草膠囊、西洋參片等。因此,開發具有中醫特色的緩解體力疲勞的保健。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種保健食品及其製備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保健食品,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檸檬草粉10-20份、荷葉15-25份、淫羊藿18-28份、鐵皮石斛15-30份、乳酸亞鐵1-10份。優選地,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檸檬草粉15份、荷葉20份、淫羊藿25份、鐵皮石斛27份、乳酸亞鐵5份。本發明還提供保健食品的製備方法,將原料按照各自的重量配比混勻,按混合料與水的重量比1:3-5加入水,提取煎煮,保持微沸1-3小時,過濾;藥渣與水的重量比1∶1-3加入水,煎煮1-3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成膏,乾燥,即得該保健食品。優選地,將原料按照各自的重量配比混勻,按混合料與水的重量比1:4加入水,提取煎煮,保持微沸2小時,過濾;藥渣與水的重量比1∶2加入水,煎煮2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成膏,乾燥,即得該保健食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保健食品具有健胃助消化、調節機體免疫力、緩解疲勞的功效,無毒副作用,綠色安全。清熱解暑,益氣養陰,抗炎和調節機體免疫力的功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實施例1:一種保健食品,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檸檬草粉15份、荷葉20份、淫羊藿25份、鐵皮石斛27份、乳酸亞鐵5份。本實施例保健食品的製備方法:將原料按照各自的重量配比混勻,按混合料與水的重量比1:4加入水,提取煎煮,保持微沸2小時,過濾;藥渣與水的重量比1∶2加入水,煎煮2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成膏,乾燥,即得該保健食品。實施例2:一種保健食品,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檸檬草粉10份、荷葉25份、淫羊藿18份、鐵皮石斛30份、乳酸亞鐵1份。本實施例保健食品的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一種保健食品,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檸檬草粉20份、荷葉15份、淫羊藿28份、鐵皮石斛15份、乳酸亞鐵10份。本實施例保健食品的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4:一種保健食品,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檸檬草粉20份、荷葉15份、淫羊藿28份、鐵皮石斛15份、乳酸亞鐵10份。本實施例保健食品的製備方法:將原料按照各自的重量配比混勻,按混合料與水的重量比1:3加入水,提取煎煮,保持微沸3小時,過濾;藥渣與水的重量比1∶1加入水,煎煮3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成膏,乾燥,即得該保健食品。實施例5:一種保健食品,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檸檬草粉10份、荷葉25份、淫羊藿18份、鐵皮石斛30份、乳酸亞鐵1份。本實施例保健食品的製備方法:將原料按照各自的重量配比混勻,按混合料與水的重量比1:5加入水,提取煎煮,保持微沸1小時,過濾;藥渣與水的重量比1∶3加入水,煎煮13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成膏,乾燥,即得該保健食品。實驗例1:1、樣本:試驗品1-5為本發明1-5實施例的保健食品。對照品1:一種保健食品,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荷葉20份、淫羊藿25份、鐵皮石斛27份、乳酸亞鐵5份。對照品2:一種保健食品,原料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各組分:檸檬草粉5份、荷葉20份、淫羊藿25份、鐵皮石斛27份、乳酸亞鐵5份。對照品3:cn201410388042.7的實施例1。2、試驗方法:選擇160名自願者,其中有男性、女性各80名,年齡範圍為30~79歲。普遍症狀是氣虛貧血,失眠多夢,精神萎頓,頭昏耳鳴,表現為易出汗,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掉發,臉色很黃。試驗方法:將這160名自願者隨機、平均分成8個試驗組,每個試驗組20人。每人每天食用樣本兩次,每次食用10g,連續食用2個月。判定標準:顯效:所述症狀基本消失;有效:所述症狀減輕,氣色改善;無效:所述症狀沒有任何變化。3、實驗結果見表一。表一、實驗結果樣本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試驗品12000100%試驗品21910100%試驗品31820100%試驗品4172195%試驗品5163195%對照品183955%對照品2721145%對照品3101955%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