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清明節的習俗
2023-07-21 19:51:23 2
在拉祜族社會裡,由於長期的遊獵生活,使他們不畏艱險,不畏強暴,同時又形成了團結互助、尊敬老人的道德風尚。他們對待真誠相處的人是那樣熱情。本期小編就帶你去拉祜族文化看看拉祜族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祭祀、娛樂節日。民間將與農曆三月三日重合的清明節稱為真清明。此種清明百年難遇。俗說此日夫妻並坐、食煮熟的大南瓜,定能生子,以「南瓜」諧「男娃」也。
杜甫《清明》詩:「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河千山萬山出。渡頭翠柳豔明眉,爭道朱蹄驕齧膝。」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描繪了當時清明時東京人們出郭掃墓踏青歸來的情景。清明時,還有射柳、拔河、蹴鞠、撲蝶、採百草、放風箏、鬥雞、蕩鞦韆等娛樂活動。
隋唐時還有贈畫蛋習俗,人們把蛋染成藍茜雜色,加以雕鏤,作為寒食節和清明節時互相饋贈的禮物。明清以來,民間尚有「吃清明團」、「送百蟲」、「水嬉」、祭祖、掃墓、植樹等風俗。
雲南拉祜族祭祖則在天井,祭時在地上插三顆白慄樹,前放三塊石頭,代表要祭祀的祖先。接著由巫師主持儀式,全家向祖先叩頭,每念道祖先名字,便敬酒獻飯。達斡爾人把清明節叫「寒稀」。是日,家家戶戶都要到莫昆或貝功墓地掃墓,設供焚香,叩頭行禮。山西《臨晉縣誌》記載則「清明是日,婦女不作生活,曰『青盲日』。」又稱為「鬼節」之一,因其節俗內容以祭祀事鬼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