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閱兵觀後感1500字
2023-07-29 15:19:58 1
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和平發展就是不可逆轉的世界大勢。70年的和平發展使我們這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世界人民絕不允許戰爭重來。「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對於像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首次在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閱兵,並且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閱,想不引起國際國內輿論的高度關注,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和平年代,但和平並不意味著天下太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在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局部戰爭和軍事衝突此起彼伏。
70年前,日本代表在東京灣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上正式籤署了投降書。70年後,我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緬懷抗戰老兵、反思侵略歷史、守望和平、展望未來。今天我們紀念抗戰,是為了明天不再有戰爭。以人類今天的科技水平,全面的戰爭足以摧毀全人類。和平不是一種必然,需要世界各國努力維護。這既是一種道義責任,也是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的現實需要。
九三大閱兵,不僅是為了展現軍事力量、喚醒民族鬥志、盡顯強國風採。崛起的中國正在提醒世界,正視歷史才能展望未來,正是由於中國人民的頑強抗日,才牽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主要兵力,大大消弱了它在其他戰場的進攻和防禦力量。忽略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既不利於二戰教訓的總結,也不利於二戰勝利成果的維護。
目前,在西方敘事話語中,中國對二戰勝利的作用和價值並未得到充分尊重和認可。此外,日本右冀勢力一再否認侵略歷史,罔顧歷史真相和人類良知,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埋下隱患。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在《中日聯合聲明》中表示,要對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重大損害的責任進行深刻地反省。然而近年來的現實卻是,日本多次竭力將「靖國神社」推向合理化。重溫過去的軍國主義,美化侵略和殖民主義,日本的種種做法與世界和平主題格格不入。中日關係不斷因參拜惡化,東亞以及全世界市民的反對和譴責也一浪高過一浪。
前幾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受邀參加北京九三大閱兵,日本高官居然表示,希望中國閱兵不要強調抗日。在紀念抗戰70周年的今天,銘記歷史,是為了向無數犧牲的抗戰老兵致敬。如果不是他們當年的英勇奮戰,我們將不可能看到今日勝利日閱兵的恢宏氣勢,也不可能感受到中國擺脫貧窮落後,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的自信。
國際國內,為和平而閱兵已成最大輿論共識。網際網路時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活躍和繁榮,讓此次閱兵成了網絡輿論環境的大檢閱。#指尖護衛大閱兵#、#我願接受祖國檢閱#等微博話題成為輿論熱點,當別有用心的人在網上惡意造謠「西方國家不閱兵」、趁機詆毀閱兵盛典的時候,「愛國是最大公約數」充分彰顯,多數網民不再陷於人云亦云、被輿論牽著鼻子走的囹圄,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傳播中被強化了。
抗戰閱兵是一種莊嚴的政治儀式,自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協同推進,讓此次閱兵走出了「凡主流價值觀支持的就要反對」的傳播困境。當人們自發在網絡空間表達愛國情感的時候,多元的聲音共同匯聚成民族最強音,一種新型的媒介景觀在國家政治慶典中形成了。後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從衰落走向振興的轉折點,今天我們如何對待歷史、紀念戰爭、緬懷英烈,恰是檢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面鏡子。當整齊的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走出的正是一個民族的強盛和復興!
更多20xx大閱兵觀後感推薦:
1.20xx中俄閱兵觀後感
2.20xx年9月3日大閱兵觀後感
3.9.3大閱兵預演視頻觀後感
4.大閱兵觀後感作文20xx
5.20xx年大閱兵觀後感800字
6.20xx大閱兵觀後感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