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生產方法
2023-07-29 21:28:26 3
專利名稱: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的生產方法,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膽囊疾病是人類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在急腹症中發病率佔第二位。膽道結石是膽石症治療中的一個難題,光靠外科手術還不能令人滿意。目前臨床上被應用於治療膽囊炎,膽結石的藥物,如「消炎利膽片」,「熊去氧膽酸」(國外醫學參考資料),不僅用藥周期長,療效不顯著,而且價格較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填補現有技術中空白,提供一種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生產方法,該方法是將總膽汁酸、陳皮、鬱金沸水提取液濃縮製得的乾粉,山楂沸水提取液濃縮製得的乾粉和十八缺沸水提取液濃縮所得的乾粉,按如下重量比總膽汁酸∶陳皮∶鬱金∶山楂∶十八缺=1∶0.5-1.5∶0.1-2∶0.5-3∶0.4-2.5,以任意次序方式混勻,滅菌,該方法也可以是十八缺和山楂一起經沸水提取濃縮製得的乾粉,再與上述其它三味藥的乾粉混勻,滅菌。其中總膽汁酸含量為10-40%(W/W)最好為15-25%(W/W)。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中所述的總膽汁酸,是用動物膽汁經過濾,濾液用氫氧化鈉水溶液調至鹼性,加熱水解1-5小時後再過濾,濾液用鹽酸酸化至產生沉澱,沉澱物用水洗至中性,經乾燥,粉碎即為總膽汁酸,本發明所用的動物膽汁最好是新鮮的豬膽汁。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中所述的山楂、鬱金和十八缺製藥的方法是將山楂、鬱金和十八缺洗淨加工切碎,分別或合併用水煎煮提取二次,煎煮時間第一次1-2小時,第二次0.5-1.5小時,然後合併提取液、過濾、將清液濃縮、乾燥、粉碎成細粉狀。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中,所用的十八缺是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LOMGITUBA「NAKAI」KUPR)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中所述的陳皮用水洗淨、烘乾、粉碎成細粉狀。
本發明的含有前述五味藥的中藥的製劑生產工藝可以在混勻滅菌後裝入膠囊中製成交囊劑;也可以經壓片、外包糖衣製成糖衣片劑。
用本發明的方法生產的含有總膽汁酸、十八缺、鬱金、山楂、陳皮的中藥為褐色粉末,氣微香,味辛苦。具有消炎、止痛、清熱、利膽消石降血脂等功能。可以用於急慢性膽道感染,膽囊炎、膽結石等症。經臨床試用表明,總有效率達95.41%,溶石率為40-50%。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用下述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總膽汁酸的製備取100克新鮮豬膽汁,用雙層紗布過濾,濾液用5-8MnaOH調至鹼性,加熱水解2小時過濾,濾液用HCI酸化,產生大量乳黃黃色沉澱物,將沉澱物用水洗至中性,瀝乾,60真空乾燥,粉碎成粉,得6-7克總膽汁酸。
中藥的製備取20克鬱金,40克十八缺,60克山楂,分別洗淨切片,各置煎煮鍋中,水過料面,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時取汁,第二次煎煮1小時取汁,過濾,靜置一天,吸取上清液,經減壓濃縮、真空乾燥粉碎成細粉。將上述鬱金、十八缺、山楂的藥物與例一製得總膽汁酸和6克陳皮粉充分混勻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總膽汁酸,陳皮粉,鬱金的,山楂的和十八缺的水煎濃縮乾燥提取物按重量比為1∶(0.5-1.5)∶(0.1-2)∶(0.5-3)∶(0.4-2.5)的比例混勻。
2.根據權利1所述的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生產方法,其中十八缺、山楂可以分別用沸水提取、濃縮製備,也可以合在一起用沸水提取、濃縮製備。
3.根據權利1所述的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生產方法,其中所述色總膽汁酸是用動物膽汁經過濾、濾液用氫氧化鈉水溶液調至鹼性,加熱水解1-5小時後過濾,濾液用鹽酸酸化至產生沉澱,沉澱物經水洗至中性,再乾燥、粉碎。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本發明治療膽囊疾病的中藥生產方法。該方法是將總膽汁酸、陳皮、鬱金沸水提取液濃縮製得的乾粉,山楂沸水提取液濃縮製得的乾粉和十八缺沸水提取液濃縮所得的乾粉,按如下重量比總膽汁酸∶陳皮∶鬱金∶山楂∶十八缺=1∶0.5-1.5∶0.1-2∶0.5-3∶0.4-2.5,以任意次序方式混勻,滅菌。可以用於急慢性膽道感染,膽囊炎、膽結石等症。經臨床試用表明,總有效率達95.41%,溶石率為40-50%。
文檔編號A61P1/16GK1615912SQ200310106979
公開日2005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1日
發明者李娜 申請人: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