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2023-07-29 21:07:06 2

本發明涉及糧食儲存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糧食貯藏時,溫度、溼度超標會出現發熱、黴變等情況。傳統的方法是用於溼度表、毛髮溼度表、雙金屬式測量計和溼度試紙等測試器材,通過人工進行檢測,對不符合溫度和溼度要求的庫房進行通風、去溼和降溫等工作,這樣人工管理倉庫的方法,由於糧食倉庫佔地面積廣、規模大,倉房數量多、容量大,人工檢測難以保證及時、準確掌握存儲過程中各項監測指標的變化情況,費時費力,不夠智能,因而不能在糧堆溫度、倉內溫溼度偏離控制時進行及時地智能調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通過糧情檢測單元、智能通風單元以及糧情監控報警單元,解決現有儲糧系統不夠智能的問題,在糧堆溫度、倉內溫溼度偏離安全儲糧範圍時,進行及時地智能調控,減輕倉管員的勞動強度。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內環流低溫儲糧方法,以實現倉內全年平均溫度保持在15℃以下,在夏季高溫季節平均糧溫在15~17℃之間,並有效防止結露,達到低溫、準低溫儲糧的要求,且達到低能耗、低成本、低人力、物力和環保儲糧的要求。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包括:
糧倉,其一面牆的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通風口,與該面牆相對的另一面牆上設置有電動窗,所述通風口處設置有電動閥,一個通風口與一根保溫管的底部連通,保溫管的頂部設置有彎折部,所述彎折部伸入糧倉內,並位於糧食的上方,糧倉的地面上設置有通風地籠,所述通風地籠與所述至少一個通風口連通;
通風設備,其包括至少一個離心風機、至少一個環流風機和至少一個空調,一個通風口對應一個離心風機和一個環流風機,通風口與離心風機的出風口連通,環流風機設置在保溫管的頂部,空調設置在糧倉內部糧面的上部;
糧情檢測單元,其包括多個設於糧堆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和一個設於糧堆上方的倉內溫溼度傳感器,所述糧情檢測單元將糧堆溫度和倉內溫溼度數據輸出;
智能通風單元,其包括通過糧情分機接收糧堆溫度與倉內溫溼度數據的第一伺服器,以及與通風設備和電動閥均連接的智能控制櫃,所述第一伺服器與倉外的小型氣象站通訊連接,並接收小型氣象站的實時溫溼度,所述第一伺服器將獲取的小型氣象站的實時溫溼度與糧堆溫度和倉內溫溼度進行比較,並通過智能控制櫃控制糧倉內的通風設備的運轉和電動閥的開閉。
優選的是,所述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中,所述第一伺服器還預設有不同糧食品種的糧堆溫度報警範圍閾值,若未落入該報警範圍閾值,則輸出報警指令;
所述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還包括:
糧情監控報警單元,其包括與第一伺服器通訊連接的顯示器和報警器,所述顯示器展示糧堆溫度、倉內溫溼度以及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溫溼度,並通過三維模型展示糧倉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倉內溫溼度傳感器的分布,以及通風設備的運轉;所述報警器接收所述報警指令,並發出報警信息。
優選的是,所述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中,還包括:
pc端,其與所述第一伺服器通訊連接,以設置智能通風的參數以及報警範圍閾值;
移動客戶端,其與所述報警器通訊連接,以接收報警信息。
優選的是,所述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中,還包括:
語音播報器,其與所述第一伺服器通訊連接,通過調用預存的語音包或者文字轉換語音接口進行語音播報。
優選的是,所述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中,所述三維模型採用b/s體系結構實現實時採集,使用webgl技術將3d糧倉模型與web瀏覽器結合,展示整個三維糧倉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倉內溫溼度傳感器的分布,以及通風設備的運轉。
優選的是,所述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中,多個糧堆溫度傳感器具體設置為:
糧堆溫度傳感器埋於糧堆中,按照水平方向行距3.7~5.0m、列距4.5~5.0m,垂直方向間距0.8~2.0m設置糧堆溫度傳感器,糧堆中最外圍的糧堆溫度傳感器距糧堆上表面、倉底、倉壁的距離為0.3~1m。
優選的是,所述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中,所述第一伺服器還通過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溫溼度計算露點溫度;
所述智能控制櫃控制糧倉內的通風設備的運轉和電動閥的開閉具體包括:
a、外界冷空氣製冷:
開始條件為倉內溫溼度傳感器測得的溼度大於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溼度、糧堆中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第一伺服器計算得到的露點溫度,且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溫度低於糧堆中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6~8℃;
結束條件為糧溫下降到安全儲糧溫度範圍;
以開始條件對應電動閥、電動窗和離心風機的開啟,以結束條件對應離心風機、電動窗和電動閥的關閉電動閥;
b、內環流製冷:
開始條件為糧堆表層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糧堆底層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2℃,同時外界溫度大於等於20℃;
結束條件為糧堆溫度梯度小於1℃/m;
以開始條件對應環流風機的開啟,電動閥和電動窗的關閉,以結束條件對應環流風機的關閉;
c、空調製冷:
開始條件為倉內溫溼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值大於低溫儲糧安全值;
結束條件為倉內溫度處於低溫儲糧安全範圍以內;
以開始條件對應空調和環流風機的開啟,以結束條件對應空調和環流風機的關閉。
優選的是,所述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中,所述空調的氣流方向水平。
一種內環流低溫儲糧方法,包括:
a、12月中旬~次年1月,當倉內溫溼度傳感器測得的溼度大於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溼度、糧堆中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第一伺服器計算得到的露點溫度,且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溫度低於糧堆中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6~8℃時,開啟各個電動閥、電動窗和離心風機,使離心風機將冷空氣通過通風地籠輸送至糧倉內,冷空氣穿過整個糧堆後通過電動窗出去,糧溫下降到安全儲糧溫度範圍後,關閉各個電動閥、電動窗和離心風機;
b、次年春季,關閉所有門窗和電動閥,使糧倉處於密閉狀態,並對糧倉進行隔熱;
c、次年夏季,當糧堆表層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糧堆底層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2℃,同時外界溫度大於等於20℃時,開啟環流風機,關閉電動閥和電動窗,環流風機將糧食底部的冷空氣抽上來,上部空氣自動下壓,透過糧堆,形成內環流,使得整個糧倉內的糧溫達到平衡,當糧堆溫度梯度小於1℃/m時,關閉環流風機;當倉內溫溼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值大於低溫儲糧安全值時,開啟空調,同時開啟環流風機,環流風機抽出糧食底部的空氣,糧倉內上部壓強高於底部,冷空氣自動下壓,透過糧堆,形成內環流,倉內溫度處於低溫儲糧安全範圍後,關閉空調和環流風機;
d、次年秋季,晴天時,每天17~21時,翻動糧面,同時開啟門窗。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發明的糧情檢測單元包括多個設於糧堆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和一個設於倉內糧堆上方的倉內溫溼度傳感器,其能有效監測糧堆內各個採集點位置的溫度,避免糧堆溫度監測不準確的情況發生。糧食在進入糧庫前控制溼度在較低範圍,可以省去在糧堆中安裝溼度傳感器,而一個設於倉內糧堆上方的倉內溫溼度傳感器就能監測到倉內溫溼度,因此能有效節約成本。
第二、本發明通過第一伺服器將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溫溼度與糧堆溫度和倉內溫溼度進行比較,通過智能控制櫃控制通風設備的運轉和電動閥的開閉,包括外界冷空氣製冷、內環流製冷和空調製冷等多種通風模式,由此能夠在糧堆溫度和倉內溫溼度偏離安全儲糧範圍時,進行及時地自動調控,且在冬季採用外界乾冷空氣製冷,充分利用了外界冷源,節省了通風設備的電能消耗,大大降低了倉庫使用成本。
第三、本發明的第一伺服器還預設有不同糧食品種的糧堆溫度報警範圍閾值,若監測到的糧堆溫度未落入該報警範圍閾值則輸出報警指令,然後由報警器接收所述報警指令,並發出報警信息給移動客戶端以通知相關人員核查並處理報警信息,防止出現由於設備故障無法智能降溫通風而造成的損失。
第四、本發明的糧情監控報警單元中的顯示器能展示糧堆溫度、倉內溫溼度以及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溫溼度,並通過三維模型中的b/s體系結構,使用webgl技術將3d糧倉模型與web瀏覽器結合,展示整個三維糧倉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倉內溫溼度傳感器的分布以及通風設備的運轉,一方面使用、安裝和升級方便,只需要在伺服器端進行相應的部署、發布和更新;另一方面在整個三維倉庫及其設施運行狀態的展示方面擁有其他組態和控制軟體不擁有的優勢,可以以3d拖拽的形式真實直觀地展示倉房模型,展示效果更加直觀。
第五、本發明的語音播報器將倉內存放糧食的品種和溫溼度組合成語音播報內容,通過調用系統自帶語音包或者調用文字轉換語音接口,將播報內容以語音朗讀的形式播放出來,能有效減少不同工作人員發音不標準、誤讀等問題。
第六、本發明利用外界乾冷空氣持續降低糧堆內部的溫度,並結合外部設備降低糧堆內部的溫度,使倉內糧食儲藏整體溫度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狀態,自然低溫糧倉及其儲糧方法可以改善糧堆內的生態環境,延緩害蟲有效積溫的時間,減少和避免蟲害、結露、發熱、黴變的發生機率,避免因使用化學藥劑進行燻蒸及防護所引發的化學藥劑殘留等汙染對人身體健康帶來的潛在危害,逐步實現綠色儲糧。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徵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糧倉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電動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並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並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包括:
糧倉100,其一面牆的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通風口101,與該面牆相對的另一面牆上設置有電動窗105,所述通風口101處設置有電動閥104,一個通風口101與一根保溫管102的底部連通,保溫管102的頂部設置有彎折部,所述彎折部伸入糧倉100內,並位於糧食的上方,糧倉100的地面上設置有通風地籠103,所述通風地籠103與所述至少一個通風口101連通;
通風設備,其包括至少一個離心風機110、至少一個環流風機120和至少一個空調130,一個通風口101對應一個離心風機110和一個環流風機120,通風口101與離心風機110的出風口連通,環流風機120設置在保溫管102的頂部,空調130設置在糧倉100內部糧面的上部;
糧情檢測單元,其包括多個設於糧堆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140和一個設於糧堆上方的倉內溫溼度傳感器150,所述糧情檢測單元將糧堆溫度和倉內溫溼度數據輸出;
智能通風單元,其包括通過糧情分機190接收糧堆溫度與倉內溫溼度數據的第一伺服器160,以及與通風設備和電動閥104均連接的智能控制櫃170,即智能控制櫃170與空調130、離心風機110、電動窗105、環流風機120和電動閥104均連接,所述第一伺服器160與倉外的小型氣象站180通訊連接,並接收小型氣象站180的實時溫溼度,所述第一伺服器160將獲取的小型氣象站180的實時溫溼度與糧堆溫度和倉內溫溼度進行比較,並通過智能控制櫃170控制糧倉100內的通風設備的運轉和電動閥104的開閉。
本方案提供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在使用時,糧情檢測單元將糧堆溫度和倉內溫溼度數據輸出,第一伺服器160通過糧情分機190接收糧情檢測單元輸出的糧堆溫度與倉內溫溼度,同時獲取小型氣象站180的實時溫溼度,並將小型氣象站180獲取的實時溫溼度與糧堆溫度和倉內溫溼度進行比較,然後控制通風設備的運轉和電動閥104的開閉。
在另一組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伺服器160還預設有不同糧食品種的糧堆溫度報警範圍閾值,若未落入該報警範圍閾值,則輸出報警指令;
所述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還包括:
糧情監控報警單元,其包括與第一伺服器160通訊連接的顯示器200和報警器210,所述顯示器200展示糧堆溫度、倉內溫溼度以及小型氣象站180獲取的實時溫溼度,並通過三維模型展示糧倉100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140、倉內溫溼度傳感器150的分布,以及通風設備的運轉;所述報警器210接收所述報警指令,並發出報警信息。
本方案提供的內環流低溫儲糧系統,在使用時,因顯示器200與第一伺服器160通訊連接,顯示器200能展示糧堆溫度、倉內溫溼度以及小型氣象站180獲取的實時溫溼度,並通過三維模型展示糧倉100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140、倉內溫溼度傳感器150的分布以及通風設備的運轉;第一伺服器160還預設有不同糧食品種的糧堆溫度報警範圍閾值,若未落入該報警範圍閾值則輸出報警指令;報警器210接收所述報警指令,並發出報警信息。
在另一組技術方案中,還包括:
pc端220,其與所述第一伺服器160通訊連接,以設置智能通風的參數以及報警範圍閾值;
移動客戶端230,其與所述報警器210通訊連接,以接收報警信息,並通知相關人員核查並處理報警信息,防止出現由於系統故障無法智能降溫而造成的損失。
在另一組技術方案中,還包括:
語音播報器240,其與所述第一伺服器160通訊連接,通過調用預存的語音包或者文字轉換語音接口進行語音播報,這樣能有效減少不同工作人員發音不標準、誤讀等問題。
在另一組技術方案中,所述三維模型採用b/s體系結構實現實時採集,使用webgl技術將3d糧倉100模型與web瀏覽器結合,展示整個三維糧倉100內的糧堆溫度傳感器140、倉內溫溼度傳感器150的分布,以及通風設備的運轉情況,該技術擁有其他組態和控制軟體不擁有的優勢,可以以3d拖拽的形式真實直觀地展示倉房模型,展示效果更加直觀。
在另一組技術方案中,多個糧堆溫度傳感器140具體設置為:
糧堆溫度傳感器140埋於糧堆中,按照水平方向行距3.7~5.0m、列距4.5~5.0m,垂直方向間距0.8~2.0m設置糧堆溫度傳感器140,糧堆中最外圍的糧堆溫度傳感器140距糧堆上表面、倉底、倉壁的距離為0.3~1m,這樣能有效監測糧堆內各個採集點位置的溫度,避免糧堆溫度監測不準確的情況發生。
在另一組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伺服器160還通過從小型氣象站180獲取的實時溫溼度計算露點溫度,空氣露點溫度由第一伺服器160根據小型氣象站180獲取的溫度和溼度通過露點公式計算得到;
所述智能控制櫃170控制糧倉100內的通風設備的運轉和電動閥104的開閉具體包括:
a、外界冷空氣製冷:
開始條件為倉內溫溼度傳感器150測得的溼度大於小型氣象站180獲取的實時溼度、糧堆中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140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第一伺服器160計算得到的露點溫度,且小型氣象站180獲取的實時溫度低於糧堆中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140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6~8℃;
結束條件為糧溫下降到安全儲糧溫度範圍;
以開始條件對應電動閥104、電動窗105和離心風機110的開啟,以結束條件對應離心風機110、電動窗105和電動閥104的關閉;
具體操作為:開啟各個通風口101處的電動閥104,另一面牆上的電動窗105,離心風機110將冷空氣通過通風地籠103輸送至糧倉100內,冷空氣穿過整個糧堆後通過電動窗105出去,糧溫下降到安全儲糧溫度範圍後,關閉所有離心風機110、電動窗105和通風口101處的電動閥104。該模式一般在冬季使用。
b、內環流製冷:
開始條件為糧堆表層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140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糧堆底層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140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2℃,同時外界溫度大於等於20℃;
結束條件為糧堆溫度梯度小於1℃/m;
以開始條件對應環流風機120的開啟,電動閥104和電動窗105的關閉,以結束條件對應環流風機120的關閉;
具體操作為:外界冷空氣製冷模式結束後,糧倉100內處於密閉環境,此時開啟環流風機120,將糧食底部的冷空氣抽上來,上部空氣自動下壓,透過糧堆,使得整個糧倉100內的糧溫達到平衡,當糧堆溫度梯度小於1℃/m時,關閉環流風機120。該模式一般在春夏季使用。
c、空調130製冷:
開始條件為倉內溫溼度傳感器150測得的溫度值大於低溫儲糧安全值;
結束條件為倉內溫度處於低溫儲糧安全範圍以內;
以開始條件對應空調130和環流風機120的開啟,以結束條件對應空調130和環流風機120的關閉;
具體操作為:當糧倉100內的溫度大於低溫儲糧安全值時,開啟空調130,同時開啟環流風機120,抽出底部的空氣,糧倉100內上部壓強高於底部,冷空氣會自動下壓,透過糧堆,實現降溫的目的,並形成內環流,當糧倉100內溫度處於低溫儲糧安全範圍以內時,關閉空調130和環流風機120。該模式一般在夏季使用。
在另一組技術方案中,所述空調130的氣流方向水平,這樣能快速降低糧倉100內位於糧堆上方的空氣的溫度,在環流風機120的作用下,抽出底部的空氣,糧倉100內上部壓強高於底部,冷空氣會自動下壓,透過糧堆,實現降溫的目的,並形成內環流。
上述三種模式,在一種模式結束後,自動判斷是否切換模式。
一種內環流低溫儲糧方法,包括:
a、12月中旬~次年1月,當倉內溫溼度傳感器測得的溼度大於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溼度、糧堆中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第一伺服器計算得到的露點溫度,且小型氣象站獲取的實時溫度低於糧堆中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6~8℃時,開啟各個電動閥、電動窗和離心風機,使離心風機將冷空氣通過通風地籠輸送至糧倉內,冷空氣穿過整個糧堆後通過電動窗出去,糧溫下降到安全儲糧溫度範圍後,關閉各個電動閥、電動窗和離心風機;
b、次年春季,關閉所有門窗和電動閥,使糧倉處於密閉狀態,並對糧倉進行隔熱;
c、次年夏季,當糧堆表層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高於糧堆底層所有糧堆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的平均值2℃,同時外界溫度大於等於20℃時,開啟環流風機,環流風機將糧食底部的冷空氣抽上來,上部空氣自動下壓,透過糧堆,形成內環流,使得整個糧倉內的糧溫達到平衡,當糧堆溫度梯度小於1℃/m時,關閉環流風機;當倉內溫溼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值大於低溫儲糧安全值時,開啟空調,同時開啟環流風機,環流風機抽出糧食底部的空氣,糧倉內上部壓強高於底部,冷空氣自動下壓,透過糧堆,形成內環流,倉內溫度處於低溫儲糧安全範圍後,關閉空調和環流風機;
d、次年秋季,晴天時,每天17~21時,翻動糧面,同時開啟門窗。
自然低溫儲糧主要內容包括利用自然冷源降溫和維護倉內糧溫的低溫儲藏技術,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分階段的開啟所有門窗和通風口,進行自然低溫儲糧,自然低溫儲糧的具體原理和過程如下:
1、冬季抓低溫做好基礎;
充分利用冬季氣溫低的特點,從每年的12月中旬開始,在外界氣溫明顯降低時,採用開啟所有門窗、通風口,以及離心風機進行自然通風的方式降低糧堆溫度。冬季利用自然冷源降溫的具體方法為:首先打開所有門窗和糧倉底部的通風口,開啟離心風機,使冷空氣從糧倉底部的通風口自下而上形成冷空氣環流,根據氣溫、糧溫的實際變化情況,晴天,分2~3個階段進行多次自然通風,並結合降低溫差,均衡糧溫的這一目的,對個別降溫效果不明顯的部位使用單管通風進行降溫處理,最終達到降低全倉糧溫的目的。在次年1月結束自然低溫通風,使全倉平均糧溫降低到15℃以下。由於在通風過程中主要以乾冷空氣的自然低溫通風為主,充分利用了外界冷源,有效節約了通風設備的電能消耗,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2、春季密閉鞏固低溫儲糧效果;
為了鞏固冬季自然低溫創造的低溫儲糧環境,防止倉溫、糧溫隨春季氣溫回升而增長過快,因而需要重點做好對通風口和門窗的密閉工作,在氣溫回升之前,應緊閉所有門窗和通風口,並做好隔熱工作,使糧倉內溫度保持在低溫狀態。
3、夏季自然通風保持低溫儲糧成果;
在儲糧過程中,對比倉內夏季的變化情況發現,冬季低溫儲藏後的糧堆在中、下層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核心區域,溫度變化幅度較小。糧堆溫度變化的敏感部位是距離糧面以下30~50cm的表層,並受倉溫直接影響,所以在夏季高溫季節實現低溫或者準低溫儲糧的關鍵是有效控制倉溫、從而有效控制糧溫。夏季實現低溫儲糧的具體方法為:關閉所有門窗,打開通風口,開啟環流風機,將糧食底部的冷空氣抽上來,上部空氣自動下壓,透過糧堆,以此形成內環流,使得整個糧倉內的糧溫達到平衡。當倉內溫度大於低溫儲糧安全值時,開啟空調,通過環流風機抽出底部的空氣,糧倉內上部壓強高於底部,冷空氣會自動下壓,透過糧堆,以此形成內環流,實現降溫的目的。
4、秋季防結露,完善低溫儲糧成果;
由於秋季外界氣溫變化大,為防止因氣溫下降過快而造成結露,需要庫內人員及時翻動糧面,同時開啟門窗通風散氣,減小溫差防止結露。秋季通風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每日的17~21時,通風期間每隔2h檢查一次外溫、外溼和倉溫、倉溼,防止因通風不善造成新的結露。並在此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做好蟲害防治工作,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
自然低溫儲糧技術利用外界自然低溫,實現了倉內全年平均溫度保持在15℃以下,在夏季高溫季節平均糧溫在15~17℃之間,並有效防止結露,達到了低溫、準低溫儲糧的要求,最終達到了低能耗、低成本、低人力、物力和環保儲糧的要求。整個儲糧過程中,糧食水分變化很小,這樣保持了糧食的品質。
儘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