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3篇
2023-07-29 01:38:13 3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下面是開學第一課20xx的觀後感3篇,請參考!
【篇一開學第一課20xx的觀後感】
快樂的暑假生活結束了,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今天晚飯後我就早早地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中央電視臺帶給我們的20xx年《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父母教會我」,裡面講了孝、禮、愛、強,幾個故事,我看了以後很感動。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叔叔騎一輛摩託車帶著他年邁的爸爸到全國各地走走看看,老爺爺很高興。等我長大了也要像他一樣,帶著父母去沒去過的地方看看。還有就是秦勇叔叔和他的兒子大珍珠。我覺得秦勇叔叔太不容易了,他能放棄自己熱愛的演唱事業,專心照顧生病的兒子,也就是父母才能做到這一點。節目中我喜愛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也出現了。他倆給我們講了講「孝」和「愛」的意思和組成。還有好聽的歌曲《時間都去哪了》。
通過《開學第一課》我學到了很多。讓我知道「孝」從小事做起,尊敬師長,關愛長輩。「愛」父母教會我們在愛中長大,愛自己身邊的人,愛是相互的。「禮」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從小做起,禮是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強」少年強,中國強!遇到困難要堅持不放棄。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好好學習,鍛鍊好身體,學會保護自己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愛。
【篇二開學第一課20xx的觀後感】
今天晚上我看了20xx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我的夢—中國夢」,節目分為「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中國夢」四個篇章,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武術高手李連杰、電影明星成龍,一批少年英雄登臺亮相。用我們同學喜聞樂見的形式,告訴我們同學,將同學們的理想與祖國緊密結合起來!
這開學第一課為什麼要選擇夢想作為主題呢?因為我們意識到了祖國要發達進步,我們的生活要更加幸福,必須要有夢想。我們同學的夢想聚集起來,就是明天的中國夢想。我的夢想是造一臺機器,能準確的測出地震、海嘯、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讓人們能夠順利躲過,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我們同學從小就要有夢想,並一直堅持夢想,最後實現夢想!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我的夢是中國夢,中國夢是我的夢。
【篇三開學第一課20xx的觀後感】
收看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感想頗多,講授應急避險知識的《開學第一課》由於採用「全明星教學」的形式,吸引了絕大多數孩子的眼球,就連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群星演繹潛能的挖掘、堅持的希望、團隊的力量
「潛能」: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潛能需要激發,人在危險時第一反應就是潛能支配肢體行為,同時潛能很易被習慣掩蓋,就會失去生命的機會,相反也會贏得生命的機會!
「堅持」:每個人都知道「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道理,堅持就可以創造生命奇蹟,就像在這次地震中堅持活下來的人就會有新的人生。面對人生就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團隊」:團隊精神的形成並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是一種真正的內心動力。面對災難,團隊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生命」:快樂是一種心理感受。快樂是健康的金鑰匙,人處世間,理應追求快樂。懂得快樂、善於快樂實在是一種智慧。正如在這次災難中的倖存者更要笑對新的人生。
「人生活在自然中,難免會受到自然的傷害。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責任讓孩子了解應對自然災害的知識。開學第一課,知識守護生命。」著名歌唱家彭麗媛率先登場。隨後,三個小節依次展開:潛能、堅持和團隊,最後由詩朗誦《生命》結束。
《開學第一課》喚起深層的生命意識,這種授課形式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用這種活潑的形式給孩子們講安全知識,本身就是一種智慧。這樣『一節課』,讓老師和家長都更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也能喚起孩子深層的生命意識。但《開學第一課》以這樣一種生動的形式展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效果很好。「不止是學生,我自己也受益匪淺。」我們全家都在看這個節目。教孩子這些逃生知識很有必要,我們平時會跟孩子講注意安全,但不會想到講怎麼逃生。節目裡講的挖掘潛能等等,對孩子的生活學習都有教益。
2個小時的節目「有理念、有典型、有實踐、有創新。」體現出了四個「有」。名家明星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感染力,以這樣一種形式來開展教育,既形象、又直觀,還有公信力。一些看似簡單的遊戲,其實蘊含了大智慧。無論是奧運冠軍的拼搏,還是地震中小女孩的堅持,都緣於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一旦這種精神融入到全民族,融入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它所產生的力量將是驚人的。
[開學第一課20xx的觀後感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