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添加輔食的寶寶輔食怎麼安排(寶寶多大能吃輔食)
2023-07-29 01:00:47 3
給娃添加輔食不是簡單的事情,幾大原則要牢記。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從養娃開始,寶媽們紀要跟著娃操心很多事情,孩子的哺乳、睡覺、排洩等等方面,哪一樣忽視了都不行,而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面對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其中吃的問題幾乎是所有的家長最關心的,尤其是從添加輔食開始。關於輔食,很多家長都會有各種這樣的問題,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說輔食。
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比較合適?
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疑惑的問題,寶寶啥時候添加輔食為宜呢?
根據世衛組織(WHO)建議,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6個月齡引入輔食為最佳時間,部分發育較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在最早不能早過4個月,最晚不能超過8個月。
一般來說,都建議寶寶前6個月保持母乳餵養,即便不能純母乳餵養也要混合餵養或者人工餵養至少滿足6個月後,再給娃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遵循怎樣的原則?
1)優先食用含鐵輔食
澳大利亞兒科醫生建議,足月餵養6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時應優先引入鐵元素豐富的泥糊狀食物。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強化鐵類的穀物食物(比如米粉)」、「肉泥」、「魚肉泥」、「豆腐」等等。當然,也可能是這些食物,但是最初第一口輔食需要「富含鐵元素」則是必須的。
之後,可以漸漸試著引入蔬菜泥、果泥等食物。
2)一種一種逐漸嘗試
給娃餵輔食需要多次嘗試,有的輔食甚至孩子吃上10-15次才能算接受,因此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而且千萬不要一口氣給娃添加多種食物,等他接受了眼下輔食,再嘗試新的種類。
餵養這件事上,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3)隨著年齡豐富種類
6個月的寶寶添加糊狀輔食,7-9個月的寶寶就不能只吃糊狀食物了,需要嘗試一些粉末狀食物,比如碎菜、水果碎、魚末、肉末、豆製品等等。
之後等到10-12個月寶寶,可以吃顆粒更大一些手指食物(寶寶可以用手抓著吃的食物),比如碎饅頭、軟飯、碎肉、小餛飩、兒童意面、水果塊等等。
周歲之後的娃在飲食上可以逐漸向成人過度了,並且爭取繼續保持母乳餵養,不能母乳餵養的也要保證娃的進奶量,確保營養充足。
添加輔食的時機不對會給娃造成哪些影響?
添加輔食的時機是很重要的,太早太晚都會有影響。足月6個月只是時間的上的建議,但每個娃發育情況不同,時間上前後也會出現差異,具體家長還要看娃的狀態。
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下表現,家長就可以給娃考慮添加輔食了。
對大人的食物很感興趣,經常會躍躍欲試;寶寶可以穩穩地維持坐著的姿勢;當家長給娃餵東西,舌挺反射消失了,可以吞咽食物。▼添加輔食太早的弊端
太早給娃添加輔食,比如4個月前,這時娃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體內分泌的物質也不充足,如果隨便給娃添加輔食很容易導致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添加輔食太晚的弊端
太晚添加輔食會導致娃營養不足,還可能會錯過添加輔食的「窗口期」,導致之後給娃添加輔食變得困難,以及引發餵養上的問題。嚴重還會因此導致貧血或者發育遲滯。
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暫緩給娃添加輔食,比如娃生病了。
寶寶啥時候能吃鹽?
《中國膳食居民指南》中建議,娃1歲之內不需要添加食鹽,1歲之後也儘量少吃鹽,保持清淡飲食。
有的家長還會擔心娃不吃鹽會不會沒有味道?其實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孩子對於原味食物的接受能力遠超我們想像。
過早的接受了食鹽反倒可能養成「重口味」的習慣,對身體的腎臟健康也十分不利。
至於老人常說的「不吃鹽孩子沒力氣」,其實是一種誤解,渾身乏力主要是因為「鈉元素」的缺乏造成的,食鹽的主要元素確實是「鈉」,但是「補鈉不代表需要吃鹽」。
在如今這個食物營養極大地豐富的時代,孩子從各種輔食中汲取的「鈉元素」完全足夠支撐孩子的健康發育,根本不需要額外吃鹽來補充。
還有的說不吃鹽就會「粗脖根」,這和上面是一個道理,粗脖根不是因為不吃鹽,而是因為缺「碘元素」,只要寶寶正常吃輔食,保證營養豐富,也能確保不缺「碘元素」,不用吃鹽。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本兒童輔食秘籍《輔食每周吃什麼》,作者是著名的兒科營養醫師、註冊營養師、數十萬寶媽信賴的兒童營養專家劉長偉。
並且這本書也是由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微博大V、婦產科醫生王玉玲以及知名兒童科普作家小土大橙子聯袂推薦的。
整本書從娃開始添加輔食開始,直到娃3周歲,都給出了詳細的輔食製作計劃,讓家長通過一本書就能搞定娃3歲前的所有輔食問題。堪稱是兒童輔食寶藏全書。
有需要的寶媽千萬別猶豫,一書在手,輔食無憂,趕緊戳連結下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