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鯨vs虎鯨誰厲害 龍王鯨vs虎鯨圖片
2023-07-29 14:24:08 2
龍王鯨是什麼?想必很多人不知道,龍王鯨是一種肉食類鯨,生存於3900萬至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身長18米,是大白鯊身長的4倍。那麼,龍王鯨和我們所知道的中的最大的虎鯨pk起來,誰最厲害?為大家來揭秘下龍王鯨vs虎鯨,看看誰最厲害。有圖有真相。
關於龍王鯨
龍王鯨最顯眼的特徵是身體非常細長,因為它們有前所未有細長的脊椎骨,所以被描繪成最細長的鯨魚。在與其他海洋哺乳類相比之下,龍王鯨被認為有不尋常的運動方式。大小相同的胸部、腰部、薦部與尾部脊椎骨意謂著龍王鯨是類似鰻魚般的方式來活動。甚至更古怪的是,古生物學者菲利浦·金格裡奇認為龍王鯨在一些情況下可能也會以水平的似鰻魚般的方式來移動,對於海洋哺乳類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尾部的骨骼顯示龍王鯨很可能擁有小型的尾鰭,不過可能只對垂直移動有幫助。大部分的復原圖顯示龍王鯨擁有一個小的,推測類似鬚鯨的背鰭,而其它的復原圖則顯示龍王鯨只有一個背部隆起。
龍王鯨的身體結構中最著名的可能是0.6公尺長的後肢,毫無疑問的它無法幫助移動。這個退化的後肢可能只是用來固定兩隻位置相異的龍王鯨。後肢類似蛇類用來引導交配的退化後肢,所以龍王鯨可能也是如此。
龍王鯨的脊椎骨是中空的,似乎也是充滿液體。這暗示了龍王鯨基本上只能在海洋表面進行水平面的移動,而其他的海洋哺乳類大部分都可以進行立體的活動。從瘦弱的軸向肌肉組織與粗的肢骨來判斷,龍王鯨被認為無法長時間持續的遊泳與潛水。龍王鯨也被認為沒有任何能力在陸地上移動。
龍王鯨的頭部沒有類似現代齒鯨的額隆(melon),腦部也是比較小的。龍王鯨被認為沒有現代鯨魚的社會能力,上述特徵可能導致這個結果。
龍王鯨曾經被認為擁有一些柔軟的殼,不過似乎是將海龜殼誤認的結果。有一些神秘動物學家相信龍王鯨或比較進化的同類仍然存活著,它們就是被人目擊到的大海蛇,然而龍王鯨的化石顯示它們在37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項說法。
龍王鯨是BBC的影集與野獸共舞中第2集的主角之一,影片中描述了龍王鯨的生命周期,包括交配與繁殖。在與野獸同行之後的影集海怪中,龍王鯨被描述成更具侵略性與地域性的生物。
很難想像它的祖先是一種個體很小、身體被毛、生活在樹上的哺乳動物。每年的這個時候,龍王鯨都聚集到古地中海北岸來交配。龍王鯨還保留著兩條很小的後腿。這兩條腿即不能走路,也不能遊泳,但可以在交配過程中把它們窄長的身體抱在一起。在後來的鯨類身體上,這兩條小腿完全消失了。
龍王鯨最顯眼的特徵是身體非常細長,因為它們有前所未有細長的脊椎骨,所以被描繪成最細長的鯨魚。在與其他海洋哺乳類相比之下,龍王鯨被認為有不尋常的運動方式。大小相同的胸部、腰部、薦部與尾部脊椎骨意謂著龍王鯨是類似鰻魚般的方式來活動。
關於虎鯨
虎鯨
虎鯨(學名:Orcinus orca)是一種大型齒鯨,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頭部略圓,具有不明顯的喙;背鰭高而直立,彎曲長達1米;身體黑、白兩色。兩翼骨遠隔開。顳窩大。下頜骨相對較短。在上、下頜每齒列有10~12枚圓錐形的齒。嘴巴細長,牙齒鋒利,性情兇猛,食肉動物,善於進攻獵物,是企鵝、海豹等動物的天敵。有時它們還襲擊其它鯨類,甚至是大白鯊,可稱得上是海上霸王。虎鯨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有一些群體組成的家族是動物界中最穩定的家族。虎鯨的一些複雜社會行為,捕獵技巧,和聲音交流,被認為是虎鯨擁有自己的文化的證據。分布於幾乎所有的海洋區域,從赤道到極地水域,以北美洲海域居多。水溫或深度沒有限制其範圍。分布延伸到許多封閉或半封閉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亞灣,墨西哥灣,紅海和波斯灣。
虎鯨體形很大,呈紡錘形,表面光滑,皮膚下面有一層很厚的脂肪用來保存身體的熱量。體長約為600~1000釐米,體重5000~000千克。身體上的顏色黑白分明,背部為漆黑色,只是在鰭的後面有一個馬鞍形的灰白色斑,兩眼的後面各有一塊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為雪白的顏色。頭部較圓,沒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頭頂的右側,有開關自如的活瓣,當浮到水面上時,就打開活瓣呼吸,噴出一片泡沫狀的氣霧,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氣就變成了一根水柱。前肢變為一對鰭,很發達,後肢退化消失。高聳於背部中央的強大的三角形背鰭,十分顯眼,雄獸的可達1.5米高,既是進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頜上共有40~50枚圓錐形的大牙齒,能把一隻海獅整個吞下。
龍王鯨vs虎鯨,誰最厲害?我想應該是虎鯨更勝一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