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脫硫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1:05:26 1
專利名稱:新型脫硫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除塵、分離技術,主要提出一種新型脫硫除塵器。
目前,用於環保工程的除塵器種類很多,常見的除塵器有以下幾種1、沉降式除塵器,其體積龐大,只對塵粒大於50μm的塵粉才有效果。2、旋風除塵器,其效率較低,易磨損。3、顆粒層除塵器,阻力大,能耗高,不適於含溼量大的氣體。4、濾袋式除塵器,其造價高,濾袋易損壞。5、水膜式除塵器,其體積龐大,除塵效率在90%左右。6、電除塵器,其造價高,操作維護要求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於提供除塵效率高,體積小,又能脫除煙氣中的SO2、NO2等有害氣體的新型脫硫除塵器。
本實用新型完成其發明任務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上方設置進風管,其過渡段呈90°向下彎曲,在進風管向下彎曲的管段上設置有進一步充分混合煙氣與霧化水流的喉管;在進氣管向下彎曲的管段與喉管之間裝有噴水裝置。
進風管下部設置有吸附室,內裝有多塊間隔相等的S形彎板;與吸附室並排設置有微細粉塵分離室,其內裝有多塊S形彎板,吸附室和微細粉塵分離室下部與儲水箱相通。
微細粉塵分離室上部設置脫溼器,其內裝有多塊Z形折板。
本實用新型的脫硫除塵器利用多種除塵原理設計而成,除具有除塵、脫硫脫氮等功效外還有結構緊湊、容易實施,適應性廣等特點,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
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其結構加以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中的A-A剖面視圖。
圖3為S形彎板的主視圖。
圖4為S形彎板的側視圖。
圖5是脫溼器內部擋水板的主視圖。
圖6是脫溼器內部擋水板側視圖。
如附圖所示主要包括有進風管1、噴水管2、喉管部分3、吸附室4、儲水箱5、微細粉塵分離室7、脫溼器8、出風管9。本實用新型的上方設置一個進風管1,其進口段大體上處於水平狀態,其過渡段呈90°向下彎曲,把煙氣水平引入,然後垂直向下,煙氣流經此管段時在重力、慣性力、離心力的作用下大顆粒粉塵從煙氣中分離,順著管壁跌落下來,在進風管1向下彎曲的管段與喉管部分3之間裝有內徑25mm的不鏽鋼管及八個不鏽鋼噴嘴組成的噴水裝置2,使噴出的2~4Kgf/cm2的壓力水霧化,喉管部分的喉口為長軸400mm,短軸150mm的橢圓。煙氣高速流動,使水進一步霧化,從而使煙氣中的微細粉塵溼潤,互相碰撞凝聚成較大顆粒的粉塵,很容易地從煙氣中分離出來。煙氣與水一起進入吸附室4,吸附室裡裝有5塊長600mm,寬800mm,厚5mm的S形彎板,每塊板之間間隔100mm,霧化的水在其表面形成多道水膜使粉塵被粘附捕集下來,煙氣向下垂直進入儲水箱5,儲水箱5上裝有直徑100mm的排汙水管6,汙水經此管不斷地排出除塵器外,流向沉澱池。煙氣經過儲水箱5後轉向180°後從新向上進入微細粉塵分離室7,微細粉塵分離室7其截面積比吸附室4大得多,裡面安裝有許多間隔200mm,長800mm,寬800mm,厚5mm的S形彎板,煙氣流經S形彎板時流速大大降低,煙氣裡的細小粉塵與水滴更進一步凝聚,在離心力與表面張力等力的作用下,細小粉塵與小水滴凝聚吸附在S形彎板上。隨著液滴增大,最後重力大於其附著力時順著S形板滑下進入儲水箱5裡。煙氣接著流經脫溼器8,脫溼器是長800mm、寬500mm、高500mm的方形箱,裡面裝有許多長800mm,厚5mm的Z形折板,煙氣流過時經碰撞、吸附等作用把煙氣中的小水滴、小粉塵進一步除去。煙氣經出風管9在引風機的作用下排向煙囪,進而排入大氣中。當需要脫除SO2、NO2等有害氣體時,可在沉澱池裡投加鹼性物質進行中和,使液體顯鹼性通過循環水泵(噴水裝置)噴入除塵器裡,這樣就使煙氣得到了淨化,保護了環境。
本實用新型經實驗證明,其除塵效率高達99.5%,脫硫率85%以上。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脫硫除塵器,其特徵是a、上方設置進風管(1),其過渡段呈90°向下彎曲,在進風管(1)向下彎曲的管段上設置有進一步充分混合煙氣與霧化水流的喉管(3);在進氣管向下彎曲的管段與喉管之間裝有噴水裝置(2);b、進風管(1)下部設置有吸附室(4),內裝有多塊間隔相等的S形彎板;c、與吸附室並排設置有微細粉塵分離室(7),其內裝有多塊S形彎板,吸附室(4)和微細粉塵分離室(7)下部與儲水箱(5)相通;d、微細粉塵分離室(7)上部設置脫溼器(8),其內裝有多塊Z形折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脫硫除塵器,其特徵是喉管的截面(3)為橢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脫硫除塵器,其特徵是噴水裝置(2)由噴水管和均布的多個噴咀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從煙氣中分離塵粒,並脫除SO
文檔編號B01D53/02GK2309880SQ97228649
公開日1999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1997年10月5日 優先權日1997年10月5日
發明者高良玉, 王繼生 申請人:高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