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有什麼特產可以帶回家的(不要忘記帶些特產回家哦)
2023-07-21 17:33:55 2
內蒙古土特產品眾多,包頭的皮革製品,輕、美、柔軟;河套蜜瓜「華來西」香甜可口,遠近馳名;東部的口蘑、木耳、皮革;西部的瓜子、髮菜、小茴香、甘草、黃芪、枸杞、麻黃、大蓉及黃河鯉魚等,均小有名氣。名特產品有阿拉善鴕絨、呼市純低粗毛線,包頭和阿左旗地毯,多倫的民族用品馬鞍、蒙古靴等。
風乾牛肉乾
風乾牛肉乾又叫內蒙牛肉乾、內蒙風乾牛肉、風乾牛肉。是內蒙古特產,被譽為成吉思汗的行軍糧。屬於特色食品。現在已經投入大批量生產,採取先進真空包裝技術,可長期儲存,保持期可達1年。
蒙古餡餅
蒙古餡餅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遼寧阜新地區後創製的。初的蒙古餡餅以當地的特產蕎麥麵為皮,牛羊肉為餡,用幹烙水煎的方法製成。
蒙古包子
蒙古包子是草原牧民喜歡的食品 。蒙古包子不用發酵面做皮,採用小麥麵粉,用熱水和好後,稱為-燙麵 。餡有幾種,一種是全羊肉餡,即整羊不分部位,全部剁餡只加蔥、姜等調味品 。這樣的餡做包子或蒸餃即純正的蒙古包子,也有的在餡中略加奶豆腐或野韭菜等野菜。另外有用牛肉做餡或是用血腸 、百葉等或加醃酸菜做餡 。蒙古包子的特點是:餡大、皮薄、味道鮮香。
鼻煙壺
鼻煙壺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集書畫、雕刻、鑲嵌、琢磨等技藝於一身,採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
蒙古靴
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靴頭尖而上翹,靴體寬大,以便在靴內套裹腿氈、棉襪、氈襪、包腳布等,裹腿氈露出靴筒外約兩寸。靴面不同部位,以貼花、縫綴、刺繡等工藝裝飾各種花紋、圖案,穿著舒適保暖。騎乘時,能護腿、護踝,便於行走。能踏沙、踏雪,又可防蟲、防露。騎馬時能護踩壯膽,勾踏馬蹬;行路時能防沙防害,減小阻力,又能防寒。在日常生活中,無論男女,皆穿靴。
蒙古奶茶
是蒙古族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奶茶所用的磚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單寧、蛋白質、酸、芳香油等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將茶搗碎,放入白水鍋中煮。茶水燒開之後,煮到茶水較濃時,用漏勺撈去茶葉之後,再繼續燒片刻,並邊煮邊用勺揚茶水,待其有所濃縮之後,再加入適量鮮牛奶,用勺揚至茶乳交融,再次開鍋即成為馥鬱芬芳的奶茶了。
巴林石
赤峰出產的巴林石是中國四大印材名石之一,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齊名。巴林石分雞血石、凍石、彩石三大類,有朱紅、黃、綠、白、黑等顏色;還有不透明、微透明之分。石體呈塊狀,細潤晶瑩,是名貴的石雕材料。巴林石雕善長塑造鳥羽、馬鬃、花瓣等題材,通常是一石一題雕刻而成。巴林雞血石刻出的圖章是各類印章中的珍品。
馬奶酒
馬奶子酒是一種粘狀雪白的液體,喝起來有酸頭,酒精度只有幾度左右,在草原上喝多了也不至於騎不了馬。馬奶酒的釀造過程是,初夏,將新鮮馬奶灌進馬皮縫製的囊中,不停地搖動一段時間,然後放入酒酵母,置於保溫處讓其發酵,待到噴散酒香並呈半透明狀液體時即可飲用,清涼適口,沁人心脾。蒙醫將馬奶酒用於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腸胃病,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河套蜜瓜
河套蜜瓜外型溜圓,呈圓形或檸檬形,表皮光滑,間有裂紋,瓜瓤呈純白、綠白和翠綠色。入口棉甜,肉質鮮嫩,甜潤宜人。河套蜜瓜同時兼有梨、蘋果、蜜桃、香蕉的美味,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河套蜜瓜瓜瓤呈純白、綠白和翠綠色。肉含糖率高,運輸方便,並易貯藏保管。現在,河套的磴口和烏拉特前旗都有種植。磴回縣所產蜜瓜瓜形美觀,大小適度,皮色鮮豔,品質純正,香甜爽口。
牛皮畫
蒙古皮畫精選草原天然優質牛皮經過特殊描繪、著色、層染、拋光、定形,半浮雕凹凸壓制純等一系列工藝,幾十道工藝,純手工製做完成。充分利用和展示了天然皮革所具有線條流暢,構描圖別致,立體感強,色彩柔和等特點,給人以全新的藝術享受。從沒有任何一種工藝品,像皮畫一樣,觀賞起來有如此的視覺衝擊力!也從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典雅高貴卻能輕易擁有,永久珍藏!
蒙古刀
蒙古工匠拿手的技術就是做刀。蒙古刀是馬背民族深愛的飾品,它不僅實用而且美觀,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它可以用來宰畜、吃肉、健身、防身,也可鎮宅避邪,還可以當裝飾品、陳設物,蒙古刀刀身一般採用優質鋼打制,長十幾釐米至數十釐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鋼製、銀制、木製、牛角制、骨頭制等,表面有精美的花紋,有的還填燒琺瑯,鑲嵌寶石。
來源:央視財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旨在分享,不涉及商業用途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