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束式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3:37:31 2
管束式鍋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束式鍋爐,屬於鍋爐【技術領域】,管束式鍋爐的鍋爐外殼為矩形體,其外牆相對內部的結構分別設有數個檢修孔,鍋爐外殼前端設有煤鬥,下端設有鏈條式爐排,後端回水集箱的尾端設有手孔一,其下端設有排汙口,鍋爐外殼側端設有出渣口,鍋爐外殼上端的加熱排管上連接供水集箱,供水集箱上端設有出水管,鍋爐外殼上端的回水集水箱連接回水管;鍋爐前端設有前拱,前拱上端設有前爐耐火牆,前爐耐火牆與鍋爐外殼之間設有保溫牆,前爐耐火牆另一側設有前水冷卻壁,前拱對應的爐內下部設有前高后低的後拱,前拱與後拱之間組成一個過火的喉口,鍋爐內設有數組加熱管束、回水管路,每組加熱管束側端的上側或下側分別設有擋火牆。
【專利說明】管束式鍋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束式鍋爐,屬於鍋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鍋爐一般是其內設置大鍋筒,其下設有鏈排式燃燒裝置,由於鏈排式燃燒裝置大多採用底而長的前拱,短而高的後拱,當前拱較低較長在其低矮空間裡,燃料不能有效燃燒釋放熱量,尤其是添加新燃料後接火不好;傳統鍋爐的煙氣流程為「Z」字形,其菸灰容易堵塞清理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技術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束式鍋爐,該管束式鍋爐有效的解決了鍋爐燃料不能有效燃燒釋放熱量的問題,改變傳統鍋爐煙氣流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管束式鍋爐的鍋爐外殼為矩形體,其外牆相對內部的結構分別設有數個檢修孔,鍋爐外殼前端設有煤鬥,下端設有鏈條式爐排,後端回水集箱的尾端設有手孔一,其下端設有排汙口,鍋爐外殼側端設有出渣口,鍋爐外殼上端的加熱排管上連接供水集箱,供水集箱上端設有出水管,鍋爐外殼上端的回水集水箱連接回水管;鍋爐內的結構為:鍋爐前端設有前拱,前拱上端設有前爐耐火牆,前爐耐火牆與鍋爐外殼之間設有保溫牆,前爐耐火牆另一側設有前水冷卻壁,前拱對應的爐內下部設有前高后低的後拱,前拱與後拱之間組成一個過火的喉口,後拱上設有數個垂直的漏灰管,後拱後端設有後爐牆,後爐牆中間設有隔熱保溫牆,後爐牆上端設有煙道,後爐牆爐內端安有後牆水冷壁管;鍋爐內加熱、回水管路的結構為:兩個回水集箱分別在鍋爐內縱向排列,回水集箱的兩端頭分別設有手孔一,回水集箱的下端設有數個排汙口,回水集箱的上端通過管路由前至後分別連接水冷壁集箱、水冷壁管、下集箱、回水集水箱、後牆水冷壁管;鍋爐內橫向排列數組加熱管束,每組加熱管束上端設有上集箱,下端設有下集箱,上集箱與下集箱之間連接有數根加熱管,上集箱兩端頭設有手孔,上集箱上端設有手孔二,上集箱之間連接有縱向集水箱,縱向集水箱側端通過水冷壁管連接回水集箱,下集箱兩端頭設有手孔,下集箱下端設有排汙口 ;每組加熱管束側端的上側或下側分別設有擋火牆,所述擋火牆由耐火材料製成。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鍋爐採用多個集箱多路均衡配水,增加了受熱面積,爐膛內的多道水冷壁管束吸收高溫煙氣的輻射熱量;前拱高而且短,後拱低而且長組合後可形成一個氣流火焰高速擾動的喉口,可反射煙氣投射的熱量到新燃料上,利於引燃新燃料;改變了傳統鍋爐的煙氣流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管束式鍋爐外形示意圖。[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管束式鍋爐內部剖視結構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管束式鍋爐內部管道俯視結構圖。
[0010]圖中1、鍋爐外殼,2、供水集箱,3、出水管,4、回水管,5、檢修孔,6、手孔一,7、排汙口,8、出渣口,9、鏈條式爐排,10、煤鬥,11、水冷壁集箱,12、前水冷壁管,13、前爐耐火牆,14、保溫牆,15、上集箱,16、回水集水箱,17、手孔二,18、擋火牆,19、縱向集水箱,20、水冷壁管,21、煙道,22、後爐牆,23、隔熱保溫牆,24、後牆水冷壁管,25、回水集箱,26、漏灰管,27、後拱,28、下集箱,29、加熱管,30、如拱。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圖3所示,管束式鍋爐的鍋爐外殼I為矩形體,其外牆相對內部的結構分別設有數個檢修孔5,鍋爐外殼I前端設有煤鬥10,下端設有鏈條式爐排9,後端回水集箱25的尾端設有手孔一 6,其下端設有排汙口 7,鍋爐外殼I側端設有出渣口 8,鍋爐外殼I上端的加熱排管上連接供水集箱2,供水集箱2上端設有出水管3,鍋爐外殼I上端的回水集水箱16連接回水管4 ;鍋爐內的結構為:鍋爐前端設有前拱30,前拱30上端設有前爐耐火牆13,前爐耐火牆I與鍋爐外殼I之間設有保溫牆14,前爐耐火牆13另一側設有前水冷卻壁12,前拱30對應的爐內下部設有前高后低的後拱27,前拱30與後拱27之間組成一個過火的喉口,後拱27上設有數個垂直的漏灰管26,後拱27後端設有後爐牆22,後爐牆22中間設有隔熱保溫牆23,後爐牆22上端設有煙道21,後爐牆22爐內端安有後牆水冷壁管24 ;鍋爐內加熱、回水管路的結構為:兩個回水集箱25分別在鍋爐內縱向排列,回水集箱25的兩端頭分別設有手孔一 6,回水集箱25的下端設有數個排汙口 7,回水集箱25的上端通過管路由前至後分別連接水冷壁集箱11、水冷壁管20、下集箱28、回水集水箱16、後牆水冷壁管24 ;鍋爐內橫向排列數組加熱管束,每組加熱管束上端設有上集箱15,下端設有下集箱28,上集箱15與下集箱28之間連接有數根加熱管29,上集箱15兩端頭設有手孔,上集箱15上端設有手孔二 17,上集箱15之間連接有縱向集水箱19,縱向集水箱19側端通過水冷壁管20連接回水集箱25,下集箱15兩端頭設有手孔,下集箱15下端設有排汙口 7 ;每組加熱管束側端的上側或下側分別設有擋火牆18,所述擋火牆18由耐火材料製成。
[0012]燃煤由煤鬥10下落到鏈條式爐排9後在喉口處的高溫下點燃,火焰由喉口處上升到加熱管束由於擋火牆18的限制,其火焰會在擋火牆18的上端或下端通過,由煙道21排出;煙塵顆粒在通過加熱管束時會掉落,落在後拱上,再通過漏灰管26下落到爐排上,隨灰渣排到出渣口 8。當鍋爐使用一定時間後,加熱管束和集水箱及水管會結垢,利用手孔使用軟鞭電動銑管器對管束進行疏通清洗。
【權利要求】
1.一種管束式鍋爐,其特徵在於:外殼(I)為矩形體,其外牆相對內部的結構分別設有數個檢修孔(5),鍋爐外殼(I)前端設有煤鬥(10),下端設有鏈條式爐排(9),後端回水集箱(25)的尾端設有手孔一(6),其下端設有排汙口(7),鍋爐外殼(I)側端設有出渣口(8),鍋爐外殼(I)上端的加熱排管上連接供水集箱(2),供水集箱(2)上端設有出水管(3),鍋爐外殼(10上端的回水集水箱(16)連接回水管(4);鍋爐內的結構為:鍋爐前端設有前拱(30),前拱(30)上端設有前爐耐火牆(13),前爐耐火牆(I)與鍋爐外殼(I)之間設有保溫牆(14),前爐耐火牆(13)另一側設有前水冷卻壁(12),前拱(30)對應的爐內下部設有前高后低的後拱(27),前拱(30)與後拱(27)之間組成一個過火的喉口,後拱(27)上設有數個垂直的漏灰管(26),後拱(27)後端設有後爐牆(22),後爐牆(22)中間設有隔熱保溫牆(23),後爐牆(22)上端設有煙道(21),後爐牆(22)爐內端安有後牆水冷壁管(24);鍋爐內加熱、回水管路的結構為:兩個回水集箱(25)分別在鍋爐內縱向排列,回水集箱(25)的兩端頭分別設有手孔一(6 ),回水集箱(25 )的下端設有數個排汙口( 7 ),回水集箱(25 )的上端通過管路由前至後分別連接水冷壁集箱(11)、水冷壁管(20 )、下集箱(28 )、回水集水箱(16 )、後牆水冷壁管(24);鍋爐內橫向排列數組加熱管束,每組加熱管束上端設有上集箱(15),下端設有下集箱(28),上集箱(15)與下集箱(28)之間連接有數根加熱管(29),上集箱(15)兩端頭設有手孔,上集箱(15)上端設有手孔二(17),上集箱(15 )之間連接有縱向集水箱(19 ),縱向集水箱(19)側端通過水冷壁管(20)連接回水集箱(25),下集箱(15)兩端頭設有手孔,下集箱(15)下端設有排汙口(7);每組加熱管束側端的上側或下側分別設有擋火牆(18),所述擋火牆(18)由耐火材料製成。
【文檔編號】F24H1/44GK203744527SQ201420164262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7日
【發明者】楊玉峰 申請人:齊齊哈爾市松申常壓節能鍋爐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