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最終結局(他與孫武齊名)
2023-07-21 13:42:15 4
吳起,衛國人,戰國時「兵、法、儒」代表,與「孫武」合稱「孫吳」。吳起生卒: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活了59歲。
我們講過商鞅變法,衛國人商鞅入秦前曾在魏做事,因不受重用,聞秦孝公號召,跳槽到秦國。本章主人公「吳起」,他和商鞅都是衛國人,都曾為魏國辦事。
圖片來自網絡
商鞅生卒: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活了57歲。商鞅14歲時,吳起59歲去世,秦孝公渠梁出生,而商鞅和秦孝公又是同年去世。老規矩,總分方式來聊吳起,他和商鞅的結局很相似。
圖片來自網絡
吳起在魏國時,跨越「魏文侯」到「魏武侯」(魏惠王的爺爺到爸爸)。魏國「吳起變法」前,有過「李悝(kuī)變法」,而李悝死時商鞅出生。
吳起是個富二代,花錢大手大腳,大到能傾家蕩產,因此常遭人嘲諷。他憤憤不平,胸懷志向離開衛國去了魯國,給魯國君獻計打齊國,偏偏吳起的妻子又是齊國人,魯國君就對他產生質疑:吳起要對其妻之母國用兵,可信否?
圖片來自網絡
據《史記》,吳起因受魯國君質疑,殺妻而求將,是個「名利狂」。以通常印象,我們覺得吳起是個「有才無德自私之人」,有關這點,也有人存疑:也許吳起實際只是休妻,並未殺妻,真相是魏國詆毀他所作的編造?畢竟那個時期都以各國利益為重,用計也是變化無窮。當然這僅是世人的一些揣測。
儘管如此,吳起入魏後,也未因名聲差而遭棄用,他得到魏文侯重用,期間他為魏國在「秦魏河西戰」立下戰功。直到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繼位,雖然也未棄用吳起,但因吳起行事過於自傲,經常得罪人,他得罪了誰呢?
圖片來自網絡
吳起得罪魏相「公叔痤(cuó)」,遭其陷害,被迫逃離魏國,最後流亡到楚國。公叔痤,我們在商鞅變法提過,商鞅曾經當過他的家臣,公叔痤曾多次向魏惠王舉薦商鞅,就連病死前也強調一定要重用商鞅,如果不用一定要殺掉商鞅,否則商鞅流出魏國,必定會對魏國造成威脅。後來證明商鞅去了秦國,變法改造秦國,給「秦統一六國」做出巨大貢獻。
圖片來自網絡
吳起來到楚國,因變法太嚴酷,遭抗議而混不下去。「吳起變法」,外界怨聲不斷:吳起,你不能這麼幹!靠山「楚悼(dào)王」(楚懷王熊槐爺爺的爸爸)死後,吳起的敵人一下子都冒出來,最後吳起遭萬箭穿心而亡,這點和商鞅很相似,卻不及商鞅之慘。
商鞅在秦孝公死後命運發生大轉變,公子虔和公孫賈因舊仇向秦惠王誣告商鞅謀反,商鞅遭通緝流亡,回到秦國商地發動戰事,兵敗後屍身被帶回鹹陽車裂,並滅全族。結局很慘。作者最新最全動態請關注:今日頭條@晚睡學生,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作者其他文章金牛美女雙管齊下,秦惠王兩招化解「蜀道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