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率防折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2:47: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發電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率防折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背景技術:
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是用高轉換效率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片按照不同的串、並陣列排列而構成的太陽能組件。其作用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電池片的轉換效率一般定義為電池片的輸出功率與入射到電池片表面的太陽光總功率之比。太陽光照射到電池片表面是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為提高電池片的轉換效率,則要儘量減少折射損失和增加吸收。然而發電主體市場上主流的是晶體矽太陽電池片、薄膜太陽能電池片,兩者各有優劣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片,設備成本相對較低,但消耗及電池片成本很高,而且光電轉換效率也高,在室外陽光下發電比較適宜薄膜太陽能電池,相對設備成本較高,但消耗和電池成本很低,光電轉化效率相對晶體矽電池較低。隨著太陽能技術的發展,為了降低成本且提高光能效率,通常在電池片表面鍍上減折射膜減少折射損失和增加吸收,通常採用單一層結構,難以獲得理想的減折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效率防折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率防折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包括電池板,所述電池板周圍設置有固定邊框,所述固定邊框的邊角設有安裝孔,所述電池板的表面豎向設置有主柵線,所述電池板的表面橫向設置有副柵線,所述電池板的表面等距粘結固定有多晶矽電池片,且所述多晶矽電池片包括氮氧化矽層、二氧化矽層和多晶矽基體。
優選的,所述電池板表面的主柵線垂直於副柵線,且所述主柵線的寬度大於副柵線的寬度。
優選的,所述電池板表面的主柵線共有三條,所述電池板表面的副柵線至少有七條。
優選的,所述多晶矽電池片為疊層結構,且從上到下依次為氮氧化矽層、二氧化矽層和多晶矽基體。
優選的,所述多晶矽電池片為圓形,且所述多晶矽電池片等距至少設置有二十四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高效率防折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在電池板周圍設置固定邊框,能夠有效地保護髮電設施,防止變形,延長了太陽能電池的使用壽命;直接使用圓形多晶矽片,減少了多晶矽片的加工成本,提高了多晶矽的利用率,節約了成本;通過給發電主體上部添加多層防折射層,這種疊層膜與單層膜相比具有更好的光學匹配特性,從而提高了光能的使用效率和電能的轉換效率,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晶矽電池片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池板、2固定邊框、3安裝孔、4主柵線、5副柵線、6多晶矽電池片、7氮氧化矽層、8二氧化矽層、9多晶矽基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效率防折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包括電池板1,所述電池板1周圍設置有固定邊框2,所述固定邊框2的邊角設有安裝孔3,所述電池板1的表面豎向設置有主柵線4,所述電池板1的表面橫向設置有副柵線5,所述電池板1的表面等距粘結固定有多晶矽電池片6,且所述多晶矽電池片6包括氮氧化矽層7、二氧化矽層8和多晶矽基體9。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板1表面的主柵線4垂直於副柵線5,且所述主柵線4的寬度大於副柵線5的寬度,主柵線4與副柵線5相互垂直能夠更科學的使太陽能電池工作。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板1表面的主柵線4共有三條,所述電池板1表面的副柵線5至少有七條,主柵線4數量少,副柵線5數量多,能夠減少生產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多晶矽電池片6為疊層結構,且從上到下依次為氮氧化矽層7、二氧化矽層8和多晶矽基體9,通過給發電主體上部添加多層防折射層,這種疊層膜與單層膜相比具有更好的光學匹配特性,從而提高了光能的使用效率和電能的轉換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多晶矽電池片6為圓形,且所述多晶矽電池片6等距至少設置有二十四組,直接使用圓形多晶矽片,減少了多晶矽片的加工成本,提高了多晶矽的利用率。
該高效率防折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通過安裝孔3,將電池安裝於指定位置,電池板1周圍安裝固定邊框,並使用矽膠進行密封,能夠有效地保護髮電設施,防止變形,延長了太陽能電池的使用壽命,主柵線4與副柵線5的材料均採用銀,具有較好的導電性,主柵線4數量少,副柵線5數量多,能夠減少生產成本,並且主柵線4與副柵線5垂直設置,該高效率防折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發電主體採用的是圓形多晶矽片,直接使用圓形多晶矽片,減少了多晶矽片的加工成本,提高了多晶矽的利用率,節約了成本,且採用了多層反射層結構,從上到下依次為氮氧化矽層7、二氧化矽層8和多晶矽基體9,這種疊層膜與單層膜相比具有更好的光學匹配特性,從而提高了光能的使用效率和電能的轉換效率。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