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拆裝助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7:37:2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修汽保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輪胎拆裝助力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18」以上及胎口較緊的輪胎或是防爆輪胎的輪胎拆裝如無助力裝置配合很難完成輪胎的拆裝操作。而目前輪胎拆裝機所配置的助力裝置多種多樣,但均存在缺陷,有的可以實現輪胎拆裝助力功能,但結構複雜、操作繁瑣、效率低,而且生產成本高不被各階層用戶接受。也有結構簡單、操作快捷、成本較低的輪胎拆裝助力裝置,但滑體運動不穩,產生抖動現象,以至壓胎位置不易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的提出,而研究設計一種輪胎拆裝助力裝置。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一種輪胎拆裝助力裝置,包括支撐立柱和能在支撐立柱上滑動的滑動組件,所述滑動組件和支撐立柱之間設有氣缸,用於控制滑動組件的滑動,所述滑動組件上設有壓槓和第一壓胎臂,所述壓槓固定在滑動組件上,且所述壓槓的端部設有壓胎輥,所述第一壓胎臂的一端樞接於滑動組件上,另一端樞接有第二壓胎臂,使第一壓胎臂和第二壓胎臂均能在垂直於滑動組件滑動方向的平面上擺動,所述第二壓胎臂的端部設有壓頭。
進一步地,所述滑動組件上設有壓槓滑套,所述壓槓滑套上設有螺紋通孔,所述壓槓穿過壓槓滑套並通過旋入螺紋通孔的固定件進行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壓槓為稜柱形,所述壓槓滑套的內孔也為相應的稜柱形,所述固定件為頂絲手輪。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壓胎臂為向側面彎曲的彎臂,所述第二壓胎臂的端部設有縱向開口的絲套,所述絲套內設有絲槓,所述壓頭固定在絲槓的下端,所述絲槓的上端設有旋轉手輪。
進一步地,所述滑動組件上還樞接有託胎臂,所述託胎臂的端部設有託胎盤,且託胎盤能繞自身中心軸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滑動組件與支撐立柱之間設有多個滑動墊片,所述滑動墊片由尼龍製成。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的缸體與滑動組件相互鉸接,所述氣缸的活塞杆與支撐立柱下部相互鉸接,所述氣缸的外部設有護罩。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所述的輪胎拆裝助力裝置以壓縮空氣為動力,驅動壓頭和壓胎輥及託胎盤的上升或下降,並且壓頭可以隨輪胎旋轉,全程增大輪胎和輪輞間隙,實現輪胎拆裝的助力功能,同時採用兩個壓點,壓胎輥和壓頭設計可順利完成輪胎的拆裝操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成本較低,適用於大中小各階層客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右視圖。
圖4是圖2的左視圖。
圖5是圖2的俯視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輪胎拆裝助力裝置,包括支撐立柱1和能在支撐立柱1上滑動的滑動組件2,本實施例中,支撐立柱1的底部設有安裝底座3,安裝底座3上設有安裝孔,用於將設備固定在所需的位置。所述滑動組件2和支撐立柱1之間設有氣缸4,用於控制滑動組件2的滑動,所述滑動組件2上設有壓槓5和第一壓胎臂7,所述壓槓5固定在滑動組件2上,且所述壓槓5的端部設有壓胎輥6,所述第一壓胎臂7的一端樞接於滑動組件2上,另一端樞接有第二壓胎臂8,使第一壓胎臂7和第二壓胎臂8均能在垂直於滑動組件2滑動方向的平面上擺動,所述第二壓胎臂8的端部設有壓頭9。所述滑動組件2與支撐立柱1之間設有多個滑動墊片10,所述滑動墊片10由尼龍製成,滑動墊片10固定在滑動組件2的內壁上,降低滑動組件2與支撐立柱1之間的摩擦力,並防止滑動組件2與支撐立柱1的磨損,本實施例中支撐立柱1為方形,滑動組件2也為相應的方形,則四個面上各設有四個滑動墊片10,當然支撐立柱1和滑動組件2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其他形狀。
所述滑動組件2上設有壓槓滑套11,所述壓槓滑套11上設有螺紋通孔,所述壓槓5穿過壓槓滑套11通過旋入螺紋通孔的固定件12進行固定。
所述壓槓5為稜柱形,所述壓槓滑套11的內孔也為相應的稜柱形,防止壓槓5本身在壓胎的過程中發生旋轉,所述固定件12為頂絲手輪。本實施例中,壓槓5為六稜柱形,壓槓滑套11的內孔也為六稜柱形。
所述第二壓胎臂8為向側面彎曲的彎臂,所述第二壓胎臂8的端部設有縱向開口的絲套13,所述絲套13內設有絲槓14,所述壓頭9固定在絲槓14的下端,所述絲槓14的上端設有旋轉手輪15,實現扭動旋轉手輪15即可調整壓頭9上下位置的作用。
所述滑動組件2上還樞接有託胎臂16,所述託胎臂16的端部設有託胎盤17,託胎盤17安裝在託胎臂16端部的安裝柱18上,且託胎盤17能繞自身中心軸轉動,安裝柱18的方向相對於豎直方向稍微傾斜,使脫胎盤17相對於水平方向稍微傾斜,便於託胎操作。
所述氣缸4的缸體與滑動組件2相互鉸接,所述氣缸4的活塞杆與支撐立柱1下部相互鉸接,所述氣缸4的外部設有護罩19,本實施例中,通過三位五通閥20對氣源進行控制,實現氣缸4的伸縮。
為了方便操作,可以在壓槓5、託胎臂16和壓胎臂處根據需要設置把手,方便推拉或旋轉等操作。
使用時,將本實施例所述的輪胎拆裝助力裝置安裝於車輪拆裝機的一側,接通氣源,在拆胎時遇到胎口較硬或防爆輪胎撬棍不易插入胎內的情況時,旋轉頂絲手輪12,將壓槓5拉出至合適的位置,通常為壓胎輥距輪輞10㎜-15㎜,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取其他位置,下搬三位五通閥20的手柄,使氣缸4下部充氣,活塞杆收縮,拉動滑動組件2向下運動,帶動壓胎輥6下壓輪胎至一定位置,通常下壓30㎜-40㎜,可將撬棍插入胎內,壓胎輥6復位,可用撬棍將上層輪胎胎唇撬至工作頭上部後,大盤帶動輪胎旋轉可完成上層輪胎的拆胎操作。在拆二層胎時可將託胎盤17置於輪胎下部,上扳三位五通閥20的手柄,氣缸4上部充氣,氣缸4帶動滑體組焊件2向上運動使託胎盤17託起輪胎下胎唇至輪輞中間位置,撬棍插入下胎唇撬至工作頭上部,輪胎旋轉即可使輪胎完全脫離輪輞,完成拆胎操作。拆胎時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壓胎輥6、壓頭9和託胎盤17配合使用。
裝胎操作首先需將下層胎唇裝入輪輞,在裝下層輪胎時將輪胎下胎唇置於工作頭尾側上部和工作頭前側前側的下部,工作盤帶動輪胎旋轉即可將下層胎唇裝入輪胎。但是頭層輪胎的安裝非常困難需要藉助助力裝置進行裝胎操作方可完成。將頭層輪胎胎唇置於工作頭後側上部和工作頭前側的下部後需將壓胎輥6拉出置合適的位置,通常為壓胎輥距輪輞10㎜-15㎜,並將壓頭9置於輪胎中間位置距工作頭前部100㎜左右,並通過旋轉手輪15和絲槓14調整壓頭9的高度低於壓胎輥6下線10㎜-15㎜處,下搬三位五通閥20的手柄,氣缸4下部充氣帶動滑動組件2向下移動,將上層輪胎胎唇壓至輪輞溝槽位置,實現輪胎與輪輞間隙加大的效果,大盤帶動輪胎旋轉,壓胎輥6壓住輪胎並在輪胎上滾動,而壓頭9隨著輪胎轉動,壓胎輥6和壓頭9配合,可順利完成輪胎的裝胎操作。
上搬三位五通閥20的手柄,汽缸4的上部充氣使汽缸帶動滑動組件2向上運動,壓胎輥6和壓頭9同時上升。可取下完成安裝的輪胎。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