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艇比賽有哪些項目(上艇開槳引發觀賽熱潮)
2023-07-21 07:17:38 1
【編者按】
上海是中國賽艇運動的發源地。
1852年,黃浦江上舉辦了中國第一場賽船會。100多年後,蘇州河迎來了上海賽艇公開賽。
沿著蘇州河4.2公裡黃金水道逶迤向前的「上艇」,不僅折射了一項運動的歷久彌新,更是上海城市發展與河道治理成績的絕佳展示窗口,詮釋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
未來,「上艇」將成為世界頂尖的標杆賽事,推動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助力上海提升「世界影響力能級」。
這個周末,2022上海賽艇公開賽在蘇州河開槳。
作為上海的又一景觀賽事,沿著蘇州河4.2公裡黃金水道逶迤向前的上艇,將這座城市最美麗的一面呈現在大眾面前,引發了廣大市民的觀賽熱潮。
29日的比賽在午後正式開啟,但上午9、10點鐘,蘇州河兩岸就已經人頭攢動。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大家之所以早早就位,正是為了佔據一個更好的觀賽位置。觀賽人群中有老有少,甚至一家幾口三代同堂也不鮮見。
上艇公開賽在上海市中心的蘇州河上上演。
老風光有了新變化
前來觀賽的人群中,有的市民就住在蘇州河畔,有的則是坐車一個多小時來到這裡。大家都有同一個想法:在節假日享受母親河風光,領略上艇的風採。
「我昨天在新聞裡看到有這麼一個比賽,就想來看一下。」家住楊浦的季奶奶說。
她今年已經78歲了,早年她就住在蘇州河附近,河畔風光和周邊的諸多老建築是她無法抹去的兒時記憶。
如今年事已高,但身體健康的季奶奶還是會經常外出,記憶中老上海的那些景點總讓她流連忘返。
「蘇州河常來的,但這些年這裡變化大得很,很多地方都認不出了,真的很漂亮。」她對澎湃新聞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我記得早些年蘇州河的河水還很髒,現在你看看,水那麼清了,哎呀,那邊還有一條魚呢……」季奶奶言語中透著興奮。
老實說,關於賽艇比賽,這個「40後」老人並不太看得懂,但她還是熱情參與其中,「(看比賽)我就是湊個熱鬧,主要看到家鄉上海的變化那麼大,心裡高興。」
與記者的攀談中,季奶奶也回憶起了往昔的生活,她說自己父母去世早,一個人要照顧弟弟妹妹,曾經的生活很艱苦,但到老了,日子則是越過越美。
「我記得1994年退休的時候,我的工資也就幾百塊一個月,現在工資已經4000多快5000塊了,坐在家裡,每年都漲工資,兒女也大了,都非常孝順……我文化不高,說不出什麼,但我的感覺就是國家強大了,老百姓日子都好過了。」
賽事得到了眾多市民的關注。
賽事正走進更多人心裡
人群中像季奶奶這樣的老人並不在少數,他們當中很多人出生在舊時代,成長在新中國,國家的發展與城市的建設,他們看得分外真切。
而不僅是這些老人,很多中青年也有相似的感受,他們很多人有過出國旅遊、出差或者留學的經歷,但始終熱愛家鄉:「看來看去,還是家鄉最美,現在我們的樓比國外的高,水比國外的清,內心更有一種自豪感。」
有市民認為,既然上海有這麼好的水域條件和設施,可以將賽事活動搞得更紅火。李先生曾經在海外工作,他表示在一些歐洲國家,在城市河道上相關的活動非常多,幾乎每個月都有賽事,上海也完全可以把水上運動做大做強。
「很高興看到上艇公開賽出現,我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希望以後能夠看到更多的賽事和群眾體育活動在這裡進行。」
當記者告訴他2025年世界賽艇會落戶上海時,李先生格外高興,「上海可以比那些歐美城市做得更好。」
這是上艇公開賽的第二年,去年首屆比賽就已經吸引了很多市民在蘇州河畔觀賽,但當時一些人並不是特意來觀賽,只是恰好走到蘇州河邊駐足。
相比之下,今年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記者走訪了不少市民,幾乎每個人都表示:就是特意來看比賽的。僅僅兩歲的上艇,已然開始深入人心,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項賽事。
許多市民特意前來觀看今年的比賽。
體育熱潮源於生活水平提高
住在楊浦大橋附近的趙先生是一個體育迷,雖然今年已經66歲,但還保持著每周踢一場球的習慣,這從他一身的申花隊裝扮就可以瞧出端倪。
而對於上艇,他也是一位忠實的觀眾:「我去年就來看過,今年又來了,一年就兩天的比賽,說什麼我也不會錯過。」
一邊說著,趙先生將自己手機裡去年拍攝的上艇畫面拿給記者看。據他介紹,自己上午開著電瓶車一路溜達過來,中午在附近吃了飯,其他時間都在蘇州河兩岸觀賽。
「你別看我年紀大了 ,活得可年輕呢。年輕人吃的、玩的,我都喜歡嘗試,心態最重要。」
能夠對體育那麼上心,趙先生坦言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關鍵因素,「像我們那個年代,小時候生活還是比較苦的,大家都想著吃飽飯。現在國家強大了,經濟發展了,老百姓都更加關注體育鍛鍊了。」
「另外,市民的素質也在提高,比如我們看比賽,人很多,但沒有擁擠,大家都懂得謙讓……」
蘇州河上,上艇賽事進行得如火如荼;蘇州河兩岸,市民們踴躍觀賽,彼此間熱情交流,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上艇宛如一面鏡子,折射出了歷史的變遷與城市的發展,也讓我們聽到了市民們最坦誠的心聲:上艇這樣的標杆賽事不僅是體育的盛會,背後更是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