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遠方的故鄉作文
2025-01-19 05:26:09
有那麼一個地方,你離開了會想他,但你在他身邊時卻不覺得他有多美好。那個地方就是故鄉,那個遠方的故鄉。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思念遠方的故鄉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思念遠方的故鄉作文(一)
「遠」跟「近」相對,那「遠方」顧名思義就是跟近處相對的。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每一個遠方都可以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成為近處,既然這樣,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遠方了。
但,現在的我終於理解「遠方」的含義了,這是在看了餘秋雨的《千年一嘆》中的一篇《我拒絕說它美麗》後領悟到的,這篇文章是餘秋雨在看了舉世聞名的「恆河晨浴」後寫下的。恆河,多麼神聖,多麼偉大的河啊。它對於印度人的意義等同於中國的黃河對中國人的意義,但是,同樣為母親河,恆河邊上卻上演著人類的悲劇。
恆河的晨浴曾被人形容成詩意的圖畫,但實際上,進行晨浴的人大都是即將走向生命盡頭的人。因為當地的習俗,死在恆河邊上是可以免費火化並把骨灰撒入恆河的。因此龐大的人群夜以繼日地向恆河奔去。
在恆河邊上看到的不是文明古國燦爛的文化,而是人類的骯髒、醜陋。人的死亡都在恆河邊上誇張地解放,這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啊!
再回到我自己身上來,一直,流浪這個詞都很吸引我,很羨慕別人可以流浪,可現實告訴我,這裡邊包含著不為人知的辛酸,也就是這樣,阻止我將流浪從名詞變為動詞。
那麼就去旅遊吧,來一場短期的流浪。法國的普羅旺斯是我嚮往了很久的地方。那裡大片的薰衣草田就像幸福的魔咒,想想都覺得幸福和快樂。但是看了「恆河晨浴」後我不禁懷疑,那裡真的有那麼美嗎?如果有一天我背著行囊站在嚮往了很久的花田邊上,看到的是類似農民豐收的景象,大片的薰衣草被放倒,花農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已沒有往日浪漫的景象,甚至是比這還要糟糕的景象,我會怎麼樣,我還會覺得幸福和快樂嗎?會後悔打破幻想的泡泡?還是慶幸幻想的泡泡即使破滅,讓我不再沉浸在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中?
不,這都不是我要的結果。那麼就讓普羅旺斯永遠停留在「遠方」吧,讓那裡的薰衣草永遠在開我心裡,它會永遠都是那麼美。到不了也好,可以讓遠方在心裡永遠保持神秘。
到不了的遠方是一份神秘的嚮往,回不去的家鄉卻是一抹心頭的酸楚。正如席慕容的《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裡的揮手離別
別離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是的,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不但不會老去,還回越發茂盛,開支散葉,開花結果,講鄉愁代代相傳,慢慢沉澱,成為遊子心中永不磨滅的印記。
思念遠方的故鄉作文(二)
我的故鄉一直離我很近但又是那麼的遙遠,遠的遙不可及。
——題記
朦膿的月光灑滿了陽臺,在陽臺上的我望著天空的明月油然而生出一種思念,我思念那孕育我的故鄉,那如詩如畫的故鄉。或許故鄉此時與我共賞明月,我在月下是思念,可是故鄉在月下可能是憂傷。
故鄉很美,它擁有莽莽蒼蒼的森林,清流潺潺的山溪。在茫茫大山中,似乎有著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的風韻。但是當無知的村民們把貪婪的目光望向了森林裡鬱鬱蔥蔥的樹木時,那一碧千裡的故鄉遠去了,走得很遠很遠。
遙想多年前,瓦屋門前,青山繞綠水;鳥鳴聲悠悠,教人忘憂,若天籟之音;稻花香逸馨,十裡芬芳,如錦簇花海;清流聲潺潺,沉鱗戲水,似桃源小溪;風景之優美,如詩如畫,似欲界仙都。
但是,當村民們放下農活時,當咚咚的伐木聲在森林響起時,當拖木的卡車川流不息時,這一切和諧的景象就這樣被打破了。昔日放眼望去一碧千裡的山林,而今天卻是裸露出來的黃土和被伐剩的木樁。山溪裡流淌的水再也沒有以前的清澈了。那教人忘憂的鳥鳴似乎銷聲匿跡了。而那往常綠油油的田園卻變得如此荒蕪。就這樣,那如詩如畫的故鄉遠去了,再也找不到了。
故鄉遭此劫難,變得破爛不堪。山川大地依舊思念著往日的繁榮。那光禿禿的山巒無奈地忍受著村民們的摧殘,只能把昔日的鬱鬱蔥蔥寄托在夢裡。山溪、田園在夢中夢見的是昔日的美好。那些無家可歸的鳥兒們,只能無奈地唾罵那貪婪無知的村民。
又是一個春天,本該奼紫嫣紅的故鄉卻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變得死寂。本該鶯歌燕舞的故鄉卻還不如秋天熱鬧變得如此寂寥,站在山頂,放眼望去卻見不到從前的蔥蔥蘢蘢,映在眼眸裡的只有貧瘠的黃土。是否有一天這裡會變成新疆的戈壁?
這一切的一切,告訴了我,雖然故鄉還在,但是這故鄉再也不是從前那個美麗的故鄉了。那個美麗的故鄉已流浪到異域他鄉。
雲紗漸漸地遮住了月光,我離開了陽臺,但是今年春天的故鄉依舊浮現在我腦海裡,我的故鄉好像一直離我很近,但似乎又很遠很遠,我知道以前那個美麗的故鄉在遠方,在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
思念遠方的故鄉作文(三)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裡……」我家住在內蒙古,從小生長在大山的懷抱裡,家鄉的大山雖然沒有桂林象鼻山的秀麗,也沒有蘇州園林的玲瓏俊秀,但山上野花繁多,千姿百態,溢光流彩,遠遠望去,猶如一片彩雲,鋪滿山頭。到山野裡,到處瀰漫著泥土淳樸的芳香。
這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樣,雄偉壯觀。山上盛開著山茶花、野菊花、星星花、野玫瑰等絢麗多姿的小花。
春天,新生的綠草,笑眯眯地軟癱在地上,像是正和低著頭的蒲公英的小黃花在綿綿情話。那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在春風中搖頭晃腦,宛如小孩子在風中做操。春雨過後,一個個多彩的、可愛的小蘑菇也不聲不響的鑽出來了,時而搖頭,有時擺尾,像一個個剛剛滿月的小寶寶一樣,扭動著胖乎乎的小身子。
最有詩意的要數秋天了,秋天,山草樹木變黃,好像熟透了的麥苗。秋風吹得竹葉、樹葉和楓葉漫天飛舞,如同調皮的小精靈一般。那一片片薄紗似的白雲在慢慢地浮動著,好像留戀著人間美麗的秋色,不願離去。在金秋十月裡,山裡的孩子們還能收到來自大山的禮物:慄子、松塔、松子、藍莓、銀杏……啊!大山的禮物是那麼的豐厚。河,靜悄悄地、潺潺地流淌,閃動著粼粼的水光,就好似閃動著千萬隻明亮的眼波,都在凝視著秋天山野的秀色。
冬天那就更美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撒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朦朦的大雪之中。雪小的時候,小雪花紛紛揚揚,一會兒,一層薄薄的白雪,像巨大輕軟的羊毛毯子,覆蓋在這廣漠的荒原上,閃著寒冷的、耀眼的銀光。
看!這就是我的家鄉!一個不被眾人所知的小地方,它的景色多麼的美麗!那景色美的樸實,美的自然。朋友們,我說的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思念遠方的故鄉作文(四)
有那麼一個地方,你離開了會想他,但你在他身邊時卻不覺得他有多美好。那個地方就是故鄉,那個遠方的故鄉。
時常憶起,外公抱著小時候的我,一遍又一遍地述說著:「孩子啊,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叫做安福。為什麼叫做安福呢?那是因為日本鬼子掃蕩的時候,差兩裡路就到這兒了,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個吉利的名字。安福吶,就是我們的故鄉!故鄉呢,有條河,叫瀘水河;還有座山,叫蒙崗嶺……」
又至秋天,這引起無限憂愁與傷感的季節,我的心正如這淡漠的秋,暗淌著蕭索蒼涼。因為在上海這樣的一個大城市裡,有我從未見過的川流不息的車流;有我從未受過的寒氣徹骨的秋風;有我從未體驗過的接踵襲來的迷茫。我的故鄉,變了麼?故鄉的山水,還是那樣的美麼?
仔細一想,兩年了!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了生我養我、生活了13圈年輪的故鄉。別了故鄉的漫天星河,來到了這樣一個燈光亮過星光的大都市。我心一涼,鑽進風乾的記憶中,瘋尋著秋瑟中的那一絲溫存:
小時候的我,經常和夥伴們在河邊的草地上大喊著,瘋跑著,柔和的陽光輕輕地飄下,籠在我們粉嘟嘟的小臉上,又隨著我們的節奏跳動著。跑累了,我們坐在岸邊的青草地上,脫掉鞋子,小腳丫伸進河裡,輕輕地搖晃著,看著平靜的河面被我們蕩起小小的水波紋。這些小小的水波紋排成隊向我們跑來,我也伸出手準備迎接它們,眼看它們要跑到我的腳下,卻又被小筏挽留,只在我們面前綻開朵朵小浪花,轉身走了。我失望地嘟著小嘴。接著前面又跑過來整齊的一排。我驚奇地發現,這次的水波紋換了裝,是太陽給他們披上了金衣,我不禁地抬頭看看太陽,卻又發現了一團團棉花糖似的雲朵。我歡快地叫著:「快看吶!你們快看!是棉花糖!」我們歡笑著,指著雲朵:「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不對,這是我的!」我們都認了自己的雲,並將童年所有的美好和願望,告訴了雲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