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作文範文8篇
2024-11-08 03:49:11
導語:和諧凝聚著無窮的力量,奉獻、感激和友愛共同營造了和諧的氛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篇一:和諧作文】
在我們這個物資極度繁榮的時代,總有一些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發生,成為我們生活進行曲中的不和諧音。
我每天要上學,經常能看到有一個十五六歲的人在路邊乞討。他穿著骯髒的喪服,一雙因磨損而破舊不堪的橡膠鞋,額頭上蒙著一層骯髒的灰,凸出的臉頰十分骯髒,跪在馬路上,顯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他旁邊擺著一個水瓶,前面擺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親愛的叔叔、阿姨們,………。」讀之言之鑿鑿,似乎確有其事。過路的行人都心生憐憫,紛紛施捨給他錢,他也點頭哈腰,一一磕頭言謝。
也許,他可能是真的有困難,需要人們伸出援手來幫助他;也許,他是好逸惡勞,只想依靠別人的施捨,來過著安逸的生活;也許,他是被壞人威逼利誘,不得不做這種自己不想幹的事情。如果他真的有困難,他應該像洪戰輝那樣,自力更生,在困難中奮鬥,那他就會處處受到人們的尊敬,而不是遭到人們的懷疑。如果他是好逸惡勞,他就會遭到人們的唾棄。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受到人們的尊重。孔子說過:「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是啊!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就人生的大事業,才能過上富裕的生活。如果他是被壞人威逼利誘,他應該加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更應該學會向他人求助,因為只有會自愛的人,才會愛他人,才會成為有用的人。
一個人,只有知榮識恥,才不會走向歧路,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才不會危害社會、危害祖國,才不會成為我們這個的不和諧音。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知榮識恥呢?胡x濤主席提出:「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我們只要把「八榮八恥」作為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道航標,就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通過自己的大腦來思考人生的問題,用自己的雙手勤奮勞動,就能有利於我們今後的發展,實現我們的理想。
讓我們知榮識恥吧,從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關愛他人,回報社會,讓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成為我們生活進行曲的每一個和諧音。
【篇二:和諧】
我從小都再想,世上為什麼有是是非非。如果人人都黑白分明,大家快快樂樂的過完一生那世界該有多麼和諧啊!
在幾年前,我見到了這一幕,心想:世上為什麼會有這種人?
今天是星期天,高高興興的過完一天後,當家的時候來了,我想我應該先去買菜。然後我提著一菜籃去買菜。來到菜場,啊,還真熱鬧啊!我買了許多菜,剛想走時,這一幕映入了我的眼帘:一個婦女帶著一個小女孩來到了一個水果攤前,攤主熱情地招待了這位客人,大聲叫道:「又新鮮又可口的大橙子啊!大家快來買啊!」婦女說:「多少錢一斤啊,真有那麼甜嗎?」「當然,不甜,俺咋敢來賣啊。要不你先嘗嘗。」「那我先嘗一下。」順手就拿了一個剝了皮。突然,小女孩拉了拉媽媽的袖子,叫道:「媽媽,我也要吃嗎?」婦女就掰了一半給了小女孩,又把另一半塞到嘴裡,邊吃邊說:「也不怎麼甜嗎!」拉著小女孩便要走。小女孩說:「媽媽,這橘子好甜啊,我們買點吧。」
當場的人聽了這些,都指責她說:「你這母親這麼當的,連你女兒都不如。」
這婦女低下了頭,灰溜溜的走了。
我心想:如果沒有這種人,那世界該有多和諧呀!
【篇三:和諧】
如果說校園生活是一部多姿多彩的音樂劇,和諧則是它的主旋律;和諧是什麼?和諧是協調,和諧是寬容,和諧是無私奉獻,和諧是團結合作……是的,不團結合作怎麼會有和諧呢?
你瞧,我們打掃衛生時,是和諧的,你掃地,我拖地,配合極為默契;看,我們拔河時,是和諧的,大家勁往一處使,取得最後的勝利;你望,我們捐款時,是和諧的,一個個爭相為災區兒童捐款,不一會兒捐款箱就滿了……校園中有很多很多的和諧,但和諧中偶爾也會插雜著一些不和諧。
前不久,兩位同學因為一件小事兒而傷感情。一個同學不小心碰了另外一個同學一下,那同學以為他故意打他,於是兩人扭打起來,多虧同學把這事告訴了老師,老師把這兩位同學請進了辦公室,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耐心的教育,使這兩位同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兩人重歸於好。要是同學間互相謙讓,互相容忍,寬宏大量,就不會有這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當然,校園和諧也離不開家庭和諧,在生活中爸爸媽媽除了繁忙的工作,還要負責家務,照顧我們。我們不好好學習怎麼對得起我們的父母呢?我們不但要體諒父母的辛勞,除了學習還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樣有利於增強我們的自理能力,讓我們做一個自立、自強、對社會有用的人。
和諧的校園中,我們學會了太多太多,讓我們攜起手來,使我們的和諧校園變得更加美好。
【篇四:和諧】
和諧凝聚著無窮的力量,奉獻、感激和友愛共同營造了和諧的氛圍。
奉獻,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
錢學森爺爺在面對美國巨資誘惑時,毅然選擇了回歸祖國懷抱。在中國,他用盡生平所學為祖國的發展潛心研究,為的是祖國的崛起,他將畢生所學奉獻給了祖國,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勇氣令我們敬畏,祖國需要這樣的勇士,他是中國的人傑,他的奉獻為中國的和諧構建了氛圍。我們需要他,中國和諧發展同樣需要樂於奉獻的人才。
感激,為社會、為國家的和諧發展創設了精神的動力。
2008年奧運會,那一聲巨響,那壯觀的開幕式,那莊嚴的傳火炬活動,我們無不充滿著感激之情。感謝世界,感謝所有人給中國這個機會,正是由於那種感激之情,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中國儘是一番和諧景象,奧運會上的動力也因此油然而生。我們懷著希望與在世界的上空凸顯光彩,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國和諧的亮點。我們充滿著激情與活力,我們肩並肩,手牽手,相擁而泣,這淚是喜極而泣,這激動的淚水讓世界震驚:震驚於中國的和諧!
友愛傾注和諧以源泉。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友愛詮釋著和諧。
李麗阿姨不顧身體的殘疾,每天辛勞地給窮困,有缺陷的兒童以撫慰,用輪椅畫出愛心的符號。她是愛的結晶,她是我們的勇氣之所在啊!在自身行動不便的情況下,她仍然夜以繼日的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她希望更多的孩子們健康成長,她心繫的是社會、是人民、是國家,她擁有愛,她用友愛鋪墊和諧家園。
和諧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國家需要和諧,社會需要和諧,世界需要和諧,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和諧。
那麼,讓我們滿懷奉獻之情、感激之情、友愛之情,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吧!
【篇五:和諧】
和諧,無處不在。它就像我們的朋友、親人,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在任何地方,隨處都可以看見它那美麗而又輕巧的身影,但是,它需要我們用眼睛去發現,用心去感受,它就在你的眼前。
記得剛讀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我們要和平相處,不可以吵架、打架。同學說你的壞話,也不可以這樣,我依稀記得,也沒有遇到過。
在小學的生活裡,是他,讓我遇到了這無比美麗的和諧。
那是小學五年級的事了,我和馳霖是一對鐵哥們,也是從小學一起讀書的老同學。一天,馳霖接了我一起去上學,本來開開心心的去學校,到教室後,銘哲跑來跟我說,馳霖說我壞話,我聽了,急著去找馳霖,「你怎麼這樣。」我生氣地說完就跑出教室。
我跑到操場,一個人靜靜地想著,天暗了,樹葉紛紛落下,看了天氣,心情也更不好了,我突然回想起幼兒園老師說的話,我想:也許,我錯了,但他也不能……
志凱找到了我,很急的說:「你被騙了,馳霖根本沒有說。」我聽了,更急了,一下子,覺得:我錯了。我垂下頭,回到教室,馳霖見了,馬上跑來說:「沒事吧!快回到座位,老師要來了。」我傷心地說:「對不起。」「沒事,我沒放在心上,我們一直都是鐵哥們。」他微笑著說。我看著他,心裡感覺溫暖了許多。
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友誼的和諧;是他,讓我無比的溫暖。他教育了我,讓我懂得了和諧的力量,我感謝他!
我們一直都是和諧的鐵哥們!
【篇六:和諧】
天空的和諧不在於一輪太陽的明媚,而在於片片白雲的飄逸。
夜晚的和諧不在於一盤明月的清輝,而在於點點星光的輝映。
花園的和諧不在於一枝玫瑰的嬌豔,而在於朵朵鮮花的綻放。
音樂的和諧不在於一段樂曲的激昂,而在於節節音符的完美契合。
和為貴,諧為美。
「和諧」,在古希臘語中原意是將不同的事物連接或調和在一起,通常用於音樂表示將不同的音調調和在一起成為音階。在中國古代典籍《易經》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徵象;在《尚書》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國家、天下等系統內部治理良好、上下協調的狀態。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和」具有和諧、和平、和睦、和氣等內涵。
對於我們,誠信可以創造和諧,禮讓可以帶來和諧,團結互助,共同面對風風雨雨時我們緊握的雙手更閃耀著和諧之光。幸福是彼岸,和諧是架在其上的一座橋,只有每個人都鋪一塊橋板,大家才都能到達彼岸的幸福。因為一個人之所以幸福,並非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如果每個人都樂於付出自己的雙手,那你定會擁抱到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實對抗又何嘗不是一種和諧,在競技賽場上,所有人互相拼爭,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最終的勝利。我並不多麼喜歡當年的湖人王朝,為了贏球而堆積球星,卻不注重球隊內部的分工協作,相反,當初普遍不被看好的活塞卻在總決賽中擊潰了大牌球星雲集的湖人,活塞並沒有什麼天價合同,靠的只是球隊五個人的和諧共處,大家各有所長,共同向著同一個目標邁進,而非各自為政,最終成功屬於他們,這便是和諧的力量,和至美,諧至貴。
在我國古代,文人雅客對於和諧的見解也各有千秋。在陶淵明眼中,「一簞食,一壺酒,在陋室」,這便是人與自然最大的和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對和諧的最好詮釋。
諸葛亮說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至遠。」這是個人和諧的最高境界,心如止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蘇軾欲乘風歸去,在對親人的濃濃思念之中,又發出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祝願,他用自己的曠達為自己的心靈營造了一份和諧,一份美好……
和為貴,諧為美。
【篇七:和諧】
和諧,多麼美好的一個詞語,多麼美好的意境。請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和諧吧:春風是和諧的,她使堅冰融化,萬物復甦,把人們帶到美好的季節;春雨是和諧的,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古往今來,和諧思想綿綿不絕。從孔子提倡的「禮之用,和為貴」「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論斷;從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為描繪的「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社會狀態,從孫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x東「環球同此涼熱」的追求,悠悠中華幾千年,歷代思想家、政治家,無不推崇團結互助的理念,和諧社會始終是人們最崇高的理想。和諧就是融洽和睦、協調發展。和諧社會應該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社會。但現實生活中,由於許多同學、思想覺悟、價值觀念、利益追求、興趣愛好的差別,有些人的行為方式不利於團結互助,甚至一些損人利己現象也時有發生;還有的同學喜歡搞小自由主義,當面不說,背後亂說,班級不說,校外亂議論,導致同學與同學之間互相猜疑,引起同學之間不和睦;甚至有的同學把社會上一些:惟利是圖,損人利己,愛佔便宜;甚至於爾虞我詐、坑蒙拐騙的行為,也或多或少的帶到了校園,這樣不僅可恥,簡直可以說是道德的囚犯。胡總書記把「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作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內容提出來,豐富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容,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校園文化,我們中學生在這個富有感召力的今天,我們應該做的是;同學之間要和諧,要團結友愛互助;校園要和諧,構築一個團結友愛、文明向上的和諧校園。歷史經驗一再告訴我們:有沒有團結互助的道德風尚,是判斷一個群體是否健康、一個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誌之一。繼承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弘揚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美德。
是啊!我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講「仁愛」、行「友善」、重「人和」的傳統美德。我們新一代的中學生應該傳承這些傳統美德、今天要為構建一個和諧的校園努力,明天我們要為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而付出,這是歷史付與給我們的重任!這是時代付與給我們的使命!
【篇八:和諧】
和諧,多麼美好的字眼啊!
和諧是什麼呢?我一下子也說不清楚,說它複雜,其實也很簡單。
和諧到底是什麼呢?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淺藍色的雲層,灑在綠葉的露珠上,青翠欲滴,晶瑩透亮,鳥兒用清脆的歌聲迎來了微風習習的早晨。閉上眼睛,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多麼和諧的早晨啊!
孩子們在山野玩耍;老人們在綠蔭下做早操;清晨趕集的人們來來往往,談笑風聲;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在校園裡迴蕩————
當你牽過老奶奶的手走過川流不息的人群,當公車上你讓出自己的座位給行動不便的人,當你在困境中別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設想一下,這一切不都是那麼美好嗎?請讓一聲「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在人際交往中傳遞,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進步。
讓我們與大自然,與全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一起和平共處吧!像對待自己一樣善待他人,關愛他人,共創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