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楊露禪和楊露禪的故事

2025-07-14 13:30:08

楊露禪

楊露禪出生於1799年,去世於1972年,河北廣府人,名福魁。年少時,楊露禪在看到陳氏師徒練拳的時候,逐漸衍生出自己的想法,後來陳氏發現楊露禪竟有所得,感嘆他是可造之才,不但不怪罪,而且還和當時楊露禪工作的藥店老闆陳德瑚商量,讓楊露禪在沒有工作的時候來他這裡學習太極拳。就這樣,陳長興成立楊露禪的師傅,楊露禪也開始自己的習武治療。楊露禪一直以來都刻苦研究太極拳,十八年來,楊露禪曾三次去陳家溝向陳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先生請教太極拳的奧妙,等到深的精髓之後,楊露禪已經四十多歲了。為了生活,楊露禪先是在家鄉教授別人太極拳,後來轉去北京教授。因為楊露禪武功了得,所以被被人稱為「楊無敵」。楊露禪在北京教太極拳的時候,所收的弟子大多是因生活奢侈而導致身體病弱,受不了苦的王公大臣之類的貴族。楊露禪因為身體素質的不同,所以將自身練習的太極拳進行簡化,這樣不僅有利於當時的有著長辮子,穿著長衫的人練習,而且也有著強身健體的功效。後來經過楊露禪子孫的修改把這種太極拳定義為楊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的特點是:剛柔並濟、緩慢柔和、輕沉兼有。楊式太極拳因為其特性所以在北京和天津地帶有著很大的影響,學習楊式太極拳的人也越來越多。楊露禪的次子楊班侯穿滿族人全佑楊氏太極拳,而全佑的兒子鑑泉後來成了漢族,並且改為吳姓,他將楊氏太極拳進行修改,其特性是:靜中有動,架勢適中、動作和緩,後來在社會上流傳開來,被世人稱之為「吳式太極拳」。傳奇故事:楊露禪從陳長興那裡學成後回到家鄉永年縣,住在太和堂藥店教別人太極拳維持生活。楊露禪在家鄉裡和別人進行比武,把人傷了之後,為了躲避官司所以一個人逃到了北京。當時北京東安市有一家醬菜園,名曰「天義順」,別人稱醬菜園的掌柜為張四胖子,因為張四胖子的醬菜只賣給王府,不買給別人,所以張四胖子和王府的關係很好,張四胖子有權有勢。張四胖子的家在海澱,隔幾天來醬菜園巡視一會,那時候張四胖子正在給他兩個兒子找一個教書的先生,所以讓醬菜園門前的一家賣粥的掌柜丁紫蘭幫忙留意著,如果有合適的就幫助介紹著。有一天,楊露禪沒有錢去飯館吃飯,所以就到了丁紫蘭的粥攤喝粥,喝粥的時候他問丁紫蘭有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他做到,工錢這多少都可以,丁紫蘭就問楊露禪會幹什麼,他說會認字能教書,這時丁紫蘭就想起張四胖子讓幫忙留意的事情。然後就把楊露禪介紹給張四胖子當教書先生。從此之後楊露禪就在張四胖子家住下來了,每天就給兩個孩子教書,其他也沒有什麼事情做,因為來北京主要是躲避官司,所以楊露禪也不敢隨意的露面。張四胖子因為家大業大的緣故,所以家裡面光看家護院的家丁就有二十多個,這些護院每天練武打拳,因為有門戶之見,所以這些護院家丁和一些綠林好漢之間就存在一些矛盾。楊露禪在張四胖子家教書差不多半年時間,有一天晚上,他本來在書房後面的小屋裡休息,可是聽到花園裡面有打架的聲音,楊露禪拿著自己的菸袋就去了後花園,然後就看到有人正在格鬥。這時候家丁有的被捆住了,有的已經被打倒了。這時候這些家丁看到楊露禪過來,都讓他趕快回去,免得被人打了。楊露禪聽了之後就用菸袋鍋三下五除二的把所有的綠林好漢給收拾了,然後把這些綠林好漢給捆起來,問這些綠林好漢是官了還是私了。這些綠林好漢全部想要私了,一個個痛哭流涕的求饒,楊露禪讓他們以後不再找麻煩就把他們放了,自己也回到原來的小屋休息。這件事情過去後,這樣看家護院的家丁感覺非常的難堪,自己拿的是看家護院的錢,可是本事不到家,最後還被一個教書的先生給救了感覺沒臉在這呆了,到了第二天,就找張四胖子辭行。張四胖子聽了事情之後,感覺也挺神奇的,沒想到一個教書的先生武功了得。他對這些家丁說,你們也別走了,讓楊先生教你們武功吧。從此之後楊露禪不僅教書還教武功。就這樣過了兩年多,楊露禪給老家寫了一封信,把自己北京的情況告訴了家裡。一天,門房傳話說楊露禪的老家有人找他。楊露禪也不知道到底是老家的誰找他,出去一看來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自己並不認識,他過來就要向楊露禪行大禮請安。可是右腿剛想下跪,右拳就打向了楊露禪的小腹,只聽一個「嘭」那個年輕人就被楊露禪用海底針打到了馬路對面的大影壁上,這個年輕人爬起來說了聲「三年後再見」就跑了。楊露禪回到屋裡面一想,以後這個人指不定還得找自己麻煩,心裡很鬱悶,然後就找到張四胖子把自己來這裡的原因說了一下,覺得自己得防一下,決定還是要離開這個地方,到別處躲躲。張四胖子一聽特別可惜,心裡想自己兒子已經學了兩年多了,如果能夠學成楊露禪的功夫那該多好,他就對楊露禪說要是能去四爺那就不用怕了,張四胖子說自己去找四爺的管家王蘭亭說說,活動活動,指不定能去四爺處。四爺是端王,權勢滔天,如果楊露禪能夠到四爺那去授拳,那傷人的事情也就解決了,四爺府的總管王蘭亭對於武術是非常喜歡的,他一聽張四胖子的推薦,然後就在四爺那多說說,四爺也就看重了楊露禪,讓他到王爺府授拳。王蘭亭本人不僅精明而且個人很高,身體也很強壯,楊露禪在教四爺拳法的時候,他就在旁邊邊看邊學,有時候楊露禪娿拿王蘭亭試手,王蘭亭也經常挨打,但是從挨打的時候王蘭亭也就逐漸掌握了太極拳的精華。在四爺的安排下,楊露禪到旗營武術那裡做教官,那時候他教的拳法叫「綿拳」不叫太極拳,而且楊露禪只教旗人,而且還只教近八旗,當時的旗營分為兩個營,一個是練習摔跤身強體壯的東八營,一個是體質較差的西八營,這時候來學習太極拳的王公貴族有很多,但是他們多數人都害怕吃苦,所以學藝不精,只有將軍嶽柱臣和時紹南學掌握了太極拳的真諦,並且拜在楊露禪的門下。後來又有三個人學的不錯,一個是善發勁的凌山,一個是善柔化的全佑,一個是善剛勁的萬春善,但是因為當時等及觀念的原因,所以這三個人拜在了楊露禪兒子班侯的門下。後來因為時紹南得天花沒治好死了,嶽柱臣也在中俄邊境的戰爭中死了,所以楊露禪沒了教拳的心,就辭職了。楊露禪和班侯、建侯兩兒子以及孫子澄甫,祖孫三代都在北京教太極拳,對於太極拳的傳播他們有著非常大的功勞。現在的太極拳宗師王培生先生和當時楊露禪避難的張四胖子的後人有交情,這一段楊露禪的歷史就是聽張四胖子的後人講述的。後來太極拳泰鬥吳圖南先生也在自己所著的《太極拳之研究》這本書中介紹了楊露禪的經歷,故事和王培生先生將的大同小異。吳圖南先生和當時楊露禪避難落腳的張四胖子的後人張伯允結識,又從張先生這裡得到了很多當時楊露禪在張四胖子家授拳的資料,由此可見,這段軼事歷史真實性是非常高的。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