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指玉門嗎(春風不度玉門關)
2023-11-02 10:17:58 3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後臺回復「日曆」可獲取詩詞日曆和免費圖書
今日優課,點擊收聽→格律詩寫作提高班
說起玉門關,詩友們一定馬上會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也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李白的《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就是這些詩所抒發的悲壯蒼涼的情緒,讓我們仿佛窺探到了玉門關從興旺到蒼涼的歷史,也不禁讓我們對這座古老的玉門關塞產生了無限的嚮往,同時想要一探玉門關名字的由來。
據考證,這座玉門關塞始建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時期,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90公裡處的小方盤城,和玉門關之南的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共同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要塞。
有關玉門關名字的由來,則是和張騫通使西域之後,絲綢之路的暢通、東西方文化經濟貿易往來有關。
相傳張騫通使西域後,便有了暢通的溝通東西方文化的道路,張騫將內地的絲綢帶往了西域各國,以交貿易友好,而西域各國也將他們的寶貝拱手送上。
當時,完成了統一大業的西漢王朝,一度還實現了長治久安,正是王宮貴室紛紛鋪張玉器的時候。玉石原料難以滿足用度怎麼辦?
這時,最有商業頭腦的于闐國王出現了,為換回中原王朝的大批絲綢,他派了官兵,專門押解運送和田一帶的玉石,運往內地進行貿易交換。就這樣大量玉石原料就得以源源不斷的運往內地。
不過,官兵押運了幾次後,沒想就出現了怪事:馱運玉石的駱駝一進關樓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運官對此也束手無策。
後來是一個拉駱駝的老人告訴押運官:
"駱駝入關生病,事出有因。咱們長年途經此地運玉石,卻從未想過要祭禮關神。若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若要確保人畜平安,消病除災,最好能用上上好玉石,圍繞著這個關樓大門鑲嵌一圈,也算是祭禮關神了"。
押運官聽後,覺得有理,於是按照老人的建議辦了,下次駱駝再進關樓,果然就沒有出現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的現象了,從此,押運隊伍都能平安到達長安。
而關樓大門也因砌了一圈閃光的玉石,便從此被稱為「玉門關」。
雖然這只是個傳說故事,但是歷史上的玉門關果真和玉石有關。
西漢是我國玉器史上的一座高峰,建立並擁有一整套的用玉制度,在當時已經形成了濃厚的用玉氛圍。不僅如此,西漢的玉器整體的製作水平也都前進了一大步。
「錦衣玉食」就是用來形容西漢王室華貴生活的。從生到死,始終都能發現玉器的影子。
現存漢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又以河北滿城漢墓和廣州南越王漢墓出土的金縷玉衣最為著名。
(圖源百度百科「金縷玉衣」)
海昏侯墓被挖掘時出土了諸多古玉器同樣引人注目,墓室內部處處可見選料上乘的和田玉,並且玉類齊全,玉環、玉佩、玉璧、玉璜、玉磬、玉衣、玉劍等應有盡有,還依舊保持著墓主剛入殮時的光澤。
(圖源百度百科「漢昏候墓」)
由此可見,玉石是西漢王朝很重要的一項物資,而玉門關作為地處內地與西域的交界處的要地,不僅是軍事關隘,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作為西域向東大規模輸入玉石物資的第一道關口,「玉從關外來」,因此也就被命名為玉門關,確切的說是因為和田玉而得名。
喜歡玉石的人,看到這裡,便都會被這漢代古玉從用料到製作工藝到文化氣息上深重的內涵所深深折服,並由衷感到驕傲。
漢代玉器分禮器玉、隨葬玉、陳設玉以及裝飾玉。
其中裝飾玉主要是佩玉、有璧、璜、扈等串珠組成的玉組佩,也有玉舞人佩、玉簪、玉帶鉤、玉劍飾,以及掛在腰帶上的玉印和玉剛卯等精美配飾。
到了現代,玉器也十分受歡迎,尤其是蘇州工藝下的精美玉石,形神合一、傳神入化,讓人驚喜讚嘆之餘,更想「佔為己有」,或收藏欣賞或把玩養心。
而女士穿金戴銀不如戴玉。女士佩戴玉,是氣質,是修養,是渾身流溢的淡然。那種靜棲於一處的含蓄內斂,那種蘊含尊貴與品位的氣質,是戴玉的東方女性才特有的品質。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男性戴玉更多的是身份的象徵,男子佩玉意義非凡。玉的溫潤柔滑、緻密細膩、品位卓絕的特質,無不與謙卑有禮的男子天成合一。
識玉鑑玉、收藏指導
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添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