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適配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18:02:32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音頻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音頻適配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市場上被廣泛使用的話筒是有線話筒,但無線話筒的市場份額也是不容小覷的,無線話筒相比有線話筒的優勢在於:使用時沒有連接線的幹擾以及攜帶方便。然而有很多與話筒配合使用的音頻設備(例如外置音效卡、音響等)不具備無線接收功能,則無法接收無線話筒的音頻信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音頻適配器,包括音頻有線輸入模塊、音頻無線輸入模塊、通道選擇單元以及音頻輸出模塊,所述音頻有線輸入模塊、所述音頻無線輸入模塊分別與所述通道選擇單元的不同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音頻輸出模塊與所述通道選擇單元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音頻有線輸入模塊包括光纖輸入接口和/或同軸輸入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音頻有線輸入模塊包括模擬輸入接口以及與所述模擬輸入接口電性連接的模數轉換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音頻無線輸入模塊包括2.4G音頻無線輸入模塊或者WIFI音頻無線輸入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通道選擇單元的核心晶片為CS8422或WM8805。
進一步地,所述音頻輸出模塊包括模擬輸出接口以及電性連接於所述模擬輸出接口與所述通道選擇單元之間的數模轉換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模擬輸出接口為TRS接口、RCA接口或XLR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音頻輸出模塊包括光纖輸出接口和/或同軸輸出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音頻適配器還包括音頻輸入模塊以及無線輸出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音頻輸入模塊包括模擬輸入接口以及電性連接於所述模擬輸入接口無線輸出模塊之間的模數轉換單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音頻適配器可連接在不具有無線接收功能的音頻設備(例如外置音效卡、音箱)上以實現無線接收的目的。同時該音頻適配器還帶有音頻有線輸入模塊,用戶可以根據發送端設備(例如話筒)的類型在通道選擇單元上做選擇,具體地,當發送端的設備為有線(有線話筒)輸出時,則通過音頻有線輸入模塊與發送端的設備電性連接,當發送端的設備為無線(無線話筒)輸出時,則通過音頻無線輸入模塊與發送端的設備電性連接。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從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音頻適配器第一實施例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音頻適配器第二實施例結構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音頻適配器第三實施例結構框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音頻適配器第四實施例結構框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音頻適配器第五實施例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參考圖1所示,該音頻適配器包括音頻有線輸入模塊、音頻無線輸入模塊、通道選擇單元以及音頻輸出模塊,音頻有線輸入模塊、音頻無線輸入模塊分別與通道選擇單元的不同輸入端電性連接,音頻輸出模塊與通道選擇單元的輸出端電性連接。通道選擇單元用於響應外部的控制命令對音頻有線輸入模塊、音頻無線輸入模塊的連接通道進行切換。該音頻適配器可連接在不具有無線接收功能的音頻設備(例如外置音效卡、音箱)上以實現無線接收的目的。同時該音頻適配器還帶有音頻有線輸入模塊,用戶可以根據發送端的設備(例如話筒)的類型在通道選擇單元上做選擇,具體地,當發送端的設備為有線(有線話筒)輸出時,則通過音頻有線輸入模塊與發送端的設備電性連接,當發送端的設備為無線(無線話筒)輸出時,則通過音頻無線輸入模塊與發送端的設備電性連接。
更佳實施例中,參考圖2所示,音頻有線輸入模塊包括光纖輸入接口和/或同軸輸入接口,當同時包括光纖輸入接口和光纖輸入接口時,通道選擇單元有三個輸入通道,分別連接光纖輸入接口、光纖輸入接口和音頻無線輸入模塊。光纖輸入接口和光纖輸入接口輸入數字SPDIF格式的音頻信號,通道選擇單元接收SPDIF格式的音頻信號,轉換成其他格式的音頻信號。此時音頻適配器相當於一個話筒適配器,使得不帶有光纖輸入接口和/或同軸輸入接口的音頻設備(例如外置音效卡、音箱)能通過音頻適配器與光纖話筒、同軸話筒有線連接並接收該光纖話筒、同軸話筒採集的聲音信號。或者,參考圖3所示音頻有線輸入模塊由模擬輸入接口以及與模擬輸入接口電性連接的模數轉換單元組成。模擬輸入接口輸出模擬音頻信號,通過模數轉換單元轉換成數字I2S格式的音頻信號,通道選擇單元接收I2S格式的音頻信號,轉換成其他格式的音頻信號。此時音頻適配器相當於一個話筒適配器,使得不帶有模擬輸入接口的音頻設備(例如外置音效卡、音箱)能通過音頻適配器與模擬話筒有線連接並接收該模擬話筒採集的聲音信號。
更加實施例中,音頻無線輸入模塊包括2.4G音頻無線輸入模塊或者WIFI音頻無線輸入模塊,不限於此。
更加實施例中,通道選擇單元的核心晶片為CS8422或WM8805,CS8422和WM8805具有格式轉換的作用。CS8422可接收SPDIF格式或I2S格式的音頻信號,輸出I2S格式的音頻信號。WM8805可接收SPDIF格式或I2S格式的音頻信號,輸出I2S格式或SPDIF格式的音頻信號。
更佳實施例中,參考圖4所示,音頻輸出模塊包括模擬輸出接口以及電性連接於模擬輸出接口與通道選擇單元之間的數模轉換單元。更進一步地,模擬輸出接口為TRS接口、RCA接口或XLR接口。數模轉換單元將通道選擇單元輸出的數字I2S格式的音頻信號轉換成模擬音頻信號供帶有模擬輸入接口的音頻設備(例如外置音效卡、音箱)通過模擬輸入接口接收。或者,參考圖5所示,音頻輸出模塊包括光纖輸出接口和/或同軸輸出接口,光纖輸出接口和光纖輸出接口輸出數字SPDIF格式的音頻信號。當通道選擇單元的核心晶片為CS8422,CS8422隻能輸出I2S格式的音頻信號,應該還需要一個格式轉換晶片例如CS8406電性連接在CS8422(作用是將I2S格式的音頻信號轉換成SPDIF格式的音頻信號)與音頻輸出模塊之間。當通道選擇單元的核心晶片為WM8805時,WM8805除了能輸出I2S格式的音頻信號還能輸出SPDIF格式的音頻信號,則不需要經過格式轉換晶片直接與音頻輸出模塊電性連接。
更佳實施例中,音頻適配器還包括音頻輸入模塊以及無線輸出模塊。進一步,音頻輸入模塊包括模擬輸入接口以及電性連接於模擬輸入接口無線輸出模塊之間的模數轉換單元。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音頻適配器將外部音頻設備(例如外置音效卡、音箱)處理完的音頻信號通過無線的方式輸出,例如回傳至帶監聽功能的無線話筒(即無線耳麥)。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