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拋秧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3:35:52 1
專利名稱:水稻拋秧部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水稻拋秧部件,屬於水田種植部件。
專利申請號89215495所述的水稻拋秧機,由於採用柵狀秧箱,秧苗需倒置在秧箱上,工作時很不方便。
本設計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既適用於柵狀秧箱,也適用於現有水稻插秧機秧箱的拋秧部件,應用本設計替代現有水稻插秧機的分插機構,就形成了水稻拋秧機,它能克服上述水稻拋秧機的不足,工作時秧苗不需倒置。
本設計包括拋秧爪、彈簧、滑道及傳動杆件等零部件。拋秧爪彈性鉸接在傳動杆件的曲柄或連杆上,工作時拋秧爪與滑道相配合把秧苗從秧箱上分塊撕下,拋入泥床之中。
因而本設計拋秧效果好,方便實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設計的結構和工作過程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傳動杆件為曲柄,拋秧爪彈性鉸接在曲柄上。
圖1表示了該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表示了該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表示了該實施例的工作示意圖。
圖中〔1〕為曲柄、〔4〕為彈簧、〔5〕為拋秧爪、〔6〕為滑道、〔7〕為秧箱、〔8〕為帶土秧苗、〔9〕為拋秧爪上的彈齒、〔10〕為拋秧爪上的連接板、〔11〕為動力軸,滑道〔6〕固定在機架或秧箱上。
如圖3所示,當曲柄〔1〕逆時針轉動到某一位置時,拋秧爪〔5〕的爪尖伸入秧箱上的帶土秧苗〔8〕之中,此時滑道〔6〕擋住連接板〔10〕,使得在曲柄〔1〕繼續轉動的過程中,連接板〔10〕在滑道〔6〕上滑動,彈簧〔4〕發生彈性變形,秧苗也被爪尖撕下。當連接板〔10〕滑到末端與滑道〔6〕脫離,拋秧爪〔5〕在彈性力及其自身隨曲柄〔1〕轉動而產生的慣性力的作用下,將爪尖撕下的帶土秧苗塊甩出,拋入泥床之中。
第二實施例傳動杆件為多杆機構,如四桿機構、六桿機構等,拋秧爪彈性鉸接在連杆上。
圖4表示了該實施例的工作示意圖。
圖中〔1〕為曲柄、〔2〕為搖杆、〔3〕為連杆、〔4〕為彈簧、〔5〕為拋秧爪、〔6〕為滑道、〔7〕為秧箱、〔8〕為帶土秧苗。拋秧爪〔5〕彈性鉸接在連杆〔3〕上。由於採用四桿機構,在拋秧過程中拋秧爪〔5〕的運動軌跡距地面較高,因此本實施例可以適用於較大的帶土秧苗。
應用本設計替代水稻插秧機中的分插機構,就形成了水稻拋秧機,以提高作業速度和拋秧質量,滿足大面積種植水稻的需要。
權利要求1.一種水稻拋秧部件,包括拋秧爪、彈簧、滑道及傳動杆件(曲柄或多杆機構)等,其特徵在於拋秧爪彈性鉸接在傳動杆件中的曲柄或連杆上。
專利摘要一種水稻拋秧部件,包括拋秧爪、彈簧、滑道及傳動杆件,拋秧爪彈性鉸接在傳動杆件上,工作時與滑道相配合把秧苗從秧箱上分塊撕下,拋入泥床之中。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73647SQ902164
公開日1991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17日
發明者趙勻 申請人:趙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