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
2023-11-02 05:06:22 1
專利名稱: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合於工業化生產的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博落回(Macleaya cor data (Will d) R. Br.)為罌粟科博落回屬植物,其主要活性成 分為苄基異喹啉類(benzylisoquinolines)生物鹼,主要含有血根鹼、白屈菜紅鹼、二氫血 根鹼、二氫白屈菜紅鹼等苯並菲啶類(benzophenanthridines)生物鹼和原阿片鹼、別隱品 鹼等普託品類(protopines)生物鹼,其中血根鹼和白屈菜紅鹼含量較高。傳統方法是以博 落回全草入藥,但研究發現,博落回果實中苯並菲啶類生物鹼的含量較高,可達1.5%以上。 有報導在適當的採收期,博落回葉中苯並菲啶類生物鹼的含量也可達以上。有關博落回提取物工藝研究的文獻資料很多,涉及總生物鹼提取的主要有以下一 些方法酸水熱提法如胡之璧,徐垠等在藥學學報1979年第9期公開的「博落回果實中有 效成分的研究」,其工藝為稀鹽酸熱提,酸提液氨水鹼沉,沉澱酸鹼反覆處理,再用矽膠和 氧化鋁柱層析分離。此類方法鹽酸和氨水都是易揮發物質,影響環保;酸鹼反覆處理,工藝 煩瑣,周期長,提取率和收率都較低;用矽膠和氧化鋁進行分離生產成本較高,處理量較小。 另外有酸液冷浸提取的方法,工藝周期長,提取不完全。液-液萃取法如毛鵬,周樂等在西北農業學報2004年第2期公開的「博落回生 物鹼提取工藝初步研究」,其工藝分別採用氯仿、甲醇及工業乙醇為溶劑,對博落回全草中 的生物鹼進行提取,所得浸膏溶解後調PH值用氯仿分別進行萃取。此類方法過程複雜、操 作煩瑣,不適合工業化生產;總生物鹼類成分提取率低、溶劑消耗大,生產成本高。大孔樹脂分離法如李建成,賀蓮,劉平安在湖南中醫雜誌2004年第2期公開的 「大孔吸附樹脂富集純化博落回總生物鹼工藝研究」,又如鬱建生,鬱建平在江蘇農業科學 2007年第3期公開的「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博落回總生物鹼的研究」。此類方法工藝比 較煩瑣,溶劑消耗較大,產品收率不高,生產成本較高。超聲提取法如王欣,周樂等在西北農業學報2005年第5期公開的「博落回中生 物鹼的超聲提取和分離」,此類方法對設備要求較高,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尚不成熟。液膜分離提取法如馬銘,梁鋒等於2007年12月26日公開的專利「液膜分離提取 博落回中生物界的方法」(申請號為200710035400. 6,公開號為CN101091748A),其工藝為 以食用油作膜溶劑,以SpanSO作表面活性劑,磷酸脂作載體,將博落回酸水超聲提取所得 pH = 4的提取液與乳狀液按乳水體積比為(50 5 50 20)加入提取器中攪拌提取, 水浴加熱破乳分出油層,水相即為博落回中總生物鹼的溶液。此類方法需要用到的試劑繁 多,消耗較大;工藝涉及到超聲提取、水浴,而且乳化提取時乳狀液所佔比例很大,因此處理 能力有限,不易實現工業化規模化生產。酸性乙醇提取法如李慧,肖尚佳在中國醫藥導報2008年第19期公開的「博落回 藥材的提取工藝研究」,其工藝為博落回藥材以80%乙醇、調節pH = 5. 0、60°C溫浸提取。此類方法乙醇消耗大、成本高,所得提取物含量較低。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設備簡單、工藝穩定、生產周期短、環境汙染小、 適合於工業化大生產的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同時本方法製備所得博落回提取物收率 高、成本低、產品質量穩定。將博落回藥材用酸性溶液進行熱滲漉,滲漉液加鹼調pH值至9 10進行鹼沉,沉 澱用低碳醇溶解並加入活性炭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部分溶劑後加酸成鹽析出晶狀沉 澱,沉澱用醇洗去殘留的酸乾燥後即得博落回提取物。所述的博落回藥材為罌粟科博落回屬植物博落回的乾燥成熟果實或適宜採收狀 態的博落回葉,或兩者的混合物。所述的博落回藥材還可選用不同產地的博落回藥材經檢測血根鹼和白屈菜紅鹼 的含量後採用拼配投料的方式,使得原料中血根鹼與白屈菜紅鹼的比例為2 2. 5 (並儘量 保證提取物中血根鹼與白屈菜紅鹼二者比例接近2 1)。所述的酸性溶液為濃度0. 4 1 %的稀硫酸、鹽酸或磷酸;但優選為0. 4 1 %稀 硫酸溶液,其熱滲漉溫度最好不低於45°C,不高於100°C。所述的滲漉液加鹼調至偏鹼性進行鹼沉,其鹼是指NaOH,KOH, Ca (OH) 2但尤其以由 生石灰水洗成的石灰乳即氫氧化鈣調至偏鹼性。所述的低碳醇是指乙醇或甲醇。所描述的加酸進行成鹽,其酸是指濃硫酸或濃鹽酸或濃磷酸,並調pH值為1 3。總鹼或鹽的含量是以血根鹼或鹽和白屈菜紅鹼或鹽計,採用HPLC方法測定的苯 並菲啶類總生物鹼或鹽在提取物中的質量百分比。所述若用濃硫酸成鹽得到的是血根鹼和 白屈菜紅鹼的硫酸氫鹽為主的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硫酸氫鹽。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含量以 原鹼計不低於60%,其中血根鹼不低於40%,白屈菜紅鹼不低於18% ;苯並菲啶類總生物 鹼鹽含量不低於77%。所述若用濃鹽酸成鹽得到的是以氯化血根鹼和氯化白屈菜紅鹼為主 的苯並啡啶類總生物鹼鹽酸鹽,以原鹼計總含量不低於60%,其中血根鹼不低於40%,白 屈菜紅鹼不低於18% ;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鹽含量不低於66% ;所述若用濃磷酸成鹽得到 的是以血根鹼磷酸二氫鹽和白屈菜紅鹼磷酸二氫鹽為主的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磷酸二氫 鹽,其中血根鹼不低於40%,白屈菜紅鹼不低於18%,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磷酸二氫鹽不 低於77%。發明人通過實驗還證明苯並菲啶類生物鹼以原鹼形式存在不太穩定,因此,該提 取物實際上製造成以苯並菲啶類生物鹼鹽形式存在的博落回提取物,主要作為醫藥產品, 獸藥藥物飼料添加劑或獸藥注射劑以及植物源農藥的原料。本發明解決了工業化生產博落回提取物工藝複雜、溶劑消耗大、成本高、收率低等 問題,本發明保證了博落回提取物的產品質量。本發明採用了熱滲漉的形式,對博落回藥材採用熱滲漉進行提取的方法至今尚未 有文獻報導。本發明通過採用熱滲漉的方式,使得整個工藝簡捷,且設備簡單,提取率高,大 大提高了博落回提取物產品的收率,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並適合工業化生產。現有文獻報 道的博落回提取工藝,總鹼(以60%計)收率一般0.5 1%,而通過本發明工藝收率一般在以上甚至高於1.5%。因此使資源的利用率提高50%以上,對節約資源非常有意義。 另外,本發明工藝中採用的是活性炭吸附,提取物中常會因原料帶入一些外源性有毒物質, 如苯並芘、二惡英等,這是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受環境影響、或是原輔料及包裝材料等的 影響,都可能導致提取物中會引入這些有毒物質。發明人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活性炭 對這些有毒物質有較好的脫除效果,因此本發明在醇提過程中加入活性炭進行脫除是必要 的。發明人通過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表明以二噁英為例未加活性碳所得的提取物其二噁英 的毒性當量有時大於200ppt,而加活性碳所得提取物二惡因毒性當量往往小於lppt。另外,發明人還優選採用選用稀硫酸「滲漉」作為最優化的方式,因為鹽酸具有揮 發性,滲漉時可能汙染空氣,還可能對設備造成腐蝕,硫酸比磷酸更方便易得,因此本發明 工藝採用熱稀硫酸液進行滲漉提取作為最優化條件。氫氧化鈣鹼沉因為當使用稀硫酸 或磷酸滲漉時,若使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鹼沉,硫酸根或磷酸根離子以水溶性鈉鹽或鉀 鹽的形式大量的排放到環境中,對下一步的環保處理帶來很大麻煩。因此發明人選用氫氧 化鈣進行鹼沉,這樣在保證生物鹼充分沉澱的同時也沉澱了絕大多數的硫酸根及磷酸根離 子,有利於環保處理。為了進一步使本發明產品質量穩定,發明人優選採用了拼配投料的方式科學合理 的利用藥材資源,並通過研究確定了原料中血根鹼與白屈菜紅鹼比例為1.8 2.5 1(並 儘量接近2 1),可以使得提取物中總生物鹼的含量以原鹼計不低於60%,其中血根鹼不 低於40%,白屈菜紅鹼不低於18%。原料及提取物以血根鹼和白屈菜紅鹼作為標示成分用 HPLC檢測其總生物鹼的含量。發明人還制訂了以血根鹼或鹽和白屈菜紅鹼或鹽計的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或鹽 的含量HPLC檢測方法。基本方法如下精密稱取供試品粉末適量,置於50ml容量瓶內,用 甲醇-1%磷酸水(50 50)溶解,超聲45min,冷卻定容。用0.45 iim的微孔濾膜過濾備用。 流動相乙腈+0. 1 %磷酸水=30+70 (V/V)(每100ml水中加0. lml磷酸);流速1. 0ml/ min ;柱溫35°C ;檢測波長270nm ;進樣體積5 yl,在該條件下進行檢測。用氯化血根鹼、 氯化白屈菜紅鹼做標準對照品計算血根鹼和白屈菜紅鹼總原鹼以及其鹽酸鹽或硫酸氫鹽 或磷酸二氫鹽在提取物中的質量百分比。提取物中總生物鹼的質量百分比以原鹼計不低於60%,其中血根鹼不低於40%,白屈菜紅鹼不低於18% ;根據分子量可換算其鹽在提取物中的質量百分 比以鹽酸鹽計時,血根鹼鹽酸鹽的含量不低於44. 27%,白屈菜紅鹼鹽酸鹽的含量不低於 19. 84%,總生物鹼鹽酸鹽的含量不低於66% (按總鹼含量不低於60%進行換算,結果四 舍五入即得66% );以硫酸氫鹽計時,血根鹼硫酸氫鹽的含量不低於51. 67%,白屈菜紅鹼 硫酸氫鹽的含量不低於23. 01%,總生物鹼硫酸氫鹽的含量不低於77% (按總鹼含量不低 於60%進行換算,結果四捨五入即得77%);以磷酸二氫鹽計時,血根鹼磷酸二氫鹽的含量 不低於51. 67%,白屈菜紅鹼磷酸二氫鹽不低於23. 01%,總生物鹼磷酸二氫鹽不低於77% (按總鹼含量不低於60%進行換算,結果四捨五入即得77% )。現有文獻報導的博落回提 取物,一般不設定總生物鹼含量不低於60% (包括血根鹼不低於40%,白屈菜紅鹼不低於 18%)的指標。發明人旨通過該發明專利,使工業化規模生產獲得的產品是相對穩定的,從 而制定了該指標範圍。本發明包括以下實施步驟
(1)熱滲漉將博落回藥材用10倍 30倍量,45 100°C 0. 4 1 %的稀硫酸溶 液滲漉;(2)鹼沉用生石灰水洗成的石灰乳中和滲漉液並調至pH = 9 10 ;(3)沉澱醇提沉澱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溶劑量為沉澱量的8 10倍量,並加入 活性炭,每次提取1 2小時;(4)成鹽乙醇提取液回收部分溶劑乙醇後加濃硫酸調pH = 1 3進行成鹽,所 得桔紅色沉澱用醇洗去殘留的酸後乾燥即得苯並菲啶總鹼硫酸氫鹽不低於77%的博落回 提取物。選用鹽酸成鹽得到氯化博落回苯並菲啶總鹼鹽的提取物;選用硫酸成鹽得到博落 回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硫酸氫鹽的提取物;選用磷酸成鹽得到博落回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 磷酸二氫鹽的提取物。但無論是以哪種成鹽方式,其以血根鹼和白屈菜紅鹼為代表的苯並 菲啶類總生物鹼以原鹼計質量百分比彡60%,其中血根鹼彡40%,白屈菜紅鹼彡18%,質 量要求是一致的,但不同的鹽在提取物中的質量百分比相差較大。因此,在制訂博落回提取 物質量標準和測定其含量時,原則上以原鹼代表產品質量為最佳。苯並菲啶類生物鹼與硫酸及磷酸成鹽產物的確證博落回中主要的苯並菲啶類生 物鹼成分主要為血根鹼及白屈菜紅鹼。用鹽酸成鹽得到氯化血根鹼及氯化白屈菜紅鹼,這 個是明確的;用硫酸成鹽得到的是血根鹼硫酸氫鹽及白屈菜紅鹼硫酸氫鹽,這一點發明人 通過如下實驗進行研究確證取高純度血根鹼(98% ),用95%的乙醇回流溶解,分成2份,一份加濃硫酸成鹽 得沉澱,沉澱用95 %的乙醇重結晶2次得Ai,精密稱取~溶解於蒸餾水中,加分析純氫氧化 鈉調pH = 9左右,靜置,抽濾得沉澱,沉澱用適量蒸餾水洗滌後乾燥至恆重得A2,精密稱重; 一份加濃鹽酸成鹽得沉澱,沉澱用95%的乙醇重結晶2次得&。精密稱取&溶解於蒸餾水 中,加分析純氫氧化鈉調PH = 9左右,靜置,抽濾得沉澱,沉澱用適量蒸餾水洗滌後乾燥至 恆重得B2,精密稱重。已知血根鹼分子量M[C2QH14N04]為332. 33血根鹼鹽酸鹽分子量M[C2QH14N04 C1]為367. 83若是血根鹼硫酸鹽其分子量M[C2QH14N04+ 1/2 (S042—)]為380. 33若是血根鹼硫酸氫鹽其分子量M[C2(1H14N04 HS04]為429. 33M[C20H14N04 C1]/M[C20H14N04] = 1. 1068M[C20H14N04+ l/2(S042-)]/M[C2。H14N04] = 1. 1444M[C20H14N04 HS04]/M[C20H14N04] = 1. 2919通過多次重複實驗,所得Bi/B2之值與1. 1068吻合,所得、/^2之值與1. 2919吻合 而與1. 1444不吻合,因此血根鹼與硫酸成鹽的產物為[C2QH14N04 HS04]。同樣的方法證實 得白屈菜紅鹼與硫酸成鹽的產物為[C21H18N04*HS04]。另外通過HPLC以氯化物為標準品對 樣品含量進行分析測試和換算也應證苯並菲啶類生物鹼與硫酸成鹽的產物是硫酸氫鹽。同 樣的方法確證苯並菲啶類生物鹼與磷酸成鹽的產物是磷酸二氫鹽。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旨在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實施例1 取安徽產博落回果實1000g,用10L不低於80°C的0. 5%硫酸溶液進行滲漉,滲漉 液加入氫氧化鈉調PH = 10鹼沉,所得沉澱用9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乙醇1L,加 適量活性炭粉末,回流2小時;第2次加乙醇0. 8L,加活性炭粉末,回流1小時,合併兩次乙 醇提取液,濃縮回收乙醇至約0. 8L時邊攪拌邊向濃縮液中加濃硫酸調pH = 3,過濾得桔紅 色沉澱,沉澱用乙醇將酸洗淨,乾燥即得博落回提取物11. 8g,總生物鹼含量為69. 56% (血 根鹼含量為46. 54%,白屈菜紅鹼含量為23. 02% ) 實施例2 取安徽產博落回果實600g,總生物鹼含量為1.68% (血根鹼含量為1. 13%,白 屈菜紅鹼含量為0. 55% ),另取廣西產博落回果實400g,總生物鹼含量為1. 14% (血根鹼 含量為0. 73%,白屈菜紅鹼含量為0. 41% ),將兩份原料充分混合,用20L不低於50°C的 0. 5%鹽酸溶液滲漉,滲漉液加入氫氧化鉀調pH = 9鹼沉,所得沉澱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 第1次加90%的乙醇1L,加活性炭粉末,回流2小時;第2次加90%乙醇0. 8L,加活性炭粉 末,回流2小時,合併兩次醇提液,濃縮回收乙醇至濃縮液體積約為0. 8L,邊攪拌邊向濃縮 液中加濃鹽酸調PH = 2,過濾得桔紅色沉澱,沉澱用乙醇將酸洗淨,乾燥即得博落回提取物 12. 5g,總生物鹼含量為63. 35% (血根鹼含量為42. 14%,白屈菜紅鹼含量為21. 21% )0實施例3 取廣西產博落回果實1000g,用20L 60°C 0. 8%的磷酸溶液滲漉,滲漉液加入氫氧 化鈣調pH = 10鹼沉,所得沉澱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甲醇1. 5L,加活性炭粉末,回流2小 時;第2次加甲醇1. 2L,加活性炭粉末,回流1小時,合併兩次醇提液,濃縮回收甲醇至濃縮 液體積約為1L,邊攪拌邊向濃縮液中加濃磷酸調pH= 1,過濾得桔紅色沉澱,沉澱用甲醇將 酸洗淨,乾燥即得博落回提取物10. 5g,總生物鹼含量為64. 91% (血根鹼含量為44. 77%, 白屈菜紅鹼含量為20. 14%)。實施例4:取湖南產博落回果實1000g,用20L不低於80°C 0. 5%的硫酸溶液滲漉,滲漉液加 入氫氧化鈣調PH = 9鹼沉,所得沉澱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90%的乙醇1. 6L,加適量活 性炭粉末,回流2小時;第2次加90%乙醇1. 3L,加活性炭粉末,回流2小時,合併兩次醇提 液,濃縮回收乙醇至濃縮液體積約為1L,邊攪拌邊向濃縮液中加濃硫酸調pH = 2,過濾得桔 紅色沉澱,沉澱用乙醇將酸洗淨,乾燥得博落回提取物15. 6g,總生物鹼含量為66. 53% (血 根鹼含量為45. 51%,白屈菜紅鹼含量為21. 02% )。
權利要求
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博落回藥材用酸性溶液進行熱滲漉,滲漉液加鹼調pH值至9~10進行鹼沉,沉澱用低碳醇溶解並加入活性炭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部分溶劑後加酸成鹽析出晶狀沉澱,沉澱用醇洗去殘留的酸乾燥後即得博落回提取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45°C<熱滲漉 溫度< 100°C ;所述的酸性溶液為0. 4 稀硫酸、鹽酸或磷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酸性溶 液為稀硫酸。
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鹼沉中 的鹼是指 NaOH、KOH 或 Ca (OH) 2.。
5.根據權利要求書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 述鹼沉中的鹼用的是生石灰水洗成的石灰乳。
6.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酸 進行成鹽過程中所使用的酸是指濃硫酸或濃鹽酸或濃磷酸,並調PH值為1 3。
7.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博落 回可選用不同產地的博落回藥材原料經檢測血根鹼和白屈菜紅鹼的含量後採用拼配投料 的方式,使得原料中血根鹼與白屈菜紅鹼二者比例為1.8 2. 5 1。
8.根據權利要求書6或7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濃 硫酸成鹽得到的是以血根鹼和白屈菜紅鹼的硫酸氫鹽為主的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硫酸氫 鹽;苯並菲啶類總生物鹼含量以原鹼計不低於60%,血根鹼不低於40%,白屈菜紅鹼不低 於 18%。
9.根據權利要求書6或7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苯並菲啶總生物鹼鹽,其特徵在於採用濃鹽酸成鹽得到的是以氯化血根鹼和氯化白屈菜 紅鹼為主的苯並啡啶類總生物鹼鹽酸鹽;苯並啡啶類總生物鹼含量以原鹼計不低於60%, 其中血根鹼不低於40%,白屈菜紅鹼不低於18%。
10.根據權利要求書6或7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 濃磷酸得到的是以血根鹼磷酸二氫鹽和白屈菜紅鹼磷酸二氫鹽為主的苯並菲啶類生物鹼 鹽酸二氫鹽;苯並啡啶類總生物鹼含量以原鹼計不低於60%,其中血根鹼不低於40%,白 屈菜紅鹼不低於18%。
11.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低碳 醇是指乙醇或甲醇。
1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博落 回藥材為罌粟科博落回屬植物博落回的乾燥成熟果實,或是博落回葉或是兩者的混合物。
1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1)熱滲漉 將博落回藥材用10倍 30倍量,45 100°C 0. 4 的稀硫酸溶液滲漉;(2)鹼沉用生石灰水洗成的石灰乳中和滲漉液並調至pH= 9 10 ;(3)沉澱醇提沉澱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溶劑量為沉澱量的8 10倍量,並加入活性 炭,每次提取1 2小時;(4)成鹽乙醇提取液回收部分溶劑乙醇後加濃硫酸調pH= 1 3進行成鹽,所得桔紅色沉澱用醇洗去殘留的酸後乾燥即得苯並菲啶總 鹼硫酸氫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將博落回藥材用酸性溶液進行滲漉,滲漉液加鹼調至偏鹼性進行鹼沉,沉澱用低碳醇溶解,並加入適量的活性炭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部分溶劑後加酸成鹽析出桔紅色晶狀沉澱,沉澱濾過用醇洗去殘留的酸乾燥後即得博落回提取物。該提取物主要成分是以血根鹼和白屈菜紅鹼為代表的苯並菲啶類生物鹼鹽,以原鹼計總含量不低於60%,其中血根鹼不低於40%,白屈菜紅鹼不低於18%。該博落回提取物的製備方法設備簡單、工藝穩定、生產周期短、環境汙染小;所得提取物收率高、成本低、產品質量穩定。
文檔編號A61K36/66GK101849994SQ20091004304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3日
發明者曾建國, 羅煉輝, 談滿良 申請人:湖南省中藥提取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