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5:30:17 1
專利名稱:毫米波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一種用於雷達、通訊、輻射測量和醫療等領域的毫米波發生器。
毫米波技術已在工業、農業、國防和醫學生物學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現有技術中,一種毫米波發生器是由噪聲振蕩器和發射天線組成,其工作電壓高達2千伏,帶來高壓危險性,操作不安全,且設備體積大而笨重,使用極不方便。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工作電壓低、安全可靠、體積小、使用方便的毫米波發生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創造採用下述技術方案本毫米波發生器與現由技術一樣包含有一個作為發射天線的角錐喇叭體,其特點是一個直流偏置的耿氏管經隔離器連接角錐喇叭體。由於採用耿氏管,工作電壓僅為4.5伏左右,低壓操作安全可靠,而且體積小。
上述的耿氏管可安置在一個主腔體內,耿氏管的陰陽極均裝配在主腔體的兩側面,其陽極由陽極座及陽極螺釘從主腔體一側引出,其陰極直接由陰極螺釘從主腔體的另一側引出。陰極與陽極之間由絕緣柱隔離。調節陽極螺釘或者陰極螺釘的相對位置,可改變耿氏管在主腔體內的位置,從而可改變諧振頻率和發射功率。
上述的主腔體的後端部可安裝一個能調節位置的調節活塞,主腔體的前端連接隔離器。改變調節活塞在主腔體內的前後位置,即可改變諧振腔的空間大小,從而可改變諧振頻率和發射功率。
本發明創造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顯而易見的優點本毫米波發生器工作電壓低,因而操作安全可靠;體積小,重量輕,便於移動應用,使用方便。
本發明創造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
給出。附圖是本發明創造的剖面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作進一步的描述本毫米波發生器有一個耿氏管15,其陽極由陽極座13及陽極螺釘12引出,其陰極直接由陰極螺釘22引出。陰極與陽極間由絕緣柱11起隔離絕緣作用。陰陽極均裝配在主腔體10的兩側面。主腔體10的一端有調節盤21和調節活塞20,通過壓環19和緊環18由螺釘16與後蓋17聯繫起來。主腔體10的另一端通過螺釘9與隔離器8的一端聯繫起來。而隔離器8的另一端通過方法蘭6和螺母7與波導管5聯繫起來。而波導管5的另一端與角錐喇叭體4焊接在一起。角錐喇叭體4的喇叭口通過窗環2和透射窗1鎖緊。而窗環2和透射窗1通過輻射器前外殼3與輻射器後外殼14聯成一個整體。
當耿氏管15的陰極螺釘22和陽極螺釘12加上直流電壓後,即開始振蕩,產生毫米波。通過調節陽極螺釘12或者陰極螺釘22的相對位置,可改變耿氏管15在主腔體10內的位置,從而可改變諧振頻率和發射功率。調節活塞20在主腔體10內的前後位置,可改變諧振腔的空間大小,從而可改變諧振頻率和發射功率。
本毫米波發生器可應用於雷達、通訊、輻射測量領域。亦可應用於農業上的種子乾燥殺蟲,農產品分級識別。還可應用於食品工業的食品防黴殺菌、脫水保鮮。尤其適用於生物醫學領域,通過毫米波能量導入體內,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調節神經系統,改善免疫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雷達、通訊、輻射測量和醫療等領域的毫米波發生器,包括一個作為發射天線的角錐喇叭體4,其特徵在於一個直流偏置的耿氏管15經隔離器8連接角錐喇叭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發生器,其特徵在於耿氏管15安置在一個主腔體10內,耿氏管15的陰陽極均裝配在主腔體10的兩側面,其陽極由陽極座13及陽極螺釘12從主腔體10一側引出,其陰極直接由陰極螺釘22從主腔體10的另一側引出,陰極與陽極之間由絕緣柱11隔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毫米波發生器,其特徵在於主腔體10的後端部安裝一個能調節位置的調節活塞20,主腔體10的前端連接隔離器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創造主要由耿氏管、主腔體、隔離器、波導管和角錐喇叭體組成。它可方便地改變諧振頻率和發射功率。本發明創造工作電壓低,操作安全可靠,體積小,使用方便,適用於雷達、通訊、輻射測量和醫療等領域。
文檔編號H03B9/12GK1092221SQ9311251
公開日1994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1993年8月6日 優先權日1992年10月8日
發明者方元法, 王光溢, 沈慶華, 陳齊淦, 陳荷鳳, 張新國, 劉明珠, 郝世華 申請人:上海工業大學電子儀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