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及製備方法
2023-12-03 09:27:11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領域,尤其是涉及防治盜汗症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出汗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具有調節體溫,調整體液,排洩機體內廢物的作用。生理性出汗主要見於炎熱季節、室溫過高、衣著過厚、精神緊張或劇烈運動過後等。若無上述現象而汗出不止,屬於病症,其病因是陰陽失調、腠理不固。中醫學認為,盜汗症是因「陰虛」所致。盜汗症的症狀表現為睡眠時出汗,醒後自止,五心煩熱,口乾咽燥,顴紅。目前,國內外治療盜汗症的方法較多,如西醫治療法、中醫治療法。但是,在治癒率、治療手段、治療費用等方面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經檢索未發現有與本發明相同的配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目前在治療盜汗症上的不足之處,並提供一種方便、簡單、費用低且治癒率較高的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及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五倍子18-24克,稀米漿適量。
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其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將配比量五倍子除去雜質,焙乾,研成細度為80目的藥粉,備用。使用時,取五倍子細藥粉6-8克,用適量稀米漿調成糊狀藥物即成。
本發明敷臍藥物裡五倍子具有斂肺降火、澀腸、止汗作用;稀米漿具有補中益氣、除渴止瀉作用。上述原料經有機組合和辯證配伍,通過敷於臍部,使藥物經臍部滲透經絡血脈運行全身,發揮斂肺降火、固表止汗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癒盜汗症的目的。
使用本發明的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治療盜汗症有如下特點治療方便、費用低、見效快、無刺激、無副作用。
使用方法1、用量每日換藥一次。
2、取糊狀藥物8-10克敷於臍上,用紗布包紮後固定即可。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的原料配方五倍子18克,稀米漿適量。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將配比量五倍子除去雜質,焙乾,研成細度為80目的藥粉,備用。使用時,取五倍子細藥粉6-8克,用適量稀米漿調成糊狀藥物即成。
實施例2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的原料配方五倍子24克,稀米漿適量。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將配比量五倍子除去雜質,焙乾,研成細度為80目的藥粉,備用。使用時,取五倍子細藥粉6-8克,用適量稀米漿調成糊狀藥物即成。
治療效果療效標準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治療盜汗症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於盜汗症症狀是否消失。用藥3天為1個療程。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癒——盜汗症症狀全部消失;好轉——盜汗症症狀部分消失;無效——用藥1個療程後,盜汗症症狀毫無消失。
效果用該藥物治療盜汗症患者14例,治療1個療程,其中治癒11例,好轉3例,治癒率為79%,有效率為10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及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五倍子18-24克,稀米漿適量。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盜汗症的敷臍藥物及製備方法,涉及治療盜汗症的中草藥配方,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五倍子18-24克,稀米漿適量。本發明的特點是治療方便、費用低、見效快、無刺激、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56GK1915390SQ200610125980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5日
發明者袁愛仙, 方君軍, 葉志群 申請人:袁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