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及其用途
2023-12-03 09:26:31
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及其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及其用途,包括治療有效成份和藥學上可用的載體,所述治療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製得:腫節風1~3份、魚腥草1~2份和筋骨草1~2份。藥理實驗證明該中藥組合物具有抗菌、抗炎、解熱、鎮痛的作用,其與阿莫西林合用有協同抑菌作用,臨床上可用於製備輕、中度的感染性疾病和抗生素的輔助用藥,該發明有望解決抗生素過度使用引起的不良反應、以及防止或延緩耐藥菌株的產生。
【專利說明】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及其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用作輕、中度的感染性疾病治療藥物或抗生素輔助用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0002]由病原體所致的各種輕、中度感染性疾病,包括如咽炎、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牙周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皮膚軟組織感染、單純性尿路感染(膀胱炎)和複雜性尿路感染、急性腎盂腎炎及直腸感染等,是臨床上的覺病、多發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痛苦。臨床上對各種輕、中度感染性疾病主要採用抗生素治療,正確地使用抗生素通常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從弗萊明1929年發表《論青黴菌培養物的抗菌作用》論文算起,抗生素與人類疾病的作戰已歷80年。然而,由於抗生素的全民式濫用,促使細菌進化成具有強耐藥能力、醫生對它幾乎束手無策的「超級細菌」,抗生素濫用的結果是我們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價。目前,具有強耐藥能力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醫院內感染的分離率已高達60%以上,以結核病為例,曾經因為抗生素的殺菌威力而一度近乎絕跡的結核病已捲土重來,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將近1000萬個結核病病例,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結核病,從這些患者分離出來的結核病病菌多數是具有強耐藥能力的所謂「超級細菌」,我們仿佛又回到了無抗生素時代。
[0003]因此,如何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劑量、使用頻率,成為輕、中度感染性疾病治療過程中的緊迫性問題。中藥具有抗生素所不具備的安全、低毒、有效、耐藥性低的獨特特點,為解決抗生素濫用問題提供了有用的解決手段,從業者開始考慮由中藥複方配合抗生素使用治療輕、中度感染性疾病。
[0004]腫節風,為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的乾燥全株,具有抗菌消炎、祛風通絡、活血散結的功效。用於肺炎、闌尾炎、蜂窩組織炎、風溼痺痛、跌扑損傷、腫瘤等。
[0005]魚腥草,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乾燥地上部分,產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為我國民間常用草藥,可在夏、秋季開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揀去雜草,鮮用或曬乾,以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溼疹、禿瘡、疥癬等。
[0006]筋骨草,唇形科筋骨草屬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原產美國。主產江蘇、安徽、浙江、上海、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春、夏、秋均可採集,曬乾或鮮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的作用。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
[0007]另一方面,在治療各種炎症之時,用於患者還往往具有疼痛、發熱的症狀,因此,往往需要同時服用止疼解痙和降溫的藥物,而這一類的藥物往往具有相當的副作用,而不利於患者的恢復。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
[0009]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的用途。
[0010]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0011]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包括治療有效成份和藥學上可用的載體,所述治療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製得:腫節風I~5份、魚腥草I~5份和筋骨草I~5份。
[0012]雖然在民間和臨床上,上述三種中藥均可單獨或複方使用用於治療各種炎症,但將上述三種中藥合用,發揮彼此的優勢功效,用於治療各種輕、中度感染性疾病,還屬首次。再者,上述三種中藥的聯合使用具有退熱、鎮痛的作用,在使用該中藥組合物進行治療之時,無需額外使用止疼解痙和降溫的藥物。
[0013]在推薦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治療有效成份使用以下的方式製得:
[0014]a、取上述重量配比的魚腥草、腫節風和筋骨草,用水或30-95%乙醇提取,過濾;
[0015]b、直接濃縮至清膏;
[0016]C、乾燥直接製得。
[0017]在推薦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治療有效成份也可以採用如下的方式製得:
[0018]a、取上述重量配比的魚腥草,以揮髮油提取法製備得到魚腥草揮髮油,藥渣備用;
[0019]b、取上一步驟工藝的藥渣,與上述重量配比的腫節風、筋骨草合併,用水或30-95%乙醇提取,過濾;
[0020]C、濃縮後經大孔樹脂精製、濃縮;
[0021]d、與步驟a製備的魚腥草揮髮油合併、乾燥,得到治療有效成份。
[0022]在推薦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治療有效成份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製得:腫節風I~3份、魚腥草I~2份和筋骨草I~2份。
[0023]在推薦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大孔樹脂型號可以選自D101、HPD-600、HPD-826、AB-8、HPD-400或HPD722中的至少一種。
[0024]在推薦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為口服製劑。
[0025]在推薦的實施例中,所述口服製劑為片劑、丸劑、丹劑、散劑、顆粒劑、粉劑、膠囊劑、含片或泡騰片。
[0026]在推薦的實施例中,所述載體包括但不限於填充劑、崩解劑、粘合劑、潤溼劑、潤滑劑,所述填充劑為澱粉、糊精、乳糖、鹿糖、糖粉、微晶纖維素、葡萄糖、葡甲胺、氨基葡萄糖、甘露醇、硫酸鈣或硫酸氫鈣;崩解劑為羥丙纖維素、羧甲基澱粉鈉、交聯聚維酮、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或交聯羥丙甲基纖維素;粘合劑為羥丙甲基纖維素鈉或聚維酮;潤溼劑為水或乙醇;潤滑劑為硬脂酸鎂或滑石粉。
[0027]另外, 申請人:還在研究中發現,上述中藥組合物具有在製備用於治療輕、中度的感染性疾病藥物和/或抗生素輔助用藥中的用途。
[0028]在推薦的實施例中,所述輕、中度的感染性疾病為咽炎、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牙周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皮膚軟組織感染、單純性尿路感染(膀胱炎)和複雜性尿路感染,急性腎盂腎炎及直腸感染等。
[0029]除非特別指明,這裡所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的含義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一般技術人員通常所理解的含義相同。同樣,所有在此提及的出版物、專利申請、專利及其他參考資料均引入本發明作為參考。
[0030]本發明採用體外抑菌、體內抑菌、抗炎、解熱、鎮痛等藥理實驗模型,發現以上藥物單獨使用或與抗生素聯合用藥,具有抑菌、抗炎、解熱、鎮痛的作用,可在臨床上用於治療輕、中度的感染性疾病,代替或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並減少止疼解痙和降溫的藥物的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為大鼠解熱試驗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實施例1
[0033]腫節風100g,魚腥草500g,筋骨草100g,加入藥材重量8倍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合併提取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相對密度1.25-1.30 (60°C熱測)的清膏,乾燥後製得82g治療有效成分。
[0034]實施例2
[0035]腫節風500g,魚腥草100g,筋骨草500g,加入藥材重量10倍的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lh。合併提取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相對密度1.05-1.15 (60°C熱測)清膏,濃縮液加到經預處理後的DlOl大孔樹脂柱上,吸附,用2倍柱體積的水進行洗脫後,再用3倍柱體積70%乙醇洗脫,收集該乙醇洗脫部分,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成流浸膏,噴霧乾燥,製備得到治療有效成分68g 。
[0036]實施例3
[0037]取腫節風300g,魚腥草200g,筋骨草200g,加入12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併提取液,減壓成相對密度1.05-1.15 (60°C熱測)清膏,加到經預處理後的AB-8大孔樹脂柱上,吸附;用3倍柱體積的水進行洗脫後;再用4倍柱體積50%乙醇洗脫,收集該乙醇洗脫部分,回收乙醇,並濃縮成清膏,噴霧乾燥,製備得到有效成分41g。
[0038]實施例4
[0039]取魚腥草200g,置揮髮油提取器中,收集揮髮油,備用。魚腥草藥渣,加腫節風200g,筋骨草100g,加入12倍量水(6L)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併提取液,減壓濃縮成
1.05-1.15 (60°C熱測)清膏,加到經預處理後的HPD-600大孔樹脂柱上,吸附;用3倍柱體積的水進行洗脫後;再用4倍柱體積的50%乙醇洗脫,收集該乙醇洗脫部分,回收乙醇,並濃縮成清膏,噴霧乾燥成乾粉,加入揮髮油,乾燥,製備得到有效成分35g。
[0040]實施例5
[0041]取魚腥草100g,置揮髮油提取器中,收集揮髮油,用環糊精包合,備用。魚腥草藥渣,加腫節風100g,筋骨草100g,加入12倍量水(6L)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併提取液,減壓濃縮成1.05-1.15 (60°C熱測)清膏,加到經預處理後的HPD-600大孔樹脂柱上,吸附;用3倍柱體積的水進行洗脫後;再用4倍柱體積的50%乙醇洗脫,收集該乙醇洗脫部分,回收乙醇,並濃縮成清膏,噴霧乾燥成乾粉,加入上述揮髮油包合物,制粒,乾燥,充填膠囊。
[0042]本發明提供的試驗動物藥效學、臨床應用結果及急性毒性試驗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0043]試驗例1:本發明藥物的體外抑菌試驗
[0044]樣品:實施例1製備得到的提取物
[0045]方法:取製備完畢的含藥平板,每板用記號筆標記並劃為等分3塊,移液槍準確滴加20 μ I菌懸液,1/5、1/10、1/20、1/40含藥平板上均按上述操作加入菌懸液。製備完畢有菌含藥平板放入恆溫培養箱中培養12h,觀察記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3種菌在1/5、1/10、1/20、1/40含藥平板生長情況,最小抑菌濃度(MIC):在特定環境下孵育24小時,可抑制某種微生物出現明顯增長的最低藥物濃度即最小抑菌濃度,用於定量測定體外抗菌活性。12h後觀察各含藥平板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生長情況,即得出三草提取物體外抑菌最低抑菌濃度MIC。
[0046]結果:如表1所示
[0047]表1體外抑菌試驗
[0048]
【權利要求】
1.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包括治療有效成份和藥學上可用的載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治療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製得:腫節風1~5份、魚腥草1~5份和筋骨草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治療有效成份使用以下的方式製得: a、取所述重量配比的魚腥草、腫節風和筋骨草,用水或30-95%乙醇提取,過濾; b、直接濃縮至清膏; C、乾燥直接製得。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治療有效成份使用以下的方式製得: a、取所述重量配比的魚腥草,以揮髮油提取法製備得到魚腥草揮髮油,藥渣備用; b、取上一步驟工藝的藥渣,與所述重量配比的腫節風、筋骨草合併,用水或30-95%乙醇提取,過濾; C、濃縮後經大孔樹脂精製、濃縮; d、與步驟a製備的魚腥草揮髮油合併、乾燥,得到治療有效成份。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治療有效成份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製得:腫節風1~3份、魚腥草1~2份和筋骨草1~2份。
5.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大孔樹脂型號選自 D101、HPD-600、HPD-826、AB-8、HPD-400 或 HPD722 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為口服製劑。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口服製劑為片劑、丸劑、丹劑、散劑、顆粒劑、粉劑、膠囊劑、含片或泡騰片。
8.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載體包括但不限於填充劑、崩解劑、粘合劑、潤溼劑、潤滑劑,所述填充劑為澱粉、糊精、乳糖、蔗糖、糖粉、微晶纖維素、葡萄糖、葡甲胺、氨基葡萄糖、甘露醇、硫酸鈣或硫酸氫鈣;崩解劑為羥丙纖維素、羧甲基澱粉鈉、交聯聚維酮、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或交聯羥丙甲基纖維素;粘合劑為羥丙甲基纖維素鈉或聚維酮;潤溼劑為水或乙醇;潤滑劑為硬脂酸鎂或滑石粉。
9.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的退熱鎮痛中藥組合物在製備用於治療輕、中度感染性疾病藥物和/或抗生素輔助用藥中的用途。
【文檔編號】A61P31/00GK103893353SQ201410150098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5日
【發明者】吳符火, 梁一池, 陳強, 李富豔 申請人:福建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