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部分下抽氣的高溫旋風氣固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0:52:16 1
專利名稱:帶部分下抽氣的高溫旋風氣固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部分下抽氣的高溫旋風氣固分離器,特別是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應用的高溫旋風氣固分離器。
眾所周知,氣固分離器是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在爐膛內燃燒產生的熱煙氣夾帶著固體顆粒逸出爐膛,進入氣固分離器。在分離器中,煙氣流出至尾部煙道,較大的固體顆粒則被分離下來,回送至爐膛,以實現熱量傳遞和固定碳充分燃盡的目標。目前,國內外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應用的氣固分離裝置多採用旋風式氣固分離器,種類眾多。較常見的為立式、高溫旋風分離裝置,又可分為非冷卻式和冷卻式兩種;以出氣方式分為上出氣和下出氣兩種。由於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產生的飛灰粒徑篩分較寬,而一般分離器為單級工作的方式,99%分離效率粒徑為150微米左右,使大於該粒徑的顆粒大多數被分離下來,而較小的顆粒則從分離器出口逸出,進入鍋爐尾部。實際運行表明,現有鍋爐進入尾部飛灰佔總灰份的份額達70%-80%,且其中較大顆粒直徑為煤粉爐飛灰的3-4倍,煙塵高濃度和大粒徑加劇尾部磨損;其次,由於停留時間短暫,這些較細的飛灰含碳量較高,達到15%-30%左右,其中,形成高活性的物質的生成反應不足,一方面使燃燒效率減低,另一方面飛灰含碳高,活性低,難以實現灰渣的資源化利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上採用一種降低顆粒的分離粒徑,使更細的顆粒被分離下來的高溫旋風分離器系統。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帶部分下抽氣的旋風分離器,在一級旋風分離器下出口設有集灰倉,集灰倉上開有抽氣孔,一級旋風分離器部分煙氣被向下抽出,經過集灰倉的抽氣孔,被抽氣體進入高速、小直徑的二級旋風分離器。二級旋風分離器分離出來的顆粒大部分通過回送鎖氣器下面的灰道送回再燃燒,小部分通過排出鎖氣器直接排出爐體。
下面結合附圖
做進一步的說明圖中;(1)一級旋風分離器、(2)集灰倉、(3)J型回灰閥(4)抽吸菸道(5)二級旋風分離器(6)回送鎖氣器(7)爐膛(8)排出鎖氣器(9)分離器中心筒(10)抽氣孔(11)引氣器燃燒產生的煙氣從爐膛進入一級旋風分離器,大部分煙氣由分離器中心筒逸出,5%-15%的煙氣與分離灰一起進入下置集灰倉。集灰倉頂部開有抽氣孔,通過抽吸菸道聯接二級旋風分離器。二級旋風分離器的引出管道上裝有引氣器或與壓力更低的煙道相聯接,為抽氣提供動力。為降低鎖氣器溫度,有時也可將引氣器置於二級旋風分離器之前。較大粒徑的顆粒落入集灰倉,通過J型回灰閥送回爐膛再燃燒。集灰倉內無法分離下來的細小顆粒被抽吸氣流帶入二級旋風分離器。二級旋風分離器採用高速、小截面直徑結構,以將細小顆粒分離下來。其大部分回送至爐膛,小部分直接排出,避免進入尾部受熱面。
本發明一方面保留了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原有的一級高溫旋風分離器;由於增加了部分下抽氣和二級旋風分離器及排出部分細灰,從而實現提高鍋爐或煅燒爐總體顆粒分離效率,增強爐內循環,提高鍋爐燃燒效率,減少尾部飛灰量,降低飛灰粒徑,減少尾部受熱面磨損,降低飛灰含碳量,提高細灰活性,更容易實現灰渣資源化的目標。
權利要求
1.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所使用的帶部分下抽氣的高溫旋風氣固分離器,其特徵在於在一級旋風分離器下出口設有集灰倉,集灰倉上開有抽氣孔,一級旋風分離器部分煙氣被向下抽出,經過集灰倉的抽氣孔,被抽氣體進入高速、小直徑的二級旋風分離器。二級旋風分離器分離出來的顆粒大部分通過回送鎖氣器下面的灰道送回再燃燒,小部分通過排出鎖氣器直接排出爐體。
2.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所使用的帶部分下抽氣的高溫旋風氣固分離器,其特徵在於二級旋風分離器的引出管道上裝有引氣器或與壓力更低的煙道相聯接,為抽氣提供動力。
3.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所使用的帶部分下抽氣的高溫旋風氣固分離器,其特徵在於為降低鎖氣器溫度,有時也可將引氣器置於二級旋風分離器之前。
全文摘要
一種帶部分下抽氣的高溫旋風氣固分離器,用於循環流化床鍋爐或煅燒爐。本發明在原一級高溫旋風分離器後設置部分下抽氣器及二級高溫旋風分離器。分離過程中,部分煙氣被抽入一級分離器下出口連接的集灰倉,再經抽氣孔進入二級分離器。二級分離的顆粒經不同鎖氣器分別回燃和排出爐體。從而實現提高總體顆粒分離效率,減少尾部飛灰量、降低飛灰粒徑、減少受熱面磨損;提高燃燒效率、降低飛灰含碳量、提高飛灰活性的目標。
文檔編號B04C5/24GK1315229SQ0010350
公開日2001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24日
發明者張 誠 申請人:張 誠, 陳勖, 程蔭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