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3:07:2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適用於乘用車,具體涉及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
背景技術:
目前乘用車驅動橋總成主減速器殼體的降重設計不夠完善,一些位置沒有進行有效減薄或去除材料,結構和工藝性也不夠合理,同時在降低重量和簡化工藝之間沒有形成最優化的方案,造成減速器殼體重量過大,影響驅動橋總成和整車重量,使整車的油耗和經濟性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在不影響殼體結構強度和製造工藝性的前提下,降低殼體重量。結合說明書附圖,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由主減速器外殼和主減速器右蓋組成,所述主減速器外殼與車架連接處的外側連接支架端面向內凹陷,同時在凹陷處設置加強筋;
所述主減速器外殼內側的軸承座外圍也向內凹陷,同時在凹陷處設置加強筋;
所述主減速器右蓋的外表面設置有全幅面網狀加強筋;
所述主減速器右蓋的內側支撐差速器軸承的軸承座外圍向內凹陷,同時在凹陷處設置加強筋;
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其中,所述主減速器外殼內側的軸承座與主減速器右蓋內側的軸承座內凹陷處的加強筋均為四個,且所述加強筋均勻分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對驅動橋總成主減速器外殼的內側進行降重設計、對主減速器右蓋進行減小壁厚設計,在不影響結構強度和製造工藝性的前提下,降低了殼體重量,同時保證了工藝性以便於加工,從而實現降低成本,增加整車經濟性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中主減速器外殼的外側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中主減速器外殼的內側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中主減速器右蓋的外側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中主減速器右蓋的內側結構示意圖;
圖中:
Ⅰ-主減速器外殼,Ⅱ-主減速器右蓋
1-外殼連接處A,2-外殼加強筋A,3-外殼連接處B,4-外殼加強筋B,5-外殼軸承座,6-外殼軸承座加強筋,7-網狀加強筋,8-右蓋軸承座,9-右蓋軸承座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結合說明書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由主減速器殼體Ⅰ和主減速器右蓋Ⅱ組成。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的主減速器外殼的外側,其與車架連接位置的外殼連接處A 1和外殼連接處B 3均採用凹陷式結構,實現降重,同時在相應的凹陷處分別增加外殼加強筋A 2和外殼加強筋B 4,以實現提高所述主減速器外殼的外側連接處的整體強度。
如圖3所示,所述主減速器外殼的內側,其用於支撐差速器軸承的外殼軸承座5的外圍位置採用一圈式的凹陷結構,實現降重,其去除材料後沿圓周均勻增加四條外殼軸承座加強筋6,以保證所述主減速器外殼內側剛性。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的主減速器右蓋的外側,其外表面採用全幅面結構的網狀加強筋7,在提高主減速器右蓋整體強度後,可以進一步降低主減速器右蓋的壁厚以實現降重的目的。
如圖5所示,所述主減速器右蓋的內側,其內側支撐差速器軸承的右蓋軸承座8的外圍位置也採用凹陷式結構,實現降重,並同時在凹陷處均勻增加四條加強筋9,以保證主減速器右蓋內側剛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驅動橋主減速器殼體,是在現有技術中主減速器殼體的外側連接支架厚度較大的基礎上,採用凹陷式降重設計,同時增加加強筋以提高殼體強度;此外,現有技術中主減速器殼體的內側差速器軸承座的厚度較大,本實用新型也採用凹陷式降重設計,同時採用四條加強筋提高殼體剛性,內腔平滑整潔,鑄造工藝性好;此外,主減速器右蓋則採用全幅面加強筋提高整體強度,從而減小壁厚,降低殼體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