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8:45:51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的是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淋巴結核中醫稱為"痰核"、"瘰癧",文獻上還有"痰癧"、"串癧"、"重疊癧"和"馬刀俠癭"等多種名稱,多因憂思鬱怒,性情不暢,肝氣挾痰火凝滯於肝膽兩經,初起結核如豆,一枚或三、五枚不等,漸漸竄生,皮色不變,按之堅硬,推之能動,不作寒熱,不覺痛,日久則微有痛感並腫脹,其核推之不動。淋巴結核病主要指發生於頸部、腋下、腹股溝等淋巴結的慢性、特異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多為兒童和青年人,少數繼發於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現代醫學認為淋巴結核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致的淋巴結慢性炎症,故也稱為結核性淋巴結炎,是外科較常見的病。目前,西醫治療普遍採用抗結核用藥方案,如2HRZE/4HR(H:異煙肼;R:利福平;Z:吡嗪醯胺;E:乙胺丁醇),3HRZS(E)/9HR(H:異煙肼,R:利福平,S:鏈黴素,Z:吡嗪醯胺,E:乙胺丁醇),2DL2ZS/4DL2(D:力克肺疾,L:利福噴汀,Z:吡嗪醯胺,S:鏈黴素)等。但抗結核藥物大多因難以穿透病變組織而使組織中藥物濃度難於達到有效的殺菌濃度,不能實現有效抑殺菌作用;或因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而使治療失敗。手術治療配合抗結核藥物治療,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療效,但術前術後用藥時間久,療程較長,一旦停藥,常易復發,費用也較昂貴。中西醫結合治療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症狀、提高療效,拮抗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但仍存在治療煩瑣、療程較長等情況。
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療程短,療效顯著,方便安全,價格低廉的淋巴結核治療藥物,克服現有技術治療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所採用的方案是—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藥組成斑蝥、硃砂、冰片、白胡椒、巴豆、桃仁。上述中藥組合物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斑蝥520份、硃砂1030份、冰片520份、白胡椒5070份、巴豆50100份、桃仁520份。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經鼻腔給藥,因鼻腔黏膜面積大,血管豐富,藥氣味迅速被吸收並經體內經絡快速傳導直達結核病灶治療淋巴結核。本藥物按上述組方配方用量稱準,碾碎成粉,以蜂蜜和勻,調拌成黃豆大小藥丸。本發明組方中斑蝥性味辛,寒,有毒。歸大腸、小腸、肝、腎經。攻毒,逐瘀。外用治惡瘡,頑癬,口眼歪斜,喉蛾;內服治瘰癧,狂犬咬傷。硃砂性味甘,涼,有毒。歸心經。安神,定驚,明日,解毒。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眩暈,目昏,腫毒,瘡瘍,疥癬。冰片性味辛、苦,涼。入心、肺經。通諸竅,散鬱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痺,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白胡椒性味辛,熱。歸胃、大腸經。溫中,下氣,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積,脘腹冷痛,反胃,嘔吐清水,洩瀉,冷痢。並解食物毒。巴豆性味辛,熱,有毒。歸胃、大腸經。瀉寒積,通關竅,逐痰,行水,殺蟲。治冷積凝滯,胸腹脹滿急痛,血瘕,痰癖,瀉痢,水腫,外用治喉風,喉痺,惡瘡疥癬。桃仁性味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破血行瘀,潤燥滑腸。治經閉,癥瘕,熱病蓄血,風痺,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蜂蜜性味甘,平。歸肺、牌、大腸經。補中,潤燥,止痛,解毒。治肺燥咳嗽,腸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淵,口瘡,湯火燙傷,解烏頭毒。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療程短,療效顯著,方便安全,成本低的優點。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本發明組成配方用量稱取原料藥,碾碎成粉。取適量藥粉,滴加蜂蜜23滴,用棉籤調拌成黃豆大小藥丸,塞入鼻孔內(男左女右)。每周一次,每次四小時,四次為一個療程。用藥過程中,為防止藥丸或鼻粘液從鼻孔中滑出,可平躺臥床或用藥棉塞住鼻孔口。藥物使用後僅產生較輕微的反應,即鼻黏膜剌激感,有時起泡,可在每次用藥結束後塗抹少量消炎藥膏於鼻孔內壁。少數人偶有輕度腹瀉及咽喉部乾燥。用藥期間禁食公雞、鯉魚、豬頭肉、牛肉、雞蛋等。使用該藥物治療,具有不打針、不吃藥、不動手術、不住院的特點,對各期淋巴結核均有顯著療效,對急慢性扁桃腺炎、咽喉炎等也有很好療效。此外臨床還發現該藥物對子宮囊腫和子宮肌瘤也有特殊療效。病例選擇入選病例均為確診的淋巴結核患者,共48人。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為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齡(34.2±23.1)歲;對照組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齡(35.4±24.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組成方面無統計學差異。臨床表現淋巴結核根據患病過程和症狀,可分為初期、中期、晚期三個時期。早期,淋巴結核如指頭大小,一枚或數枚不等,皮色不變,按之堅實,推之能動,不痛。中期,病變淋巴結的體積逐漸增大,與周圍組織粘連而活動逐漸減少。有的腫塊之間互相融合成串成塊,推之不動,漸感疼痛。如皮色漸轉暗紅,按之微熱及微有波動感者,為內膿已成。伴有低熱、盜汗、厭食、煩躁、疲勞等。晚期,淋巴結核部分膿腫自行潰破,流出乾酪樣稀薄膿液,夾有敗絮樣物。創口呈潛行性(空殼),四周紫暗,此愈彼潰,形成竇道,經久不愈。淋巴結核竇道可以有多個支道,伸向各個方向,有的深達幾釐米,此型在臨床上也稱為破潰型。全身伴有潮熱、骨蒸、咳嗽、盜汗,或面少華色、精神倦怠、頭暈、失眠,或腹脹、便糖、消瘦、納呆等。對照組初期15例,中期7例,晚期2例。實驗組初期13例,中期8例,晚期3例。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口服抗結核藥物即2HRZE/4HR方案。強化期2個月,繼續期4個月。H:異煙肼0.6g,隔日1次;R:利福平0.6g,隔日1次;Z:吡嗪醯胺1.5g,隔日1次;E:乙胺丁醇1000g,隔日l次。已形成膿腫或瘻管者,局部抽膿、衝洗,抗結核藥物外敷或注入處理。實驗組採用藥物塞鼻治療,已形成膿腫或瘻管者,局部抽膿、衝洗後,藥物外敷或注入處理。療效判斷治癒腫塊消散或潰瘍、竇道癒合,全身症狀消失;顯效膿腫顯著縮小,潰瘍、竇道基本癒合,症狀大部分消失;有效膿腫明顯縮小並無潰破傾向;潰瘍、竇道較前好轉,全身症狀改善;無效腫塊不消,竇道不癒合,全身症狀未改善。表1兩組間療效比較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從表1中可以看出,實驗組1個月與對照組相比較,治癒率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2個月與對照組相比較,治癒率差異極顯著(P<0.01)。從表1中還可以看出,實驗組治癒療程明顯縮短,實驗組2個月的治癒率為58.3%,與對照組2個月的治癒率16.7%相差明顯。權利要求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原料藥組成斑蝥、硃砂、冰片、白胡椒、巴豆、桃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原料藥近按重量比例為斑蝥520份、硃砂1030份、冰片520份、白胡椒5070份、巴豆50100份、桃仁520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將配方量的原料藥碾碎成粉,滴加蜂蜜調拌成藥丸。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是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所說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藥組成斑蝥、硃砂、冰片、白胡椒、巴豆、桃仁。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療程短,療效顯著,方便安全,成本低的優點。文檔編號A61K33/28GK101700292SQ200910234938公開日2010年5月5日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0日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0日發明者吳永海,申麗申請人: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