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3:26:51
一種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所述的蓄電池電池殼體內用間隔板隔開設有四個單體電池槽,各電池槽內正負極群組中一條匯流排上連接柱跨過間隔板與隔壁的電池槽相反極性匯流排上連接柱跨橋焊接在一起,間隔串連;各電池槽內極群組正負極性匯流排與間隔板互相平行,在電池殼體的蓋子定位圓凹槽中分別置入接線端子,兩個接線端子扣環分別套在正極連接柱及負極連接柱上與正負連接柱焊接,然後用正負極標示膠固定;蓋子內面設有與3個聯接柱跨橋相對應的連接柱跨橋凹槽套在3個聯接柱跨橋上,封裝時與連接柱跨橋、電池殼體上沿凸槽和間隔板相對應的蓋子內面凹槽封膠並嵌合固定。蓋子上分別設有4個注液孔,注酸液充電後各注液孔上套封安全閥,安全閥為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的橡膠空心圓柱體,安全閥開口一端嵌套入蓋上注液孔的外圈密封,然後蓋子的蓋面槽上蓋上相應大小的封板固定,製成蓄電池。
【專利說明】—種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
【背景技術】
[0002]蓄電池有多類,其中目前廣泛應用於牽引車等各種車輛上用的開口式加酸水電池,如型號6-DG-60A至6-DG-21OA,範圍60A至210A,這類蓄電池由於是開口式加酸,而存在如下缺點:在充放電以及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溢酸,以及形成酸霧,造成了腐蝕及汙染環境,因此,有必要對此類電池結構進行改進和革新。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設有電池殼體、電池殼體的蓋子、電池殼體內用間隔板隔開設有四個單體電池槽,各電池槽中將多片包有隔板的正極板極耳與負極板極耳分別反向間隔放置,將同一電池槽各片同向正極板伸出極耳部焊接在同一條用鉛條製作的正極性匯流排上,將同一電池槽各片同向負極板伸出極耳部焊接在另一條用鉛條製作的負極性匯流排上,同一電池槽設有兩條匯流排,一條為負極性,另一條為正極性,正負極匯流排上分別焊有連接柱,形成電池正負極群組,各電池槽內正負極群組中一條匯流排上連接柱跨過間隔板與隔壁的電池槽相反極性匯流排上連接柱跨橋焊接在一起,間隔串連;各電池槽內極群組正負極性匯流排與間隔板互相平行,在電池殼體內的第一個電池槽的正極性匯流排起始端朝靠第一個電池槽右下角處焊接一正極連接柱,在電池殼體內的第四電池槽的負極性匯流排末端朝靠第四個電池槽左下角處焊接一負極連接柱,蓋子兩端上分別與正極連接柱及負極連接柱對應設有通透孔,正極連接柱及負極連接柱分別穿過蓋子兩端上對應通透孔;在電池殼體的蓋子外面兩端上的通透孔旁分別設有定位圓凹槽,定位圓凹槽中分別置入接線端子,接線端子為圓柱體,圓柱體一頭設有內螺紋,圓柱體的另一頭圓柱嵌入蓋子外面的定位圓凹槽中,接線端子設有一外伸扣環,兩個接線端子扣環分別套在正極連接柱及負極連接柱上與正負連接柱焊接,然後用正負極標示膠固定;蓋子內面設有與3個聯接柱跨橋相對應的連接柱跨橋凹槽,上蓋相應凹槽可套在3個聯接柱跨橋上,並可封膠固定;蓋子內面還設有與的電池殼體上沿凸槽和間隔板相對應的內部凹槽,在封裝時兩者相嵌合併可封膠固定;封裝時與連接柱跨橋、電池殼體上沿凸槽和間隔板相對應的蓋子內面凹槽封膠並嵌合固定。蓋子上分別設有4個注液孔,注酸液充電後各注液孔上套封安全閥,安全閥為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的橡膠空心圓柱體,安全閥開口一端嵌套入蓋上注液孔的外圈密封,然後蓋子的蓋面槽上蓋上相應大小的封板固定,製成60A至210A的不同規格的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
[0005]與上述開口式加酸水電池,如型號6-DG-60A至6-DG-210A範圍60A至210A這類蓄電池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在充放電以及使用過程中不會造成溢酸以及形成酸霧,環保、不會造成腐蝕及汙染環境、可替代上述開口式加酸水電池,如型號6-DG-60A至6-DG-210A範圍60A至210A這類蓄電池。所以說本實用新型的閥控式鉛酸蓄電池是既實用又環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卸蓋子後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蓄電池蓋子(內面)結構示意圖。
[000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蓄電池蓋子(外面)(未裝接線端子)結構示意圖。
[000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蓄電池蓋子上的接線端子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001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蓄電池蓋子(外面)(裝接線端子)結構示意圖。
[0011]圖6為圖5的蓄電池蓋子(外面)裝安全閥及封板前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但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3]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設有電池殼體1、電池殼體I的蓋子24、電池殼體I內用間隔板(如圖1中的間隔板2)隔開設有四個單體電池槽(如圖1中的電池槽3、6、10、11),各電池槽中將多片包有隔板的正極板與負極板分別反向間隔放置,將同一電池槽各片同向正極板伸出極耳部焊接在同一條用鉛條製作的正極性匯流排,將同一電池槽各片同向負極板伸出極耳部焊接在另一條用鉛條製作的負極性匯流排,即同一電池槽設有兩條匯流排,一條為負極性,另一條為正極性,正負極匯流排上分別焊有連接柱,形成電池正負極群組,各電池槽內正負極群組其中一條匯流排上連接柱跨過間隔板與隔壁的電池槽相反極性的匯流排上連接柱跨橋焊接在一起:例如圖1電池槽3內正負極群組其中一條負極性匯流排4上連接柱7跨過間隔板2與隔壁的電池槽11相反極性的正極性匯流排5上連接柱7跨橋焊接在一起,隔壁的電池槽11中負極性的匯流排上連接柱跨過間隔板與另一隔壁的電池槽6相反極性正極性匯流排上連接柱跨橋焊接在一起,如此間隔串連。各電池槽內極群組正負極性匯流排與間隔壁板2互相平行、在上述電池殼體I內的第一個電池槽3的正極性匯流排起始端朝靠第一個電池槽右下角處焊接一正極連接柱8,在上述電池殼體I內的第四電池槽10的負極性匯流排末端朝靠第四個電池槽左下角處焊接一負極連接柱9 (如圖1);在電池殼體的蓋子24兩端上分別與正極連接柱8及負極連接柱9對應設有通透孔15,正極連接柱8及負極連接柱9分別穿過蓋子24兩端上對應通透孔15。在蓋子外面兩端上的通透孔旁15分別設有定位圓凹槽16,定位圓凹槽16中分別置入接線端子20,接線端子20為圓柱體,圓柱體一頭21設有內螺紋,圓柱體的另一頭圓柱22嵌入蓋子外面的定位圓凹槽16中。接線端子20設有一外伸扣環23,兩個接線端子扣環分別套在正極連接柱8及負極連接柱9上並焊接,然後用正負極標示膠固定。蓋子內設有與間隔板2相對應的內部凹槽(如圖2中內面的凹槽13),在封裝時兩者相嵌合併可封膠固定。蓋子內面還設有與3個連接柱跨橋7對應的連接柱跨橋凹槽(如圖2中內面的連接柱跨橋凹槽14),連接柱跨橋凹槽14分別套在3個連接柱跨橋7上並可封膠固定,電池殼體I上設有凸槽12與蓋子內面相對應的外邊凹槽25相嵌合併封膠固定。蓋子I上分別設有4個注酸液孔17,注酸液充電後各注酸孔17上套封安全閥27,安全閥27為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的橡膠空心圓柱體,安全閥開口一端嵌套入蓋上注液孔的外圓29密封,然後蓋子的蓋面槽上蓋上相應大小的封板固定。
[0014]則此結構可根據用戶需求,製成60A至210A的不同規格的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可替代上述開口式加酸水電池,如型號6-DG-60A至6-DG-210A範圍60A至210A這類蓄電池。
【權利要求】
1.一種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設有電池殼體、電池殼體的蓋子、電池殼體內用間隔板隔開設有四個單體電池槽,各電池槽中將多片包有隔板的正極板與負極板分別反向間隔放置,將同一電池槽各片同向正極板伸出極耳部焊接在同一條用鉛條製作的正極性匯流排上,將同一電池槽各片同向負極板伸出極耳部焊接在另一條用鉛條製作的負極性匯流排上,同一電池槽設有兩條匯流排,一條為負極性,另一條為正極性,正負極匯流排上分別焊有連接柱,形成電池正負極群組,各電池槽內正負極群組中一條匯流排上連接柱跨過間隔板與隔壁的電池槽相反極性匯流排上連接柱跨橋焊接在一起,間隔串連;各電池槽內極群組正負極性匯流排與間隔板互相平行,在電池殼體內的第一個電池槽的正極性匯流排起始端朝靠第一個電池槽右下角處焊接一正極連接柱,在電池殼體內的第四電池槽的負極性匯流排末端朝靠第四個電池槽左下角處焊接一負極連接柱,蓋子兩端上分別與正極連接柱及負極連接柱對應設有通透孔,正極連接柱及負極連接柱分別穿過蓋子兩端上對應通透孔;在電池殼體的蓋子外面兩端上的通透孔旁分別設有定位圓凹槽,定位圓凹槽中分別置入接線端子,接線端子為圓柱體,圓柱體一頭設有內螺紋,圓柱體的另一頭圓柱嵌入蓋子外面的定位圓凹槽中,接線端子設有一外伸扣環,兩個接線端子扣環分別套在正極連接柱及負極連接柱上與正負連接柱焊接,然後用正負極標示膠固定;蓋子內面設有與3個聯接柱跨橋相對應的連接柱跨橋凹槽,上蓋相應凹槽套在3個聯接柱跨橋上,並封膠固定;蓋子內面還設有與的電池殼體上沿凸槽和間隔板相對應的內部凹槽,在封裝時兩者相嵌合併封膠固定;封裝時與連接柱跨橋、電池殼體上沿凸槽和間隔板相對應的蓋子內面凹槽封膠並嵌合固定;蓋子上分別設有4個注液孔,注酸液充電後各注液孔上套封安全閥,安全閥為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的橡膠空心圓柱體,安全閥開口一端嵌套入蓋上注液孔的外圈密封,然後蓋子的蓋面槽上蓋上相應大小的封板固定,製成60A至210A的不同規格的8V閥控式鉛酸蓄電池。
【文檔編號】H01M10/12GK204011591SQ201420462045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6日
【發明者】陳桂芳 申請人:陳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