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03 11:23:26 1
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其製備方法,該配方由茯苓、甘草、山藥、白芍、川芎、防風、羌活、細辛、獨活、肉桂、天麻、紅花、延胡索、竹茹和半夏組成;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組成:茯苓50g、甘草20g、山藥15g、白芍15g、川芎15g、防風15g、羌活15g、細辛15g、獨活15g、肉桂15g、天麻10g、紅花10g、延胡索5g、竹茹5g和半夏5g,此配方能減輕做CT後引發的頭痛、噁心和乾嘔等症狀而且是由中藥組成,無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背景技術】
[0002]CT是用X線束對人體的某一部分按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當X線射向人體組織時,部分射線被組織吸收,部分射線穿過人體被檢測器接收,產生信號。因為人體各種組織的疏密程度不同,X線的穿透能力不同,所以檢測器接收到的射線就有了差異。將所接收的這種有差異的射線信號,轉變為數字信息後由計算機進行處理,輸出到顯示的螢光屏上顯示出圖像,這種圖像被稱為橫斷面圖像。然而一般病人做完CT後會有頭痛、噁心和嘔吐等不良反應。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該配方能夠治療做CT後引發的頭痛、噁心和嘔吐等症狀。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該配方是由茯苓、甘草、山藥、白芍、川;、防風、羌活、細辛、獨活、肉桂、天麻、紅花、延胡索、竹茹和半夏組成;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組成:茯苓30g、甘草15g、山藥15g、白芍15g、川芎15g、防風10g、羌活10g、細辛10g、獨活5g、肉桂5g、天麻10g、紅花10g、延胡索5g、竹茹5g和半夏5g。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0007]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所述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的製作過程如下:
[0008]I)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茯苓30g、甘草15g、山藥15g、白芍15g、川芎15g、防風10g、憲活10g、細辛10g、獨活5g、肉桂5g、天麻10g、紅花10g、延胡索5g、竹苑5g和半夏5g研磨成粉末狀,備用;
[0009]2)取步驟I)中研磨的粉末放置於砂鍋中加水,水量為500_600ml,然後用大火煮沸,小火煎熬,煎熬時攪拌藥料2-3次,煎熬時間為30-60min,煎熬完成後濾去藥渣,取藥液。
[0010]本發明所述的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其藥物功效作用分別為:
[0011]1、茯苓: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0012]2、甘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
[0013]3、山藥:健脾胃、益肺腎、補虛羸;
[0014]4、白芍:柔肝止痛,養肝明目;
[0015]5、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0016]6、防風:散風解表,祛溼止痛,祛風止痙;[0017]7、羌活:散寒解表,祛風溼止痛;
[0018]8、細辛:散寒解表,祛風止痛;
[0019]9、獨活:祛風勝溼止痛,散寒解表;
[0020]10、肉桂:補火助陽,祛寒止痛;
[0021]11、天麻:熄風鎮痙,祛風止痛;
[0022]12、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0023]13、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
[0024]14、竹茹:清化熱痰,清熱止嘔;
[0025]15、半夏: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0026]本發明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治療由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實施例用 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0028]實施例:
[0029]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該配方由茯苓、甘草、山藥、白芍、川彎、防風、羌活、細辛、獨活、肉桂、天麻、紅花、延胡索、竹茹和半夏組成;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組成:茯苓30g、甘草15g、山藥15g、白芍15g、川芎15g、防風10g、羌活10g、細辛10g、獨活5g、肉桂5g、天麻10g、紅花10g、延胡索5g、竹苑5g和半夏5g。
[0030]所述的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的製作過程如下:
[0031]I)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茯苓30g、甘草15g、山藥15g、白芍15g、川芎15g、防風10g、憲活10g、細辛10g、獨活5g、肉桂5g、天麻10g、紅花10g、延胡索5g、竹苑5g和半夏5g研磨成粉末狀,備用;
[0032]2)取步驟I)中研磨的粉末放置於砂鍋中加水,水量為500_600ml,然後用大火煮沸,小火煎熬,煎熬時攪拌藥料2-3次,煎熬時間為30-60min,煎熬完成後濾去藥渣,取藥液。
[0033]實驗例:
[0034]實驗對象:200名做CT後的病人,分為A、B兩組,每組100人。
[0035]實驗方法:A組病人做完CT後服用本配方。B組病人做完CT後不服用本配方,抽血觀察6小時,每兩小時觀察一次記錄下來。
[0036]判斷標準:
[0037]顯效:血液中鉀含量:3.5-5.5mmol/L 鈉含量:135-145mmol/L ;
[0038]有效:血液中鉀含量:5.5-8mmol/L ;鈉含量:145_150mmol/L ;
[0039]無效:血液中鉀含量>8mmol/L ;鈉含量>150mmol/L ;
[004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該配方由茯苓、甘草、山藥、白芍、川芎、防風、羌活、細辛、獨活、肉桂、天麻、紅花、延胡索、竹茹和半夏組成;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組成:茯苓30g、甘草15g、山藥15g、白芍15g、川芎15g、防風10g、羌活10g、細辛10g、獨活5g、肉桂5g、天麻10g、紅花10g、延胡索5g、竹茹5g和半夏5g。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做CT後引發的不良反應的配方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茯苓30g、甘草15g、山藥15g、白芍15g、川芎15g、防風10g、羌活10g、細辛10g、獨活5g、肉桂5g、天麻10g、紅花10g、延胡索5g、竹苑5g和半夏5g研磨成粉末狀,備用; 2)取步驟1)中研磨的粉末放置於砂鍋中加水,水量為500-600ml,然後用大火煮沸,小火煎熬,煎熬時攪拌藥料2-3次,煎熬時間為30-60min,煎熬完成後濾去藥渣,取藥液。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3948825SQ201410180948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4日
【發明者】韓金花, 王 琦 申請人:韓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