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8:36:02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在外科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使用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
背景技術: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20世紀最成功的外科治療手段之一,它極大程度改善了嚴重關節傷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人工關節置換術已成為醫學界治療關節致殘類疾病普遍採用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在這種手術後植入人體的關節假體與自然骨之間的固定效果是決定人工關節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之一。現在常用的脛骨平臺的固定方法僅有一種,是適用於高齡患者的骨水泥固定技術,此種固定方法,經多年的臨床證實,經常在晚期出現脛骨平臺鬆動、下沉而導致二次手術翻修,給患者帶來麻煩和痛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以解決現有技術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脛骨平臺易鬆動、下沉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包括髓針柄體,所述髓針柄體的上端設有柄錐,所述柄錐上部與脛骨平臺套接,所述髓針柄體的下端設有股骨柄體,所述股骨柄體的中端至遠端設有U型槽結構,所述股骨柄體外表面形有粗糙表面層。
其中,所述柄錐上端設有M1-M50的螺紋部或設有莫氏錐度直徑為1mm-50mm的錐體。
其中,所述柄錐的長度為0.5mm-100mm。
其中,所述股骨柄體的中端至遠端設有寬度為0.01mm-50mm的U型槽結構。
其中,所述股骨柄體的中端至遠端設有深度為0.01mm-50mm的U型槽結構。
其中,所述股骨柄體的外表面形成有粗糙度為0.01-400um的表面層。
其中,所述股骨柄體外表面的粗糙層設置在遠端處或設置於整個股骨柄體的外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是依據人體脛骨髓腔解剖結構設計的一款脛骨髓針假體,在假體外表面設置有粗糙表面層;在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植入人體後,由於粗糙層結構有利於成骨細胞黏附、生長,促進骨長入,從而加強植入體與自然骨之間的連接,達到生物固定的作用;能夠長期防止假體的鬆動和下沉,延長假體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與延長段及脛骨腫瘤上段的組配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柄錐;
20:髓針柄體;
30:股骨柄體;
40:脛骨腫瘤上段;
50:脛骨延長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現有技術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脛骨平臺易鬆動、下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假體。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包括柄錐10,所述柄錐10與脛骨延長段50套接,所述脛骨延長段50另一端可套接有脛骨腫瘤上段40,所述脛骨腫瘤上段40另一端可與脛骨髁配接。本實用新型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用於替代損壞的人體膝關節,如圖1所示,使用時,所述生物型髓針植入人體脛骨髓腔內,用股骨柄體30的下端插入人體脛骨髓腔中,直至髓針柄體20與所述人體脛骨髓腔上部的皮質骨完全契合。
如圖1所示,所述髓針柄體20的近端設有柄錐10,所述柄錐10上部與脛骨延長段50套接,所述股骨柄體30的中端至遠端設有U型槽結構,所述股骨柄體30外表面設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層;所述髓針柄體20上部呈錐形體,所述股骨柄體30遠端呈錐形體,與人體股骨髓腔的形狀相吻合,方便股骨柄體30插入人體脛骨髓腔內;股骨柄體30自上向下截面積逐漸變小,用以防止股骨柄體30下沉。
如圖2所示,所述脛骨延長段50套接在所述脛骨髓針的柄錐10的圓臺形柄錐外面,所述脛骨髓針具有圓臺形柄錐10,其小直徑端設置在近髓針柄體20端,大直徑端設置在遠髓針柄體20端,使得髓針柄體20與脛骨延長段50套接後,在人體重量的壓力下,越壓越緊不會脫落。
如圖2所示,所述脛骨延長段50上端的圓臺形柄錐套接在脛骨腫瘤假體40的遠端,其小直徑端設置在近脛骨延長段柄體50端,大直徑端設置在遠脛骨延長段柄體50端。
如圖2所示,所述柄錐10可與脛骨延長段50套接,所述脛骨延長段50一端可套接有脛骨腫瘤上段40,所述脛骨腫瘤上段40另一端可與脛骨髁配接。本實用新型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針用於替代損壞的人體膝關節,使用時,所述生物型髓針植入人體脛骨髓腔內,用所述股骨柄體30的下端插入人體脛骨髓腔中,直至所述髓針柄體20與所述人體脛骨髓腔上部的皮質骨完全契合,股骨柄體30遠端的U型槽結構插入髓腔內的松質骨中,保證了術後假體的防旋轉作用。在本實用新型的生物型髓針假體植入人體脛骨髓腔內後,人體自然骨生出的骨細胞會通過股骨柄體30的U型槽長入,在U型槽內相互交織,且伴隨、微細血管的長入供血形成新的骨小梁,組織長入、軟組織吸附和血管化,使自然骨與假體長為一體,從而實現髓針假體與自然骨的一體化固定,有效地增強生物固定效果,能夠長期防止關節假體的鬆動和下沉,延長假體使用壽命。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股骨柄體30遠端的外表面設有粗糙層,和或在股骨柄體30遠端粗糙層的外表面或整個柄體外表面均設有鉭金屬微孔層和或羥基磷灰石層和或鈦微孔層(圖中未示出);鉭金屬微孔塗層和或羥基磷灰石層和或鈦微孔層利於新成骨細胞黏附、分化和生長,促進新骨的長入,從而加強植入體與人體自然骨之間長入的連接,達到生物固定的作用。之後人體骨長出的骨細胞會長入微孔層內,在微孔內相互交織,環繞閉鎖,伴隨軟組織的長入和血管化的發生,形成新的骨小梁,使自然骨與假體長在一起,進一步增強自然骨與假體界面的結合強度,從而實現假體與自然骨的一體化固定,能夠長期防止關節假體的鬆動和下沉,延長假體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